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41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波纹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成型模块冷却液 的进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运行的塑料波纹管生产设备,在对波纹成型模块进行冷却时, 对波纹成型模块进行水冷的冷却方式效率较高。但目前的波纹成型模块的水冷 方案,要么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导致频繁泄露冷却液的弊端,要么存在 由于结构过于简单,冷却效率低下,无法进行高速化生产的弊端。
例如德国优尼科公司的水冷却方式是在模块顶部安装快速自动插拔启闭 接头,接头随着模块的运行作拔出、退回、插入、前进往复运动,在接头的前 进段将冷却液注入模块内部管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间断注入冷却液,模块冷 却不充分,并且结构复杂,接头频繁地上、下插拔使密封件很快磨损,造成泄 漏。
而且,现有技术的所有波纹管成型模块的冷却都是采用在模块的进液口加 注高压冷却液,由于管路转换装置的存在和模具冷却腔的液阻,不可避免地造 成冷却液的泄露,泄漏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对环境造成 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关于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方案的有关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一种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这种新的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 置可以实现结构简单,并且故障率低,维护工作量小,设备运行成本低,以及 有效解决了冷却液的泄漏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 进液装置,包括冷却液加注装置和冷却液蓄液装置;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的出 液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块运行路线的上方且与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对应;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起运动,所述冷却液蓄液装 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至模块冷却腔的冷 却液进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包括连接至泵出液管的进液主 管,所述进液主管连接有多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端部设有出液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主管上安装有进液总开关和进液流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支管上安装有间歇供液的加注控制 开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支管为安装在所述模块工作位置上 方的连续加注管,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固定安装有冷却液过渡槽,所 述冷却液过渡槽具有延伸到相邻模块的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的部分, 在两模块的连接处将冷却液导向任一蓄液装置的加液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冷却液过渡槽包括固定在一个模块上且 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体,所述槽体的开口伸向任一模块或两模块的蓄液装 置的加液口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 起运动,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 液口连通至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 ,保证冷却液进口连续且无压进液,取消了 管路转换,结构简单,避免了管路转换造成的泄漏,有效地解决了塑料波纹管 生产时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冷却液易泄漏且不能有效冷却波纹成型 模块的弊端,故障率低、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且无冷却液的泄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为更清楚地表示,图1中 只有右边的模块示出了冷却管路,其它模块则省略;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回液压板、回液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视图;图5为图3中B-B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液过渡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3,在与波纹管同步前行运动的左右成型模块6的内部分别 有含冷却液进口 13和冷却液出口 14的成型模块模块冷却腔20。安装在机架11 上的进液总开关1 、进液流量计2、进液主管3、进液支管4。冷却液过渡槽12、 冷却液蓄液装置5安装在成型模块上部。冷却液蓄液装置5的出口与模块冷却 腔20的冷却液进口 13相连。模块冷却腔20的冷却液出口 14与图4中回液压 板7中的通孔17相通。图3中在成型模块下部通过螺钉、弹簧15将回液压板7 压在回液托板8上,相互紧密贴合形成冷却介质的滑动通道。图5中回液托板8 中的长槽19与孔18相通,孔18通过真空吸管9与真空总管10相连。所述回 液托板8上沿所述回液压板7运动方向设有密封条16,密封条16保证回液压板 7与回液托板8具有相互紧密贴合面的良好密封。
图3中密封条16安装在梯形槽内,用粘贴工艺固定在回液托板8上。
图4回液压板7上开有通孔17,图5回液托板8上设有长槽19、通孔18。 保证冷却介质连续从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流进、流出,冷却过程不间断。
图6中冷却液过渡槽12包括固定在一个模块上且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 体,所述槽体的开口伸向两模块的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
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冷却液进口 13、冷却液出口 14均设在成型模块的上 部,保证了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冷却介质处于充满状态。
在向管材生产方向运动到最后位置时,通过提前减小进液量或停止供液, 加大回液量将残留在蓄液装置内的冷却液排净。
本实施例是在与波纹管同步前行运动的左右成型模块上方安装至少一组供 液管路,左右成型模块下方安装真空回液管路,在每块成型模块上方安装蓄液 装置、冷却液过渡槽。供液管路连续不停地向蓄液装置内注入冷却介质,蓄液 装置内冷却介质流经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后,被真空回液管路连续不停送回 冷却液存放箱,以此在成型模块内部的冷却管路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两 端形成负压,加快冷却介质在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的流动,强化对成型模块的冷却。供液管路固定在机架上,蓄液装置、冷却液过渡槽固定在成型模块的 上部,固定的真空回液管路与运动的成型模块之间采用平面压紧贴合的密封方 式相对滑动并互通介质。
