三板模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311阅读:1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板模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三板模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的流道结构,特别是一种三板模流道结构。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三板模流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三板模包括有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ll、脱料板12、母模板 13、母模仁14、公模仁15,该三板模流道结构包括 一注口衬套IO,其设于 上固定板11以及脱料板12内,该注口衬套IO靠近脱料板12 —端之两侧各 为一倒勾100; —主流道18,其开设于该注口衬套10内,该主流道18为一 贯穿该注口衬套10的竖流道; 一冷料穴16,其开设于脱料板12与母模板13 间,该冷料穴16与主流道18相连通,并与该注口衬套10形状相配合; 一第 一分流道17,其为一开设于脱料板12与母模板13间的横流道,该第一分流 道17 —端与冷料穴16 —侧相连通,且该第一分流道17底部高于该冷料穴16 底部; 一第二分流道19,其开设于母模板13与母模仁:H内,该第二分流道 19为一贯穿母模板13与母模仁14的竖流道,该第二分流道19与该第一分流 道17的远离冷料穴16 —部位相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融胶(图未示)经由上述流道最后进入母模仁14、公模 仁15之间的型腔形成产品101,当然,该结构还包括一拉料销102,其设于 上固定板11以及脱料板12内,该拉料销102远离上固定板11 一端为倒勾结 构并且伸入冷料穴16内,该拉料销102位于第二分流道19正上方。开模后, 通过该拉料销102将废料拉出。
然而,由于拉料销102足以将废料拉出,现有技术的注口衬套10上设计 的倒勾100变失去意义,由于存在该倒勾l()O,注口衬套10结构复杂,给加 工带来不便,而该倒勾100致使三板模流道泠料穴16很深,浪费了很多原料, 并且第一分流道17底部高于该冷料穴16底部,融胶在此还需回流,从而压 力降损失大。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三板模流道结构,利用该结构,可以解决 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板模流道结构,该结构加工起来更方 便,在使用时节省原料,并且流道间的连接处压力降损失小,融胶可以更顺 畅地流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三板模流道结构,其中,该三板模包括 有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脱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该三板模流道 结构包括
一注口衬套,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脱料板内,该注口衬套底部为一平滑 结构;
一主流道,其开设于该注口衬套内,该主流道为一贯穿该注口衬套的竖 流道;
一冷料穴,其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该冷料穴与主流道相连通,并 与该注口衬套相配合;
一第一分流道,其为一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的横流道,该第一分流 道一端与冷料穴一侧相连通,且该第一分流道底部低于该冷料穴底部;
一第二分流道,其幵设于母模板与母模仁内,该第二分流道为一贯穿母 模板与母模仁的竖流道,该第二分流道与该第一分流道的远离冷料穴的一部 位相连通。
特别地,该结构还包括一拉料销,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脱料板内,该拉 料销远离上固定板一端为倒勾结构并且伸入第一分流道内,该拉料销位于第 二分流道正上方,在开模后,通过该拉料销将废料拉出。
特别地,该冷料穴与第一分流道连通部分采用R角结构,如此方便融胶 的顺畅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板模流道由于注口衬套上不存在倒勾, 注口衬套结构也比原来简单,加工方便,成本降低,冷料穴深度较小,节省 了原料,且冷料穴与第一分流道相接用R角过度,这样融胶能顺畅的流动, 第一分流道底部低于该冷料穴底部压力降损失小。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三板模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板模流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板模流道结构示意图。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三板模流道结构,其中,该三板模包括 有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21、脱料板22、母模板23、母模仁24、公模仁25,
该三板模流道结构包括
一注口衬套20,其设于上固定板21以及脱料板22内,该注口衬套20 底部为一平滑结构; 一主流道28,其开设于该注口衬套20内,该主流道为 28—贯穿该注口衬套20的竖流道; 一冷料穴26,其开设于脱料板22与母模 板23间,该冷料穴26与主流道28相连通,并与该注口衬套20相配合;一第一分流道27,其为一开设于脱料板22与母模板23间的横流道,该第一分 流道27 —端与冷料穴26 —侧相连通,且该第一分流道27底部低于该冷料穴 26底部; 一第二分流道29,其开设于母模板23与母模仁24内,该第二分流 道29为一贯穿母模板23与母模仁24的竖流道,该第二分流道29与该第一 分流道27的远离冷料穴26的一部位相连通。
其中,该注口衬套20底部采用平滑结构,从而注口衬套20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节省成本,从而与注口衬套20底部配合的冷料穴26结构也可以 相应简单,冷料穴26处深度较小,节省了原料,而该第一分流道27底部低 于该冷料穴26底部,从而压力降损失小,融胶能顺畅的流动。
特别地,该结构还包括一拉料销202,其设于上固定板21以及脱料板22 内,该拉料销202远离上固定板21 —端为倒勾结构并且伸入第一分流道27 内,该拉料销202位于第二分流道29正上方,在开模后,通过该拉料销202 将废料拉出。
特别地,该冷料穴26与第一分流道27连通部分采用R角结构,如此方 便融胶的顺畅流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三板模流道由于注口衬套20上不存在倒 勾,注口衬套20结构也比原来简单,加工方便,成本降低,冷料穴26深度 较小,节省了原料,且冷料穴26与第一分流道27相接用R角过度,第一分 流道27底部低于该冷料穴26底部压力降损失小,从而方便融胶的顺畅流动。
权利要求1.一种三板模流道结构,其中,该三板模包括有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脱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其特征在于,该三板模流道结构包括一注口衬套,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脱料板内,该注口衬套底部为一平滑结构;一主流道,其开设于该注口衬套内,该主流道为一贯穿该注口衬套的竖流道;一冷料穴,其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该冷料穴与主流道相连通,并与该注口衬套相配合;一第一分流道,其为一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的横流道,该第一分流道一端与冷料穴一侧相连通,且该第一分流道底部低于该冷料穴底部;一第二分流道,其开设于母模板与母模仁内,该第二分流道为一贯穿母模板与母模仁的竖流道,该第二分流道与该第一分流道的远离冷料穴的一部位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模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 一拉料销,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脱料板内,该拉料销远离上固定板一端为倒 勾结构并且伸入冷料穴内,该拉料销位于第二分流道正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模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冷料穴与第 一分流道连通部分釆用R角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板模流道结构,该三板模包括有顺序连接的上固定板、脱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该三板模流道结构包括一注口衬套,其设于上固定板以及脱料板内,该注口衬套底部为一平滑结构;一主流道,其开设于该注口衬套内,该主流道为一贯穿该注口衬套的竖流道;一冷料穴,其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该冷料穴与主流道相连通,并与该注口衬套相配合;一第一分流道,其为一开设于脱料板与母模板间的横流道,该第一分流道一端与冷料穴一侧相连通,且该第一分流道底部低于该冷料穴底部;一第二分流道,其开设于母模板与母模仁内,该第二分流道为一贯穿母模板与母模仁的竖流道,该第二分流道与该第一分流道的远离冷料穴一部位相连通。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140503SQ20072004226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三辉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