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881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机,特别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在产品加工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在种类众多的注塑机中,绝大部分是使用风力冷却的方式,且在冷却中产品一般是集中冷却,这种冷却方式散热效率底,散热效果差,造成余热过高,在冷却过程中甚至出现产品互相粘附,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提高冷却效率和产品量,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及由所述支架组成的冷却区和卸料区,所述支架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和第三冷却板,所述支撑块的表面设有滑轨,且所述支撑块通过滑轨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和所述第三冷却板底部的滑轮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和所述第三冷却板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药瓶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冷却板、所述第二冷却板和所述第三冷却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冷却水管,且所述支架内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将产品分别放入第一冷却板、第二冷却板和第三冷却板,分层进行冷却处理,防止产品之间粘附在一起,提高冷却的效率,降低预热,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同时在冷却板的表面开设若干药瓶固定孔,在冷却过程中更好的为产品塑形,提高各个产品质之间的间距,提高冷却效率;为了增强冷却的效果,缩短工作时间,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冷却水管和冷却风机更好的辅助进行冷却;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架;2、支撑块;3、第一冷却板;4、第二冷却板;5、第三冷却板;6、药瓶固定孔;7、滑轨;8、滑轮;9、冷却区;10、卸料区;11、冷却水管;12、冷却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及由所述支架1组成的冷却区9和卸料区10,所述支架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冷却板3、第二冷却板4和第三冷却板5,所述支撑块2的表面设有滑轨7,且所述支撑块2通过滑轨7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板3、所述第二冷却板4和所述第三冷却板5底部的滑轮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板3、所述第二冷却板4和所述第三冷却板5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药瓶固定孔6,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可将药瓶放置于药瓶固定孔6进行冷却,通过药瓶固定孔6可提高药瓶之间的间距,防止药瓶之间出现粘附的现象,且药瓶之间的间距提高,有助于缩短自然冷却的时间,提高冷却的效率。

所述第一冷却板3、所述第二冷却板4和所述第三冷却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冷却水管11,且所述支架1内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机12,为了提高冷却的效果,缩短冷却时间,在将产品置入冷却区9之后,可开启冷却水管11进行水循环,并开启冷却风机12进行风冷,可为冷却提供辅助效果。

具体的:首先将第一冷却板3、第二冷却板4和第三冷却板5滑动至卸料区10,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将药瓶通过卸料区放置在若干药瓶固定孔6内,在第一冷却板3装满药瓶后,通过滑轨7、滑轮8将第一冷却板3滑至冷却区9,进行自冷却,随后按上述步骤一次装载第二冷却板4和第三冷却板5进行冷却处理,在需要时,可开启冷却水管11和冷却风机12进行辅助冷却。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保健药瓶注塑机分层冷却装置,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将产品分别放入第一冷却板3、第二冷却板4和第三冷却板5,分层进行冷却处理,防止产品之间粘附在一起,提高冷却的效率,降低预热,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同时在冷却板的表面开设若干药瓶固定孔6,在冷却过程中产品更好的为产品塑形,提高各个产品质之间的间距,提高冷却效率;为了增强冷却的效果,缩短工作时间,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冷却水管11和冷却风机12更好的辅助进行冷却;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