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846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模具包括A模和B模,A模和B模之间的设置有模腔,工件在模腔中铸造成 型。工件成型后,为将工件和模具分离,通常首先移走A模,然后利用模具顶出装置将铸造 好的工件从B模中分离。模具顶出装置包括模脚和顶针,顶针穿过B模中预留的孔,直接和 工件接触,通过模脚的顶出动作,从而将工件和B模分离。此时,由于工件与顶针直接接触, 工件有时会粘在顶针上,不能自动脱落,必须工人手工操作使其脱落。严重影响生产的自动 化程度,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解决了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在顶针 将工件从B模中分离后,再将工件和顶针分离的顶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 A模,B模,以及设置有多根固定顶针的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脚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杠 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顶针和短顶针。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由于作业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具 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包括模脚8,B模IO,A模
12。 B模10和A模12之间设置有形成工件的模腔。模脚8上设置有多根固定顶针14,以
及若干顶针杠杆16,顶针杠杆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顶针18和短顶针20。 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工作时,首先A模12
和B模10分离,然后模脚8的固定顶针14和长顶针18穿过B模10上预留的孔将工件22
和B模10分离,然后模脚8继续向B模10移动,移动过程中短顶针20会和B模10抵触,
固定顶针14不能继续移动,而长顶针18在顶针杠杆16的杠杆作用下继续移动将工件22
顶出,从而使其和固定顶针14分离。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A模,B模,以及设置有多根固定顶针的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脚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顶针和短顶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模和B模 之间设置有模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所述模具包括A模,B模,以及设置有多根固定顶针的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脚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顶针和短顶针。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模具二级顶出装置由于作业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9C39/26GK201493986SQ20092023515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刘员瑞, 陶平 申请人:苏州荣成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