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727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包括注射机顶杆、固定模和动模,所述固定模和动模形成产品模腔,所述动模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固定板、活动板、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以及两个摆钩件,两个所述摆钩的中部均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摆钩的一端为圆钩部,另一端为楔形部,两个所述摆钩的楔形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上对应所述两个摆钩的圆钩部设置有两个钩柱,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对应所述两个摆钩的楔形部设置有两个斜面。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通过双推板及摆钩的设计实现二次脱模,克服了现有二次脱模结构动作不牢靠稳定性差的缺点。
【专利说明】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脱模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生产类似圆形塑料件,例如盖子、盘子等,该类塑料件外壁上制有凸环或 者沿口,在对塑料件注塑成型后,通常需要脱料板将塑料件推出脱料,但塑料件被脱料板从 型芯上推出后,塑料件的凸环或沿口却仍然卡在脱料板上,需要由工人取下,不能达到自动 脱模。这样的脱模机构,在模具生产时,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增加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并且 塑料件容易产生变形、破损,造成塑料件报废。
[0003] 现有的二次脱模结构通常采用弹簧式二次脱模机构。在图1中,1为弹簧,2为推 杆固定板,3和5为推杆,4为型芯,6为垫板,7为注射机顶杆,垫板6和推杆固定板2之间 的距离应大于第二次推出的距离。开模时,定、动模分开后,注射机顶杆7、垫板6通过推杆 5将型腔顶起,塑件由型芯4上脱出,完成第一次脱模,此后,弹簧1的弹力推动推杆固定板 2,通过推杆3将塑件由型腔内顶出,塑件从模具内自由脱落。该方法结构简单,缺点是动作 不牢靠,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模具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的双推板二次 脱模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包括注 射机顶杆、固定模和动模,所述固定模和动模形成产品模腔,所述动模包括第一推板、第二 推板、固定板、活动板、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以及两个摆钩件,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固定模合 模形成产品模腔,所述注射机顶杆穿过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 一端固定在第二推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推板,所 述第二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推板连接到 产品模腔,两个所述摆钩的中部均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摆钩的一端为圆钩 部,另一端为楔形部,两个所述摆钩的楔形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上对应所述两个 摆钩的圆钩部设置有两个钩柱,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对应所述两个摆 钩的楔形部设置有两个斜面。
[0006] 具体地,两个所述摆钩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侧面,所述楔形板对应设置在固定板 的侧面。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通过 双推板及摆钩的设计实现二次脱模,克服了现有二次脱模结构动作不牢靠稳定性差的缺 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现有二次脱模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09] 图2,实施例合模时的结构剖视图。
[0010] 图3,实施例第一次脱模后的结构剖面图。
[0011] 图4,实施例第二次脱模后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3] 附图2为本实施例合模时的结构剖视图,包括注射机顶杆7、固定模(图中未示出) 和动模,固定模和动模形成产品模腔,合模后产品模腔内注射形成产品8,动模包括第一推 板9、第二推板10、固定板11、活动板12、第一推杆13、第二推杆14以及两个摆钩件15,第 一推板9与固定模合模形成产品模腔,注射机顶杆7穿过第二推板10与活动板12连接,第 一推杆1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推板10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板12、固定板11连接到第一 推板9,第二推杆14 一端固定在活动板12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板11和第一推板9连接 到产品模腔,两个摆钩15的中部均通过转轴16固定在活动板12上,摆钩的一端为圆钩部 15a,另一端为楔形部15b,两个摆钩15的楔形部15b通过弹簧1连接,第二推板10上对应 两个摆钩15的圆钩部15a设置有两个钩柱17,固定板11上设置有楔形板18,楔形板18对 应两个摆钩15的楔形部15b设置有两个斜面18a。
[0014]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是:模具合模后注塑时,两个摆钩15通过弹簧1的拉力作用,其 两个圆钩部15a分别钩住第二推板10上的两个钩柱17,此时活动板12和第二推板10连为 一体,注塑完成后,注射机顶杆7推动活动板12,活动板12和第二推板10 -起运动,并通 过第一推杆13推动第一推板9运动完成第一次脱模,第一次脱模后的结构剖面图参看附图 3〇
[0015] 当两个摆钩15的楔形部15b分别与楔形板18的斜面18a接触后,两个摆钩15的 楔形部15b呈八字形张开,两个圆钩部15a分别脱离两个钩柱17,第二推板10停止运动,活 动板12继续运动并通过第二推杆14将产品8顶出,完成第二次脱模,第二次脱模后的结构 剖面图参看附图4。
[0016] 本实施例通过双推板及摆钩的设计实现二次脱模,克服了现有二次脱模结构动作 不牢靠稳定性差的缺点。
[001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 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 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包括注射机顶杆、固定模和动模,所述固定模和动模形成 产品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包括第一推板、第二推板、固定板、活动板、第一推杆、第二 推杆以及两个摆钩件,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固定模合模形成产品模腔,所述注射机顶杆穿 过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推板上,另一端依次 穿过所述活动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推板,所述第二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板 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推板连接到产品模腔,两个所述摆钩的中部均 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摆钩的一端为圆钩部,另一端为楔形部,两个所述摆钩 的楔形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上对应所述两个摆钩的圆钩部设置有两个钩柱,所 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楔形板,所述楔形板对应所述两个摆钩的楔形部设置有两个斜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推板二次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摆钩设置在所 述活动板的侧面,所述楔形板对应设置在固定板的侧面。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863956SQ20142016805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樊作田, 魏荣轩, 陈运波 申请人:深圳市壹博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