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643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第l/6页
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背景技术
由于在模具的定模和动模之间形成有模具型腔,在注塑前,型腔 内充满了空气或者其它气体。在注塑时若不将型腔中的气体(气体有 两大来源l.型腔中的空气;2.熔融的塑料分解产生的气体)排到模 具外,则注塑出来的成型的塑料产品容易产生填充不足和表面有气纹 的缺陷,影响产品的外观。
对于现有产品外围周边的排气, 一般都在定模或动模上直接加工 出排气槽来排气,但对于塑料产品内部的排气,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1. 安装散气钢排气,但散气钢价格昂贵, 一般很少采用;2.做非标准的 镶件进行排气,由于是非标件,排气镶件的加工、维护的成本会比较 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排气效果不好、价格比 较贵昂、加工比较困难的不足而提供结构简单、排气效果好、成本低 的排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模具上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装有针套,在针套外壁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有第一通 气间隙,在针套上设置有供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在通道内 装配有内针,内针与所述通道之间形成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二通气 间隙分为排气段和出气段,所述排气段的间隙小于出气段的间隙。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 为阶梯形的圆柱形孔,其与模具型腔相连通的为通气段,另外一段为 安装段,通气段的孔径比安装段的孔径小,所述针套同为阶梯形的圆 柱体,所述针套与通气段相配合的为第一切削段,另外一段为连接段, 在第一切削段的圆柱外壁上切削多处扁平部使之与通气段之间形成 第一通气间隙,在连接段设有连通第一通气间隙和模具出气孔的通气 槽。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 贯穿其中心的圆柱形孔,所述内针分为圆柱形段和第二切削段,在第 二切削段的圆柱外壁上切削多处第二扁平部使之与通道形成排气段, 圆柱形段与通道形成出气段,在圆柱形段与安装段之间形成连通第二 通气间隙和模具出气孔的通气通道。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切削 段的圆柱外壁上的扁平部有八个。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切削 段的圆柱外壁上的第二扁平部有八处。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 出气孔中还设有将针套和内针顶住的喉塞,该喉塞中心钻设有一排气孔。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 与喉塞通过螺纹连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
气间隙、第二通气间隙的间隙在0. 07mm-0. 03mm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中所
述内针和针套可实现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其成本比较降低,而且其互
换性好,其维护的成本也比较低;
其二、所述喉塞为行业的标准件,采购回来再加钻一个排气孔即
可;
其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体积小,占用动模的空间小, 所述内针和针套均设计有通气间隙,其排气效果好;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在设计时可预先做长了 10mm,这 样就可以根据动模具的厚度来调整圆形排气装置的安装长度,适用性 更加广;
其五、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在动模上的安装孔及内螺纹,用一 般的加工方法便可加工出来,加工简单,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模具中的的剖示图之一;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模具的剖示图; 图4是针套、内针和喉塞的分解图;图5是针套、内针和喉塞的剖面图6是针套的立体图7是针套的仰视图8是内针的立体图; 图9是内针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包括有设在模具上的安
装孔4,在安装孔4内装有针套1,在针套1外壁与安装孔4之间形 成有第一通气间隙5。所述安装孔4为阶梯形的圆柱形孔,其与模具 型腔相连通的为通气段41,另外一段为安装段42,通气段41的孔径 比安装段42的孔径小。
所述针套1同为阶梯形的圆柱体,所述针套1与通气段41相配 合的为第一切削段12,另外一段为连接段13,在第一切削段12的圆 柱外壁上切削多处扁平部121使之与通气段41之间形成第一通气间 隙5,在第一切削段12的圆柱外壁上的扁平部121有八个,能满足 排气的需要,在连接段13设有连通第一通气间隙5与模具出气孔6 的通气槽7。所述内针1和针套2可实现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其成本 比较降低,而且其互换性好,其维护的成本也比较低。