本实施例是供液管路同时向在中间通道的左右成型模块上部的蓄液装置注 入冷却介质,由于冷却液过渡槽搭接在相邻的蓄液装置之间,因此供液管路连 续流出的冷却介质不会泄露到蓄液装置之外。蓄液装置出口与成型模块内部的
冷却管路进口 13相连,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出口 14与在成型模块下部固定 安装并同时向前运动的、用弹簧向下施压并紧贴在回液托板上顶面的回液压板 相连。冷却介质由蓄液装置进入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在弹簧向下施压、回 液压板的重力、回液真空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不动的回液托板的顶面与向前运 动的回液压板底面紧密贴合形成能互通介质的密封的滑动通道,使成型模块内 部冷却管路的冷却介质流动顺畅而不从回液托板与回液压板两者相互运动的结 合面滑道的缝隙中泄露出去,对因成型塑料波纹管材而发热的成型模块进行充 分冷却。在回液真空的作用下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出口的冷却介质经回液压 板、回液托板被送回冷却液存放箱循环使用。在回液真空的作用下成型模块内 部的冷却管路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两端形成负压差,使冷却介质在冷却 管路中流动更顺畅,冷却效果更好,管路密封效果更好。在向管材生产方向运 动到最后位置时,通过提前减小进液量或停止供液,加大回液量将残留在蓄液 装置内的液排净。
本实施例供液管路与蓄液装置为非接触式传递冷却介质,为无磨损运行, 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进、出口均设在上部,保证冷却介质 最大限度在管路中处于充满状态,同时冷却介质在内部冷却管路中连续流动, 减少成型模块在成型塑料波纹管材时温度波动,成型模块得以充分冷却。
上述冷却介质包括普通水或为了增加冷却效果而进行过冷冻处理的水、或 添加了防冻剂的水。
本实施例是在冷却介质的自重和管路进、出口处负压差的共同作用下流经 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因此流速快、冷却效果好。返回冷却液存放箱的冷却介质经冷却处理后,再重复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进液总开关、进液流量计、进液主管、进液支管安装在中间 通道上方机架上;顶部开口接受冷却介质的蓄液装置、冷却液过渡槽、冷却液 进口、冷却液出口均在成型模块的顶部,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安装在成型 模块下部用弹簧向下施压并紧贴在回液托板顶面、与成型模块固定相连同时向 前运动的至少一组回液压板,在弹簧向下施压、回液压板的重力、回液真空的 共同作用下,向前运动的回液压板底面与固定不动的回液托板顶面相互紧密贴 合形成能互通冷却介质的滑动通道;回液托板、回液支管、回液主管安装在中 间通道下方机架上。
本实施例是在回液压板与回液托板的结合面上开有长槽和孔或对应的回液 孔,以保证每一组成型模块在运动工作过程中能连续得到冷却。
本实施还在回液托板的结合面上长槽的周边安装环形密封条,在回液压板 的一端安装U型密封条。有效解决了泄露问题。
本实施例采用在中间通道的左右成型模块上部注入冷却介质,在中间通道 下方经回液压板、回液托板通过真空泵将冷却介质送回冷却液存放箱;冷却介 质进、回口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了串液现象。无压进液与真空负压回液相结合; 即解决了冷却介质泄露问题,又加快了冷却介质的流速,确保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冷却液加注方式为连续加注,作为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得到如下技术提示在所述进液支管上安装间 歇供液的加注控制开关,在模块上安装位置开关,对冷却液蓄液装置间歇加注,
并取消冷却液过渡槽12。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 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而作出的等效技术变换都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加注装置和冷却液蓄液装置;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的出液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块运行路线的上方且与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对应;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起运动,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至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却液加注装置包括连接至泵出液管的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连接有多个 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端部设有出液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进液主管上安装有进液总开关和进液流量计。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进液支管上安装有间歇供液的加注控制开关。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进液支管为安装在所述模块工作位置上方的连续加注管,所述冷却液蓄液装 置的加液口固定安装有冷却液过渡槽,所述冷却液过渡槽具有延伸到相邻模块 的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的部分,在两模块的连接处将冷却液导向任一 蓄液装置的加液口。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却液过渡槽包括固定在一个模块上且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体,所述槽 体的开口伸向任一模块或两模块的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液进液装置,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起运动,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至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保证冷却液进口连续且无压进液,取消了管路转换,结构简单,避免了管路转换造成的泄漏,有效地解决了塑料波纹管生产时冷却系统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冷却液易泄漏且不能有效冷却波纹成型模块的弊端,故障率低、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且无冷却液的泄漏。
文档编号B29C47/86GK201309242SQ200820027879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张泽奎, 王培森, 韩炳强 申请人:潍坊中云科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