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062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具体是指用于带动注塑模具的上下二块顶板,先作第一次二板同步顶出运动,再作第二次下顶板单板顶出运动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为了实现制品脱模和制品与冷料头的自动分离,需要设置二次顶出装置带动上下二块顶板,先作第一次二板同步顶出运动,再作第二次下顶板单板顶出运动,现有技术的二次顶出装置设置在模具内部上下二块顶板之问,称为内置式;内置式结构复杂,制造加工工期长费用高,内置式需占用模具内部空间,由于模具内部空间紧凑局促,不得已而加大模具形体,致使模具成本增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用由顶出杆、解锁块、锁扣、转轴、弹簧、复位拉杆构成的装置,其中,顶出杆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下顶板的边缘,且受弹簧作用复位;锁扣对应固定设置在上顶板的边缘,顶出杆的卡口与锁扣扣合;解锁块对应固定设置在动模载板的边缘,且位于顶出杆的上方;工作时,先利用卡口与锁扣的扣合,经顶出杆带动,下顶板与上顶板作同步顶出运动,完成第一阶段顶出;之后,顶出杆受解锁块的导向面作用沿转轴旋转,卡口与锁扣分离,上顶板停止,下顶板继续单独运动,完成第二阶段顶出;复位时,随下顶板作复位运动,经弹簧、复位拉杆分别带动顶出杆、上顶板复位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外置卡 扣式二次顶出装置,旨在通过设置在动模载板、上顶板和下顶板的边缘不占用模具内部空间,使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避免内置式的弊端,达到简化结构、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杆、解锁块、锁扣、转轴、弹簧、复位拉杆,其中:所述的顶出杆为矩形长条块状的钢质构件,顶出杆左面中部设有向左凸出的钩状台阶,所述钩状台阶的上面为水平面称为卡口,顶出杆的下部设有前后方向的圆形通孔称为轴孔,顶出杆的左面上部与顶出杆的上面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顶斜面;所述的解锁块为块状的钢质构件,解锁块的下面右部与解锁块的右面下部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导向面;所述的锁扣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锁扣的下面右部称为扣面;所述的转轴为圆柱形钢质构件;所述的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复位拉杆为内六角圆柱头中部光杆孔用螺栓;顶出杆通过所述轴孔与转轴可转动连接在下顶板的边缘,弹簧的右端抵在位于顶出杆的所述轴孔下方的左面,弹簧的左部位于下顶板边缘设置的安置槽中;锁扣对应固定设置在上顶板下面的边缘,顶出杆的所述卡口与锁扣的所述扣面滑动接触扣合;解锁块位于顶出杆的上方对应固定设置在动模载板的边缘;复位拉杆的螺纹端固定连接在上顶板的下面,复位拉杆的中部光杆垂直向下滑动穿过下顶板,复位拉杆内六角圆柱头滑动位于下顶板的下面为其设置的圆形台阶沉孔内;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工作时,下顶板受注塑机尾柱作用顶出,由于顶出杆的卡口与锁扣的扣合,下顶板与上顶板作同步顶出移动,完成第一次顶出;同时,随下顶板移动的顶出杆受解锁块的导向面的作用沿着转轴向右转动,致使卡口与锁扣分离,之后,上顶板停止移动,下顶板则继续移动,从而完成第二次顶出;复位时,受模具复位杆作用,下顶板作复位移动,弹簧作用顶出杆转动复位,下顶板通过复位拉杆牵动上顶板复位。由于本装置设置在动模载板、上顶板和下顶板的边缘而不占用模具内部空间,使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避免了内置式的弊端,简化了结构、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上述,本发明采用由顶出杆、解锁块、锁扣、转轴、弹簧、复位拉杆构成的装置,顶出杆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下顶板的边缘,锁扣对应固定设置在上顶板的边缘,顶出杆的卡口与锁扣扣合;解锁块对应固定设置在动模载板的边缘;工作时,先利用卡口与锁扣的扣合,下顶板与上顶板作同步顶出运动,完成第一次顶出;之后,顶出杆受解锁块的作用沿转轴转动,卡口与锁扣分离,上顶板停止,下顶板继续移动完成第二次顶出;复位时,由弹簧、复位拉杆分别带动顶出杆、上顶板 复位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使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避免内置式的弊端,达到了简化结构、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位于应用模具中结构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工作在下顶板与上顶板作同步移动的第一次顶出时态的原理不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工作在卡口与锁扣分离,上顶板停止,下顶板继续移动的第二次顶出时态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工作在下顶板通过复位拉杆牵动上顶板复位,弹簧使顶出杆转动复位时态的原理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图中:顶出杆1、顶斜面 