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坯模头及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22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型坯模头及吹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型坯模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型坯模头的吹塑机。
背景技术
吹塑机是将液体塑胶喷出来之后,利用机器吹出来的风力将液体塑胶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腔中,最终制成产品的一种机器。型坯模头是吹塑机上决定吹塑制品质量的重要部件,根据进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侧进料型坯模头和中央进料型坯模头。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侧进料型坯模头的结构。该侧进料型坯模头包括型坯模筒体12和设置在其内,且与之组成内腔14的型坯模内轴11,该型坯模内轴11 的封盖111通过螺钉13与型坯模筒体12相连。其中型坯模筒体12上设置有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121,液态有色塑料通过该进口进入到内腔14中,该型坯模筒体12上的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122充入液态透明塑料以制作产品的液位线。该型坯模筒体12外部设置有线圈 15以对整个型坯模头进行加热。上述型坯模头中,型坯模内轴1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键112,该两个定位键112分布在型坯模内轴11的两侧,提高了型坯模内轴11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但是如图中所示,两个定位键112只能阻止型坯模内轴11在图示中的左右方向上晃动,但是无法阻止型坯模内轴11在图示中的前后方向晃动,所以该型坯模头的型坯模内轴11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不高,最终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另外,上述型坯模头中,型坯模内轴11设置在型坯模筒体12中并通过螺钉13与之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型坯模内轴11的中心线可能无法与型坯模筒体12的中心线重合, 但是现有的型坯模头无法对型坯模内轴11的位置进行微调。另外,现有的型坯模头中,型坯模内轴11的外侧、型坯模筒体12的内壁和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222的端口的表面粗糙,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表面质量。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型坯模头,以提高型坯模内轴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坯模头,以提高型坯模内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坯模头,包括型坯模筒体;设置在所述型坯模筒体中,且与之组成内腔的型坯模内轴;所述型坯模内轴上设置有四个位于所述内腔中的定位键;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
3[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型坯模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坯模头中,在型坯模内轴上设置四个位于内腔中的定位键进行定位,其中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保证了型坯模内轴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定位,提高了型坯模内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头中,四个所述定位键位于所述型坯模内轴的同一横截面的边缘上。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头中,所述型坯模筒体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型坯模内轴的轴线相垂直的螺纹定位销孔,该螺纹定位销孔中设置有螺纹定位销。本优选的方案中,在型坯模筒体上设置螺纹定位销孔,设置在其中的螺纹定位销旋转的过程中可以顶紧型坯模内轴,旋转螺纹定位销实现了型坯模内轴的中心线位置的微调,使得型坯模内轴的位置更加准确。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头中,所述型坯模筒体的内壁的表面和所述型坯模内轴的表面均为抛光面。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头中,所述型坯模筒体上的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的端口表面为抛光面。上述型坯模筒体的内壁的表面、型坯模内轴的表面、透明塑料进料管端口的表面均为抛光面,减小了液体塑胶在内腔中流动的阻力,提高了产品的内外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进而提高了吹塑产品的质量。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头中,所述型坯模内轴的封盖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型坯模筒体相连。基于上述提供的型坯模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吹塑机,该吹塑机包括上述提供的型坯模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型坯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坯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型坯模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上图中型坯模内轴11、封盖111、定位键112、型坯模筒体12、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121、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122、螺钉13、内腔14、线圈15、型坯模内轴21、封盖211、定位键212、型坯模筒体22、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221、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222、螺钉23、内腔M、螺纹定位销孔223、线圈2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坯模头,提高了型坯模内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坯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型坯模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坯模头,包括型坯模筒体22、型坯模内轴21和线圈 25,其中型坯模内轴21设置在型坯模筒体22中,并与型坯模筒体22组成内腔M ;线圈25 设置在型坯模筒体22的外表面上以对整个型坯模头进行加热;型坯模筒体22上设置有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221和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222,液态有色塑料通过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221 进入到内腔M中进行塑料产品的制作,液态透明塑料通过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222进入到内腔M中进行液位线的制作;型坯模内轴21上设置有四个位于内腔M中的定位键212,其中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型坯模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坯模头中,在型坯模内轴21上设置四个位于内腔中的定位键212进行定位,其中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保证了型坯模内轴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定位,提高了型坯模内轴21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型坯模头中,四个所述定位键可以分别位于型坯模内轴21不同的高度上;也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上,即四个定位键212位于型坯模内轴21的同一横截面的边缘上。上述型坯模筒体22上设置有轴线与型坯模内轴21的轴线相垂直的螺纹定位销孔 223,该螺纹定位销孔223中设置有螺纹定位销(图中未示出),通过操作螺纹定位销的位置,实现将型坯模内轴21顶紧,实现了对型坯模内轴21位置的微调,使得整个型坯模内轴 21的位置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提供内的型坯模头中,型坯模筒体22内壁的表面、型坯模内轴21的表面均为抛光面,使得从液态有色塑料进口 221进入到内腔M中的液态有色塑料受到的阻力减小,方便了液态有色塑料的流动,同时提高了吹塑产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型坯模筒体22上的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222的端口的表面为抛光面,使得透明塑料进料更加顺畅, 同时使得产品上的液位线更加均勻,平整度和光滑度更好。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型坯模头中,型坯模内轴21的封盖211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型坯模筒体22相连。优选的,上述型坯模内轴21的封盖211通过螺钉23与型坯模筒体22相连。但是上述型坯模内轴21与型坯模筒体22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件实现连接,并不限于螺纹连接件。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型坯模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型坯模头的吹塑机。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型坯模头,包括型坯模筒体02);设置在所述型坯模筒体0 中,且与之组成内腔04)的型坯模内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内轴上设置有四个位于所述内腔04)中的定位键012);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坯模头,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定位键位于所述型坯模内轴的同一横截面的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坯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筒体0 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型坯模内轴的轴线相垂直的螺纹定位销孔023),该螺纹定位销孔023)中设置有螺纹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型坯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筒体02) 的内壁的表面和所述型坯模内轴的表面均为抛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坯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筒体0 上的液态透明塑料进料管022)的端口表面为抛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坯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内轴的封盖011) 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型坯模筒体0 相连。
7.—种吹塑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型坯模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坯模头,包括型坯模筒体(22);设置在所述型坯模筒体(22)中,且与之组成内腔(24)的型坯模内轴(21);所述型坯模内轴(21)上设置有四个位于所述内腔(24)中的定位键(212);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与另外相对的两个所述定位键的连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坯模头提高了型坯内轴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吹塑机。
文档编号B29C49/48GK202225425SQ20112037252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
发明者杨清雄, 谭英明, 陈晓凯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