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413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波纹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模块的 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塑料波纹管的过程是塑料原料先经过塑料挤出机加温进行塑化,并 转变成熔融态,熔融态的塑料物料经过挤出模头,形成具有管材形状的管坯, 管坯进入成型模具后形成为塑料波纹管制品,并经过有效冷却将形状和尺寸尚 未确定的温度较高的塑料波纹管进行冷却定型,从而使塑料波纹管制品具有能 维持住的特定形状和尺寸,这个过程即是塑料波纹管的冷却定型。而且对塑料 波纹管进行冷却的效率高低决定了塑料波纹管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对塑料波 纹管的生产设备而言,波纹成型模块承担着形成波纹管材特定形状和尺寸,并 对管材进行冷却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塑料波纹管的生产时,波纹管成型模块的 冷却结构和冷却效果对塑料波纹管的生产设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市场上运行的塑料波纹管生产设备,在对波纹成型模块进行冷却时, 主要有风冷却和水冷却两种形式。两种形式的冷却相对而言,风冷形式效果较 差,特别在制造大直径的塑料波纹管时表现尤为明显。即便是制造较小直径的 塑料波纹管,风冷的冷却形式也不适合高速化生产。相对而言,对波纹成型模 块进行水冷的冷却方式效率较高。但目前的波纹成型模块的水冷方案,要么存 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导致频繁泄露冷却液的弊端,要么存在由于结构过于 简单,冷却效率低下,无法迸行高速化生产的弊端。
例如德国优尼科公司的水冷却方式是在模块顶部安装快速自动插拔启闭 接头,接头随着模块的运行作拔出、退回、插入、前进往复运动,在接头的前 进段将冷却液注入模块内部管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间断注入冷却液,模块冷 却不充分,并且结构复杂,接头频繁地上、下插拔使密封件很快磨损,造成泄漏°
而且,现有技术的所有波纹管成型模块的冷却都是采用在模块的进液口加 注高压冷却液,由于管路转换装置的存在和模具冷却腔的液阻,不可避免地造 成冷却液的泄露,模块的出液口也存在同样的冷却液泄漏问题,泄漏问题严重 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防止泄漏和提高冷却效率成了这一技术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至今包括 国际性的知名公司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关于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方案的有关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一种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这种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的冷却装置可 以实现结构简单和冷却效果突出的很好结合,并且故障率低,维护工作量小, 设备运行成本低,以及有效解决了冷却液的泄漏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 置,包括冷却液供液装置、模块冷却腔、冷却液回液装置,其中所述冷却液 供液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起运动的冷却液蓄液装置,所述冷却液 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至所述模块 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模块循环冷却腔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内部且供冷却 液通过的通道;所述冷却液回液装置包括与真空泵管连接的真空吸管,所述真 空吸管和运动的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出口之间设有管路转换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路转换装置包括与所述真空吸管连接的真空 回液托板,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沿所述模块成型工作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模块 上安装有回液压板,所述回液压板与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接触面弹性贴合,所述 回液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模块冷却液出口连通的出液孔或槽,所述真空回液托板 上设有在模块行走过程中与所述回液压板的出液孔或槽连通的吸液槽或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回液压板与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接触面处 设有密封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和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出口都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上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冷却液加注装置,所述
冷却液加注装置的出液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块运行路线的上方且与所述冷却液
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包括连接至泵出液管的进液主
管,所述进液主管连接有多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端部设有出液口。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主管上安装有进液总开关和进液流量计。 作为对卜.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支管卜.安装有间歇供液的加注控制开关。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支管为安装在所述模块工作位置上方的