11、卡口 12、轴孔13、解锁块2、导向面21、锁扣3、转轴4、弹簧5、复位拉杆6、动模载板O 1、上顶板02、下顶板03、底板0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 图4,本发明的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杆1、解锁块2、锁扣3、转轴4、弹簧5、复位拉杆6,其中:所述的顶出杆I为矩形长条块状的钢质构件,顶出杆I左面中部设有向左凸出的钩状台阶,所述钩状台阶的上面为水平面称为卡口 12,顶出杆I的下部设有前后方向的圆形通孔称为轴孔13,顶出杆I的左面上部与顶出杆I的上面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顶斜面11 ;所述的解锁块2为块状的钢质构件,解锁块2的下面右部与解锁块2的右面下部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导向面21 ;所述的锁扣3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锁扣3的下面右部称为扣面;所述的转轴4为圆柱形钢质构件;所述的弹簧5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的复位拉杆6为内六角圆柱头中部光杆孔用螺栓;顶出杆I通过所述轴孔13与转轴4可转动连接在下顶板03的边缘,弹簧5的右端抵在位于顶出杆I的所述轴孔13下方的左面,弹簧5的左部位于下顶板03边缘设置的安置槽中;锁扣3对应固定设置在上顶板02下面的边缘,顶出杆I的所述卡口 12与锁扣3的所述扣面滑动接触扣合;解锁块2位于顶出杆I的上方对应固定设置在动模载板01的边缘;复位拉杆6的螺纹端固定连接在上顶板02的下面,复位拉杆6的中部光杆垂直向下滑动穿过下顶板03,复位拉杆6内六角圆柱头滑动位于下顶板03的下面为其设置的圆形台阶沉孔内;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工作时,下顶板03受注塑机尾柱作用顶出,由于顶出杆I的卡口 12与锁扣3的扣合,下顶板03与上顶板02作同步顶出移动,完成第一次顶出;同时,随下顶板03移动的顶出杆I受解锁块2的导向面21的作用沿着转轴4向右转动,致使卡口 12与锁扣3分离,之后,上顶板02停止移动,下顶板03则继续移动,从而完成第二次顶出;复位时,受模具复位杆作用,下顶板03作复位移动,弹簧 5作用顶出杆I转动复位,下顶板03通过复位拉杆6牵动上顶板02复位。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杆(1)、解锁块(2)、锁扣(3)、转轴(4)、弹簧(5)、复位拉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杆(1)为矩形长条块状的钢质构件,顶出杆(1)左面中部设有向左凸出的钩状台阶,所述钩状台阶的上面为水平面称为卡口(12),顶出杆(1)的下部设有前后方向的圆形通孔称为轴孔(13),顶出杆(1)的左面上部与顶出杆(1)的上面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顶斜面(11); 所述的解锁块(2)为块状的钢质构件,解锁块(2)的下面右部与解锁块(2)的右面下部之间设有向上向右倾斜的斜面称为导向面(21); 所述的锁扣(3)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锁扣(3)的下面右部称为扣面; 所述的转轴(4)为圆柱形钢质构件; 所述的弹簧(5)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所述的复位拉杆(6)为内六角圆柱头中部光杆孔用螺栓; 顶出杆(1)通过所述轴孔(13)与转轴(4)可转动连接在下顶板(03)的边缘,弹簧(5)的右端抵在位于顶出杆(1)的所述轴孔(13)下方的左面,弹簧(5)的左部位于下顶板(03)边缘设置的安置槽中;锁扣(3)对应固定设置在上顶板(02)下面的边缘,顶出杆(I)的所述卡口(12)与锁扣(3)的所述扣面滑动接触扣合;解锁块(2)位于顶出杆(I)的上方对应固定设置在动模载板(01)的边缘;复位拉杆(6)的螺纹端固定连接在上顶板(02)的下面,复位拉杆(6)的中部光杆垂直向下滑动穿过下顶板(03),复位拉杆(6)内六角圆柱头滑动位于下顶板(03)的下面为其设置的圆形台阶沉孔内; 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所表述主体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卡扣式二次顶出装置,包括顶出杆(1)、解锁块(2)、锁扣(3)、转轴(4)、弹簧(5)、复位拉杆(6)。本发明采用由上述构件构成的装置,工作时,先利用卡口与锁扣的扣合,下顶板与上顶板作同步顶出运动,完成第一次顶出;之后,顶出杆受解锁块的作用沿转轴转动,卡口与锁扣分离,上顶板停止,下顶板继续移动完成第二次顶出;复位时,由弹簧、复位拉杆分别带动顶出杆、上顶板复位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使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装置避免内置式的弊端,达到了简化结构、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B29C45/40GK103231496SQ20131015223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3日
发明者胡明华, 张德标, 谢靑文 申请人: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