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212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一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粉-液双腔室输液袋输液产品是一种即配型输液产品,该输液袋包括灌装于液腔室的注射用溶剂(液剂)和分装于粉腔室的药物粉末(粉剂),其中,药物粉末容易受外界氧气、水蒸汽及光照等因素影响,故粉腔外部需要设置相应的保护结构来阻断氧气、水蒸汽及光照。铝膜即是一种良好的保护结构,而如果采用铝膜对粉腔中的药物粉末进行保护,则需要设计相应的装置来完成此项工作。
发明内容·在此处键入发明内容描述段落。针对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沿输液袋行进方向依次排列有五个工作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上弱焊条焊接单元,用于将上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二单元为下弱焊条焊接单元,用于将下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三单元为尾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尾边焊接连接;第四单元为侧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粉腔两侧焊接连接,粉腔两侧形成的焊接条分别与前面所形成的弱焊条和尾边焊接条相接,由此形成环绕粉腔的环形焊接结构;第五单元为冲压裁切单元,用于切除输液袋外围的多余铝膜;第一 第四单元均主要由一对上下相向设置的模具构成,其中,第一单元中的上模具为加热板,下模具为冷板,上模具下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凸出设置,上模具下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结构;第二单元中的下模具为加热板,上模具为冷板,下模具上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凸出设置,下模具上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结构;第三单元中的上、下模具上的焊接工作面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并且,焊接工作面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结构;第四单元中的上、下模具上的焊接工作面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焊接工作面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结构;第一单元中的上模具、第二单元中的下模具、第三、第四单元中的上下两模具均带有驱动缸,由驱动缸驱动上下移动;第五单元主要由一砧板和冲板构成,砧板和冲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冲头和冲槽,冲板由其驱动缸驱动上下移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上、下铝膜供应装置,第一 第四单元的上、下模具、第五单元中的砧板和冲板分列在输液袋输送机构的上下两侧,第五单元下方还设置有废边收集盒。进一步,所述焊接工作面带有特氟龙防粘涂层和点状印纹。进一步,所述第一 第四单元中的上、下模具和所述第五单元中的砧板和冲板均为一次加工四个输液袋的组合模具。进一步,所述第五单元中的砧板和冲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在输液袋尾边上冲出挂孔的冲头和冲槽。本实用新型铝膜焊接装置解决了输液袋粉腔保护用铝膜的自动设置问题,为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的焊接工作面上设置特氟龙涂层,保证了粉-液双腔室输液袋与铝膜焊接严密;同时,通过在焊接工作面采用点状印纹,可有效防止焊接皱纹的产生,也有助于增强焊接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具上设置用于防止热量传递的隔热装置,可保护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室中的药粉不受模具温度影响。利用本实用新型加工的粉-液双腔室输液袋,可使粉腔室严密包裹,有效阻断外界空气、水分及光照的透过,避免导致对药物氧化、分解造成的变色和稳定性下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的第一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的第二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的第三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的第四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的第五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I驱动缸,2上模具,3焊接工作面,4隔热装置,5中间部位,6粉-液双腔室输液袋,7下模具工作面,8下模具,9上铝膜滚筒,10上铝膜,11上模具,12上模具工作面,13下铝膜滚筒,14下铝膜,15隔热装置,16焊接工作面,17下模具,18驱动缸,21驱动缸,22上模具,23焊接工作面,24隔热装置,26尾边,28焊接工作面,29隔热装置,30下模具,31驱动缸,32驱动缸,33上模具,34焊接工作面,35隔热装置,37侧边,38焊接工作面,39隔热装置,40下模具,41驱动缸,44驱动缸,45冲板,46冲头,47砧板,48冲槽,49废边,50废边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弱焊装置包括机架,因该机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形状,故并未在附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铝膜焊接装置的机架上沿输液袋行进方向依次排列有五个工作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为上弱焊条焊接单元,用于将上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二单元为下弱焊条焊接单元,用于将下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三单元为尾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尾边焊接连接;第四单元为侧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粉腔两侧焊接连接,粉腔两侧形成的焊接条分别与前面所形成的弱焊条和尾边焊接条相接,由此形成环绕粉腔的环形焊接结构;第五单元为冲压裁切单元,用于切除输液袋外围的多余招月旲。如图I所示,第一单元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具2、下模具8,上模具2由驱动缸I驱动相对下模具8上下移动,上模具2为加热板,下模具8为冷板,上模具2下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3凸出设置,上模具2下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装置4。[0028]如图2所示,第二单元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具11、下模具17,下模具17由驱动缸18驱动相对上模具11上下移动,下模具17为加热板,上模具11为冷板,下模具17上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16凸出设置,下模具17上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装置15。