连续加注管,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固定安装有冷却液过渡槽,所述冷
却液过渡槽具有延伸到相邻模块的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u上方的部分,在两
模块的连接处将冷却液导向任一蓄液装置的加液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液过渡槽包括固定在一个模
块上且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体,所述槽体的开u伸向任一模块或两模块的
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波纹管成型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液蓄液装
置,保i止冷却液进U连续且无压迸液,取消了管路转换,结构简单,避免了管 路转换造成的泄漏;所述冷却液回液装置采用的真空吸管,保证冷却液出口实 现真空负压回液,在出液口即使有少量空气泄漏也不会造成冷却液泄漏,而且 真空抽吸力更强,冷却液通过模块冷却腔的流量更大,冷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塑料波纹管生产时水冷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冷 却液易泄漏且不能有效冷却波纹成型模块的弊端,通过采用比较简单方法和机 械结构,实现了可靠、高效的波纹成型模块的冷却,故障率低、维护简单、运 行成本低,目.无冷却液的泄漏。而目.即使冷却液供液系统出现故障,本实用新 型可以利用真空抽吸空气来对模块进行冷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为更清楚地表示,图1中只有右边的模块示出了冷却管路,其它模块则省略; 图2为图1的右视图3为回液压板、真空回液托板结构示意图4为图3中A-A向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液过渡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3,在与波纹管同步前行运动的左右成型模块6的内部分別 有含冷却液进口 13和冷却液出口 14的成型模块模块冷却腔20。安装在机架11 上的进液总开关1 、进液流量计2、进液主管3、进液支管4。冷却液过渡槽12、 冷却液蓄液装置5安装在成型模块上部。冷却液蓄液装置5的出口与模块冷却 腔20的冷却液进口 13相连。模块冷却腔20的冷却液出口 14与图4中回液压 板7中的通孔17相通。图3中在成型模块下部通过螺钉、弹簧15将回液压板7 压在真空回液托板8上,相互紧密贴合形成冷却介质的滑动通道。图5中真空 回液托板8中的长槽19与孔18相通,孔18通过真空吸管9与真空总管10相 连。所述真空回液托板8上沿所述回液压板7运动方向设有密封条16,密封条 16保证回液压板7与真空回液托板8具有相互紧密贴合面的良好密封。
图3中密封条16安装在梯形槽内,用粘贴工艺固定在真空回液托板8上。
图4回液压板7上开有通孔17,图5真空回液托板8上设有长槽19、通孔 18。保证冷却介质连续从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流进、流出,冷却过程不间断。
图6中冷却液过渡槽12包括固定在一个模块上且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 体,所述槽体的开口伸向两模块的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
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冷却液进口 13、冷却液出口 14均设在成型模块的上 部,保ifF了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冷却介质处于充满状态。
在向管材生产方向运动到最后位置时,通过提前减小进液量或停止供液, 加大回液量将残留在蓄液装置内的冷却液排净。
本实施例是在与波纹管同步前行运动的左右成型模块上方安装至少一组供液管路,左右成型模块下方安装真空回液管路,在每块成型模块上方安装蓄液 装置、冷却液过渡槽。供液管路连续不停地向蓄液装置内注入冷却介质,蓄液 装置内冷却介质流经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后,被真空回液管路连续不停送回 冷却液存放箱,以此在成型模块内部的冷却管路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两 端形成负压,加快冷却介质在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的流动,强化对成型模块 的冷却。供液管路固定在机架上,蓄液装置、冷却液过渡槽固定在成型模块的 上部,固定的真空回液管路与运动的成型模块之间采用平面压紧贴合的密封方 式相对滑动并互通介质。
本实施例是供液管路同时向在中间通道的左右成型模块上部的蓄液装置注 入冷却介质,由于冷却液过渡槽搭接在相邻的蓄液装置之间,因此供液管路连 续流出的冷却介质不会泄露到蓄液装置之外。蓄液装置出口与成型模块内部的
冷却管路进口 13相连,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出口 14与在成型模块下部固定 安装并同时向前运动的、用弹簧向下施压并紧贴在真空回液托板上顶面的回液 压板相连。冷却介质由蓄液装置进入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在弹簧向下施压、 回液压板的重力、回液真空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不动的真空回液托板的顶面与 向前运动的回液压板底面紧密贴合形成能互通介质的密封的滑动通道,使成型 模块内部冷却管路的冷却介质流动顺畅而不从真空回液托板与回液压板两者相 互运动的结合面滑道的缝隙中泄露出去,对因成型塑料波纹管材而发热的成型 模块进行充分冷却。在回液真空的作用下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出口的冷却介 质经回液压板、真空回液托板被送回冷却液存放箱循环使用。在回液真空的作 用下成型模块内部的冷却管路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两端形成负压差,使 冷却介质在冷却管路中流动更顺畅,冷却效果更好,管路密封效果更好。在向 管材生产方向运动到最后位置时,通过提前减小进液量或停止供液,加大回液 量将残留在蓄液装置内的液排净。
本实施例供液管路与蓄液装置为非接触式传递冷却介质,为无磨损运行, 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进、出口均设在上部,保证冷却介质最大限度在管路中处于充满状态,同时冷却介质在内部冷却管路中连续流动, 减少成型模块在成型塑料波纹管材时温度波动,成型模块得以充分冷却。
上述冷却介质包括普通水或为了增加冷却效果而进行过冷冻处理的水、或 添加了防冻剂的水。
