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439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由上模及下模组成,在上模及下模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夹砂槽,合模时,上模的夹砂槽与下模的夹砂槽对应,且相互贯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提升产品的精度及品质,提高产品合格率,可以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产品的制作。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的结构材料简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制作中,其制作模具通常由上模及下模组成,上模及下模锁合形成型腔,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成型于该型腔中。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外力挤压成型,然而,在挤压的过程中,多余的材料会溢流在上模与下模的贴合处,使得上模与下模贴合不够紧密,进而影响广品的精度及品质。
[0003]鉴于现有技术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提高产品精度的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0006]—种复合材料产品 的模具结构,由上模及下模组成,在上模及下模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夹砂槽,合模时,上模的夹砂槽与下模的夹砂槽对应,且相互贯通。
[0007]进一步,夹砂槽的深度为0.2mm。
[0008]进一步,上模及下模设计成均等的四部份。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上模及下模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夹砂槽,合模时,上模的夹砂槽与下模的夹砂槽对应,且相互贯通。因此,在产品挤压成型的过程中,多余材料和树脂会通过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上的夹砂槽溢流,使得上模与下模贴合紧密,进而提升产品的精度及品质,提高产品合格率,可以适用于大型复杂曲面产品的制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局部放大图。
[0012]标号说明
[0013]上模I下模2
[0014]夹砂槽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由上模I及下模2组成。
[0017]在上模I及下模2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夹砂槽3,夹砂槽3的数目可以自由选择,当然夹砂槽3数目选择过多会影响到上模I及下模2的强度,一般以一至两个为适,合模时,上模I的夹砂槽3与下模2的夹砂槽3对应,且相互贯通。
[0018]本实施例中,夹砂槽3的深度为0.2_,可以有效地使多余材料和树脂溢流,且不会影响上模I及下模2的强度;上模I及下模2设计成均等的四部份,以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制作。
[0019]本实用新型在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时,通常采用螺栓将上模I及下模2锁合,在产品挤压成型的过程中,多余材料和树脂会通过设置于上模I与下模2上的夹砂槽3溢流,使得上模I与下模2贴合紧密,进而提升产品的精度及品质。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模及下模组成,在上模及下模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夹砂槽,合模时,上模的夹砂槽与下模的夹砂槽对应,且相互贯通;夹砂槽的深度为0.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产品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模及下模设计成均等的四部份。
【文档编号】B29C43/36GK203611414SQ20132049537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明 申请人:厦门三德明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