如图3所示,第三单元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具22、下模具30,上、下模具22、30由各自的驱动缸21、31驱动上下移动,上、下模具22、30上的焊接工作面23、28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并且,焊接工作面23、28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装置24、29。如图4所示,第四单元包括相向设置的上模具33、下模具40,上、下模具33、40由各自的驱动缸32、41驱动上下移动,上、下模具33、40上的焊接工作面34、38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焊接工作面34、38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装置35、39。如图5所示,第五单元包括砧板47和冲板45,砧板47和冲板45上分别设置有相 互配合的冲头46和冲槽48,其中,冲板45由驱动缸44驱动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上还设置有供应上铝膜10的滚筒9,和供应下铝膜14的滚筒13,第五单元下方还设置有废边收集盒50。焊接工作面3、16、23、28、34、38上均设置有特氟龙防粘涂层和点状印纹。另外,第五单元中的砧板47和冲板45上还设置有用于在输液袋尾边上冲出挂孔的冲头和冲槽(图中未示出)。第一 第四单元中的上、下模具和第五单元中的砧板和冲板均为一次加工四个输液袋的组合模具。本实用新型铝膜焊接装置工作过程如下I)启动模具加热程序,将第一单元的上模具2、第二单元的下模具17、第三、第四单元的上、下模具加热到设定温度;2)放置粉一液双腔室输液袋,将液剂和粉剂都已灌装好的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接口部位固定在同步带夹手上,尾部挂在同步带定位柱上,对粉-液双腔室输液袋定位后传送到第一单元工位;3)安装铝膜,将两卷铝膜分别安装在两个铝膜固定支架上,调整铝膜在设备上的中心点,对铝膜精确定位;然后滚筒9、13同步运行,将上、下铝膜10、14精确地传送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工位,同时调整铝膜的平行度和平整度,让上、下铝膜完整地覆盖在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室外两面;4)启动第一单元工作,驱动缸I驱动上模具2下压至下模具8上的下模具工作面7上,在上铝膜10与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中间部位5处焊接形成两条弱焊条,同时上模具2上的隔热结构4阻隔上模具2的热量传递到输液袋粉腔侧壁上,完成上铝膜10的焊接,驱动缸I驱动上模具2复位;5)启动第二单元工作,驱动缸18驱动下模具17上压至上模具11的上模具工作面12上,在下铝膜14与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中间部位5处焊接形成两条弱焊条,同时下模具17上的隔热装置15阻隔下模具17的热量传递到输液袋粉腔侧壁,完成下铝膜14的焊接,驱动缸18驱动下模具17复位;6)启动第三单元工作,驱动缸21驱动上模具22进位,同时驱动缸31驱动下模具30进位,将上、下铝膜10、14焊接于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尾边处;其中,上模具22上的隔热装置24和下模具30上的隔热装置29分别阻隔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热量传递,完成尾边焊接,驱动缸21、31分别驱动上、下模具22、30复位;[0043]7)启动第四单元工作,驱动缸32驱动上模具33进位,同时驱动缸41驱动下模具40进位,将上、下铝膜10、14焊接于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两侧边处,其中,上模具33上的隔热装置35和下模具40上的隔热装置39分别阻隔上模具33和下模具40的热量传递,完成侧边焊接;驱动缸32、41分别驱动上、下模具33、40复位;8)启动第五单元工作,将完成弱焊、尾部及侧边焊接的粉-液双腔室输液袋送至第五单元冲切工位,驱动缸44驱动冲板45下行,使其上的冲头46下压至冲槽48处,冲切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处的两侧边和尾边,完成废边冲切;然后驱动缸44驱动冲板45复位,被冲切掉的废边49同时落入废边收集盒50内。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其特征在干,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沿输液袋行进方向依次排列有五个工作単元,其中,第一单元为上弱焊条焊接単元,用于将上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二单元为下弱焊条焊接単元,用于将下铝膜与输液袋中部弱焊连接;第三単元为尾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尾边焊接连接;第四单元为侧边焊接单元,用于将上、下铝膜与输液袋粉腔两侧焊接连接,粉腔两侧形成的焊接条分别与前面所形成的弱焊条和尾边焊接条相接,由此形成环绕粉腔的环形焊接结构;第五単元为冲压裁切単元,用于切除输液袋外围的多余铝膜; 第一 第四単元均主要由ー对上下相向设置的模具构成,其中,第一単元中的上模具为加热板,下模具为冷板,上模具下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凸出设置,上模具下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结构;第二単元中的下模具为加热板,上模具为冷板,下模具上表面上的焊接工作面凸出设置,下模具上表面的其他部分设置有隔热结构;第三単元中的上、下模具上的焊接工作面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并且,焊接工作面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结构;第四単元中的上、下模具上的焊接工作面同样凸出所在表面设置,焊接工作面所在表面的其他部分同样设置有隔热结构; 第一単元中的上模具、第二単元中的下模具、第三、第四単元中的上下两模具均带有驱动缸,由驱动缸驱动上下移动; 第五単元主要由一砧板和冲板构成,砧板和冲板上分別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冲头和冲槽,冲板由其驱动缸驱动上下移动;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上、下铝膜供应装置,第一 第四単元的上、下模具、第五単元中的砧板和冲板分列在输液袋输送机构的上下两侧,第五単元下方还设置有废边收集盒。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作面带有特氟龙防粘涂层和点状印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第四単元中的上、下模具和所述第五単元中的砧板和冲板均为一次加工四个输液袋的组合模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単元中的砧板和冲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在输液袋尾边上冲出挂孔的冲头和冲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粉腔铝膜焊接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沿输液袋行进方向依次排列有五个工作单元,第一单元为上弱焊条焊接单元,第二单元为下弱焊条焊接单元,第三单元为尾边焊接单元,第四单元为侧边焊接单元,第五单元为冲压裁切单元本实用新型铝膜焊接装置解决了输液袋粉腔保护用铝膜的自动设置问题,为粉-液双腔室输液袋的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B29C65/74GK202412707SQ2011204348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
发明者伍海英, 张爱波 申请人: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