本实施例是在冷却介质的自重和管路进、出口处负压差的共同作用下流经 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因此流速快、冷却效果好。返回冷却液存放箱的冷却 介质经冷却处理后,再重复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中,进液总开关、进液流量计、进液主管、进液支管安装在中间 通道上方机架上;顶部开口接受冷却介质的蓄液装置、冷却液过渡槽、冷却液 进口、冷却液出口均在成型模块的顶部,成型模块内部冷却管路、安装在成型 模块下部用弹簧向下施压并紧贴在真空回液托板顶面、与成型模块固定相连同 时向前运动的至少一组回液压板,在弹簧向下施压、回液压板的重力、回液真 空的共同作用下,向前运动的回液压板底面与固定不动的真空回液托板顶面相 互紧密贴合形成能互通冷却介质的滑动通道;真空回液托板、回液支管、回液 主管安装在中间通道下方机架上。
本实施例是在回液压板与真空回液托板的结合面上开有长槽和孔或对应的 回液孔,以保证每一组成型模块在运动工作过程中能连续得到冷却。
本实施还在真空回液托板的结合面上长槽的周边安装环形密封条,在回液 压板的一端安装U型密封条,有效解决了泄露问题。
本实施例采用在中间通道的左右成型模块上部注入冷却介质,在中间通道 下方经回液压板、真空回液托板通过真空泵将冷却介质送回冷却液存放箱;冷 却介质进、回口分开设置有效解决了串液现象。无压进液与真空负压回液相结 合;即解决了冷却介质泄露问题,又加快了冷却介质的流速,确保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冷却液加注方式为连续加注,作为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得到如下技术提示在所述进液支管上安装间 歇供液的加注控制开关,在模块上安装位置开关,对冷却液蓄液装置间歇加注, 并取消冷却液过渡槽12。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 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而作出的等效技术变换都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液供液装置、模块冷却腔、冷却液回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液装置包括设置在模块上且随模块一起运动的冷却液蓄液装置,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与大气连通,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至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所述模块循环冷却腔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内部且供冷却液通过的通道;所述冷却液回液装置包括与真空泵管连接的真空吸管,所述真空吸管和运动的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出口之间设有管路转换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 转换装置包括与所述真空吸管连接的真空回液托板,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沿所述 模块成型工作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模块上安装有回液压板,所述回液压板与 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接触面弹性贴合,所述回液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模块冷却液出 口连通的出液孔或槽,所述真空回液托板上设有在模块行走过程中与所述回液 压板的出液孔或槽连通的吸液槽或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 压板与所述真空回液托板接触面处设有密封条。
4.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进口和所述模块冷却腔的冷却液出口都设置在所述模 块的上部。
5.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冷却液加注装置,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的出液口固 定安装在所述模块运行路线的上方且与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对应。
6.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加注装置包括连接至泵出液管的进液主管,所述进液主管连接有多 个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的端部设有出液口。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上安装有进液总开关和进液流量计。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支管上安装有间歇供液的加注控制开关。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 支管为安装在所述模块工作位置上方的连续加注管,所述冷却液蓄液装置的加 液口固定安装有冷却液过渡槽,所述冷却液过渡槽具有延伸到相邻模块的冷却 液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的部分,在两模块的连接处将冷却液导向任一蓄液装 置的加液口。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 却液过渡槽包括固定在一个模块上且跨越两模块交接处的长槽体,所述槽体的 开口伸向任一模块或两模块的蓄液装置的加液口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纹管成型模块冷却装置,所述波纹管成型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液蓄液装置,保证冷却液进口连续且无压进液,取消了管路转换,结构简单,避免了管路转换造成的泄漏;所述冷却液回液装置采用的真空吸管,保证冷却液出口实现真空负压回液,在出液口即使有少量空气泄漏也不会造成冷却液泄漏,而且真空抽吸力更强,冷却液通过模块冷却腔的流量更大,冷却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B29C47/86GK201309243SQ20082002788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张泽奎, 王培森, 韩炳强 申请人:潍坊中云科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