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嵌件模具形式。为了提高注塑生产效率,机械手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嵌件模具的注塑生产过程中,但是嵌件需要放置在模具的前模侧。对于大水口模具可以实现嵌件安装于前模侧,但当模具注塑系统为小水口时,模具开模后前模板处在浮动状态,无定位。而机械手在放置嵌件时,会对前模板有一定推力,推力使前模板产生回退运动,使机械手所夹持的嵌件难以放置到位,合模时有嵌件掉落,压模等风险。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只能依靠手工来放置嵌件,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该定位器能够稳定控制前模板的开摸状态,使其被机械手推动时不容易偷跑,从而使嵌件的放置可利用自动化完成,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包括行程控制杆,所述行程控制杆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行程控制杆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伸缩件和拨柱,所述拨柱的一端与所述伸缩件连接,另一端在所述伸缩件的作用下抵在所述行程控制杆上,所述拨柱与所述限位槽同侧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定位块上设有槽口,所述定位块通过所述槽口跨设在所述行程控制杆上;所述槽口底部对应的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容纳孔,所述拨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孔内。
优选方式为,所述容纳孔为穿透所述定位块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对应的所述定位块外侧设置有拨柱固定板,所述拨柱固定板堵住所述通孔。
优选方式为,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拨柱固定板对应所述通孔处设有与所述通孔连接的固定孔,所述弹性件同时设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内。
优选方式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方式为,所述行程控制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其呈T形设置,所述限位槽远离所述连接杆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该模具能够使用机械手可靠的放置嵌件,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均得到了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模固定板和剥料板,以及浮动设于所述剥料板侧的前模板,还包括上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所述行程控制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前模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前模板上。
优选方式为,包括两个所述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两个所述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对称安装在所述前模板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及注塑模具,其中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包括行程控制杆,该行程控制杆上设有限位槽和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拨动组件。那么将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安装在注塑模具上时,将行程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在前模固定板上,定位块固定在前模板上,使限位槽位于前模板的行程上。开模时,定位块随着前模板移动,当前模板达到预定行程时,拨柱在弹性件的推动下进入限位槽内,将定位块限位住,使与其连接的前模板也被限位住。在利用机械手放置嵌件时,即便机械手推动前模板,前模板也不会偷跑,从而使嵌件能够被放置到位。在对嵌件进行加工时,不会发生嵌件掉落,压模等风险。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控制前模板的开摸状态,使其被机械手推动时不容易偷跑,从而使嵌件的放置可利用自动化完成,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容纳孔为穿透定位块的通孔,在通孔对应的定位块外侧设置有拨柱固定板,拨柱固定板堵住通孔;增加了拨柱的伸缩距离。
由于还包括弹性件,拨柱固定板对应通孔处设有与通孔连接的固定孔,弹性件同时设在固定孔和通孔内;该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拨柱的伸缩距离。
由于包括两个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两个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对称 安装在前模板的两侧;使前模板的两侧被对称设置的定位器定位,定位效果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及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注塑模具的前模板在机械手放置嵌件时偷跑,导致嵌件无法放置到位,进而使合模时发生嵌件掉落,压模等的技术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其能够稳定控制前模板的开摸状态,使其被机械手推动时不容易偷跑,从而使嵌件的放置可利用自动化完成,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注塑模具处于开摸临界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注塑模具开摸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程控制杆、10—连接杆、2—定位块、20—槽口、21—通孔、3—拨柱固定板、30—固定孔、4—拨柱、5—弹簧、6—前模固定板、7—剥料板、8—前模板、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包括行程控制杆1,行程控制杆1上设有限位槽9。行程控制杆1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定位块2,定位块2上设有拨动组件。拨动组件包括伸缩件和拨柱4,拨柱4的一端与伸缩件连接,另一端在伸缩件的作用下抵在行程控制杆1上,拨柱4与限位槽9同侧设置。
本实施例的定位块2上设有槽口20,定位块2通过槽口20跨设在行程控制杆1上。槽口20底部对应的定位块2上设有容纳孔,拨动组件设在容纳孔内,伸缩件位于容纳孔的里侧,拨柱位于容纳孔的外侧。
为了让拨柱4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良好的伸缩性,本实施例的容纳孔为穿透定位块2的通孔21,在通孔21对应的定位块2外侧设置有拨柱固定板3, 拨柱固定板3堵住通孔21。为了进一步保持良好的伸缩性,拨柱固定板3对应通孔21处设有与通孔21连接的固定孔30,弹性件同时设在固定孔30和通孔21内。
行程控制杆1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0,该连接杆10与行程控制杆1呈T形设置,连接杆10上设有螺纹孔,限位槽9远离连接杆10设置。
上述所有弹性件均为弹簧5,弹簧5底端抵在固定孔30内,另一端与拨柱4的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定位块2带着拨动组件在行程控制杆1上滑动,在未滑到限位槽9时,拨柱4的一端一直抵在行程控制杆1上,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滑到限位槽9时,拨柱4被弹簧5推进限位槽9内,弹簧5推着拨柱4抵在限位槽9内的行程控制杆1上,使定位块2被限位在限位槽9处,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发生移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模固定板6和剥料板7,以及浮动设于剥料板7侧的前模板8,前模板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述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并且对称安装。
安装时,每根行程控制杆1均在连接杆10上的螺纹孔内设置螺钉,将行程控制杆1的端部固定在前模固定板6上。而定位块2的槽口20朝向前模板8设置,定位块2也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模板8,因槽口20朝向前模板8设置,使其沿着行程控制杆1移动时,与前模板8之间不产生其他干扰,其仅仅随着前模板8移动。同时行程控制杆1上的限位槽9设在前模固定板6的行程处,也就是限位槽9和定位块2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前模板8的行程。
当注塑模具注塑完成后,剥料板7及前模板8开模,前模板8开始移动,其带着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块2一起移动,定位块2的移动是沿着行程控制杆1滑动。定位块2滑动的过程中,行程控制杆1一直抵着拨柱4的端部,让其压缩着弹簧5缩在通孔21内。当定位块2在前模板8的带动下,移动到行程控制杆1上的限位槽9时,弹簧5推着拨柱4从通孔21内伸出进入限位槽9内,阻止定位块2继续滑动,从而使与定位块2固定在一起的前模板8也被定位住,不会任意移动。接下来利用机械手放置嵌件时,机械手对前模板8施加推力时,在定位器的作用下前模板8不回退,从而使嵌件能够被放置到位,在合模后也 就不会发生嵌件掉落,压模等危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能够稳定控制前模板8开摸,利用机械手放置嵌件,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前模板定位器巧,妙利用机械配合中的行程止位原理,当模具开模完成后由弹簧5驱动的拨柱4准确的卡在限位槽9内,在达到控制行程要求,且提供力作用在前模板8的前模型腔零件上,避免了机械手放置嵌件时对前模板8有力的存在,使其不受控的后退,嵌件放置完成后,前模板被强行压回,拨柱4被压回,且再次压缩弹簧5,实现整个周期无人为控制,自动化的功能。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板定位器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