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786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液体橡胶经模具硫化成型后,拆模时,通常要用敲击在上模板上周围均匀设有的若干个顶出螺栓,再拆分橡胶模,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着顶出螺栓受力不均匀、拆卸不方便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中国专利号“200620073980. 9”公开了一种制作硫化模的模具,其
公开日为2007年08月01日。其技术方案包括有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在环状模板的周边轴向至少一处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以及设置有可调节切口的开合装置。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液体橡胶是一种在室温下能流动的液体材料,而环状模板的切口处是通过开合装置调节的,存在着细微的空隙,因此,在硫化成型时液体橡胶会从下模板与环状模板的结合处渗漏,导致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橡胶硫化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模具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橡胶泄漏,提高了成型材料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在环状模板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模板的一端设有凸榫,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榫与凹槽配合密封环状模板。所述切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的拉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与中国专利号为“ 200620073980. 9 ”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环状
模板的一端设有凸榫,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榫与凹槽配合密封环状模板,由于环状模板的切口处通过凸榫与凹槽连接,使环状模板内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橡胶泄漏,提闻了成型材料的利用率。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的拉环,液体橡胶硫化成型后,拉住拉环,使用较小的力气就能打开环状模板,不仅容易取出成型的橡胶模具,还使成型的橡胶模具能够保持完整,成型的质量更好。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上模板,2、下模板,3、环状模板,4、切口,5、凸榫,6、凹槽,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以及与上模板I和下模板2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3,在环状模板3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 4,所述环状模板3的一端设有凸榫5,另一端设置有凹槽6,凸榫5与凹槽6配合密封环状模板3。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切口 4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3的拉环7,上述设置方式为优选,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例如可以在切口 4两侧的环状模板3上开设内凹的孔,该孔的大小与人的拇指大小相近,通过该孔实现环状模板3的张开和合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下模板2的上部与环状模板3的下端连接,然后从环状模板3的上端注入液体橡胶和硫化剂,然后将上模板I盖在环状模板3的上端,待液体橡胶硫化成型后,从环状模板3上取下上模板I,两手拉住拉环7,轻轻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就能够打开环状模板3,然后取出硫化成型的橡胶模。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2)以及与上模板(I)和下模板(2)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3),在环状模板(3)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模板(3)的一端设有凸榫(5),另一端设置有凹槽(6),凸榫(5)与凹槽(6)配合密封环状模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4)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3)的拉环(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在环状模板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所述环状模板的一端设有凸榫,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榫与凹槽配合密封环状模板。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模具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橡胶泄漏,提高了成型材料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29C33/00GK202895517SQ2012206058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裴锡平 申请人:裴锡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