在针套1上设置有供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11,在通道 11内装配有内针2,内针2与所述通道11之间形成第二通气间隙3, 所述第二通气间隙3分为排气段31和出气段32,所述排气段31的间隙小于出气段32的间隙。所述第一通气间隙5、第二通气间隙3 的间隙在0.07mm-0.03mm之间,此种间隙既能满足排气的需要,又不 会注塑产品10的表面产生影响。
所述通道11为贯穿其中心的圆柱形孔,所述内针2分为圆柱形 段21和第二切削段22,在第二切削段22的圆柱外壁上切削多处第 二扁平部221使之与通道11形成排气段31,在第二切削段22的圆 柱外壁上切削有八处,所述圆柱形段21与通道11形成出气段32, 所述圆柱形段21与安装段42之间形成连通第二通气间隙3与模具出 气孔6的通气通道8。
在所述模具出气孔6中还设有将针套1和内针2顶住的喉塞9, 在该喉塞9中心钻设有一排气孔91,所述安装孔4的安装段42与喉 塞9通过螺纹连接配合,这样从通气槽7和通气通道8排出的气体通 过排气孔91排出外界。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内针2从针套1的尾端 插入,再将针套1插入模具上的安装孔4中,再装入喉塞9,旋转喉 塞9使喉塞9与安装段42紧密配合,使喉塞9顶紧内针2和针套1, 完成安装。
使用时,在注塑机上将原料注入模具的型腔中,模具的型腔被压 縮,其型腔中的空气就会被挤压,里面的空气就会通过第一通气间隙 5,空气再进入通气槽7,通气槽7上的气体通过针套1与内针2的 间隙,流到内针2的 道8,然后通过喉塞9的排气孔91排到模具 的出气孔6,最后排出外界。型腔里面的空气通过第一通气间隙5的同时也有一部份会经过
第二通气间隙3,经过第二通气间隙3后,空气再进入通气通道8, 经过通气通道8后空气就会进入模具出气孔6,期间通过喉塞9的排 气孔91,最后排出外界,最终使型腔中的空气全被排出,使原料成 为产品K)。总之,型腔中的空气会通过第一通气间隙5、第二通气间 隙3以及通气槽7、通气通道8最近进入模具出气孔6排出外界。
权利要求1、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在模具上的安装孔(4),在安装孔(4)内装有针套(1),在针套(1)外壁与安装孔(4)之间形成有第一通气间隙(5),在针套(1)上设置有供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11),在通道(11)内装配有内针(2),内针(2)与所述通道(11)之间形成第二通气间隙(3),所述第二通气间隙(3)分为排气段(31)和出气段(32),所述排气段(31)的间隙小于出气段(32)的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安装孔(4)为阶梯形的圆柱形孔,其与模具型腔相连通 的为通气段(41),另外一段为安装段(42),通气段(41)的孔径比 安装段(42)的孔径小,所述针套(1)同为阶梯形的圆柱体,所述 针套(1)与通气段(41)相配合的为第一切削段(12),另外一段为 连接段(13),在第一切削段(12)的圆柱外壁上切削多处扁平部(121) 使之与通气段(41)之间形成第一通气间隙(5),在连接段(13)设 有连通第一通气间隙(5)和模具出气孔(6)的通气槽(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为贯穿其中心的圆柱形孔,所述内针(2) 分为圆柱形段(21)和第二切削段(22),在第二切削段(22)的圆 柱外壁上切削多处第二扁平部(221)使之与通道(11)形成排气段(31),圆柱形段(21)与通道(11)形成出气段(32),在圆柱形段 (21)与安装段(42)之间形成连通第二通气间隙(3)和模具出气孔(6)的通气通道(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第一切削段(12)的圆柱外壁上的扁平部(121)有八个。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第二切削段(22)的圆柱外壁上的第二扁平部(221)有八 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模具出气孔(6)中还设有将针套(1)和内针(2)顶 住的喉塞(9),该喉塞(9)中心钻设有一排气孔(9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安装段(42)与喉塞(9)通过螺纹连接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间隙(5)、第二通气间隙(3)的间隙在 0. 07腿-0. 03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注塑模具的排气装置,其设计要点在于包括设在模具上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装有针套,在针套外壁与安装孔之间形成有第一通气间隙,在针套上设置有供模具型腔内的气体排出的通道,在通道内装配有内针,内针与所述通道之间形成第二通气间隙,所述第二通气间隙分为排气段和出气段,所述排气段的间隙小于出气段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结构简单、排气效果好、成本低的排气装置。
文档编号B29C45/34GK201380579SQ20092005126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
发明者廖坚强 申请人:中山志和家电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