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07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往塑料颗粒中添加多种添加剂,以通过塑料颗粒和添加剂的共混改性塑料颗粒的性能。

公开号为CN2044292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肥生产用搅拌装置。待混合的化肥在筒体内的螺旋输送辊的作用下被逐渐提升,再从筒体的上部开口端被均匀地洒向筒体与壳体之间并下落。下落过程中可以实现化肥的均匀混合,混合后的化肥在倾斜的导板上,并沿倾斜导板汇集到出料口处,从出料口输出。

鉴于此,本发明人将该搅拌装置应用于塑料颗粒和添加剂混合过程中,以促进塑料颗粒和添加剂之间的混合均匀度。而在应用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搅拌装置,使塑料颗粒和添加剂经过搅拌装置后混合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该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能够使塑料颗粒和添加剂混合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从上往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汇聚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均为圆管状且第一竖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内设置有竖直朝向的螺旋输送辊,所述螺旋输送辊从第二竖直部延伸至第一竖直部,所述螺旋输送辊位于第一竖直部和汇聚部的部分套设有与第二竖直部一体成型的筒体,所述第一竖直部内设置有混料板,所述混料板围成圆圈的直径从与第一竖直部连接的一端往第二竖直部延伸方向逐渐变小,所述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一端与筒体之间存在用于物料经过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包括塑料颗粒和添加剂。当物料从筒体的上端出来后,在重力作用下在第一竖直部发生自由落体运动。当物料掉落到混料板上时,由于具有初速度且混料板也呈倾斜设置,因此物料会进一步运动,朝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移动,并从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与筒体之间的空隙继续运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从混料板的圆周方向汇聚的物料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促进物料的进一步混合,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板背离第二竖直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包括均从第一竖直部朝第二竖直部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掉落到混料板后会沿着混料板滑动。当物料滑到环形凸块的第一斜面处会进一步沿着第一斜面滑动并在惯性作用下暂时脱离混料板,随后物料会再次掉落到混料板。而在物料多次掉落到混料板的过程中,物料会对混料板产生撞击,而物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不同的物料物料的运动状态改变程度各不相同,从而能够促进物料的碰撞,最终增大物料的混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直部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第一竖直部的周向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能够起到增强第一竖直部的结构强度的作用。而加强筋沿着第一竖直部的周向分布,能够均匀地增强第一竖直部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位于混料板与第一竖直部连接的一端围成圆圈所在平面和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围成圆圈所在平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物料离开混料板后掉落在加强筋上,从而影响物料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直部外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连通于第一竖直部远离汇聚部一端的侧面,所述进料管远离与第一竖直部连通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与第二竖直部和汇聚部连接处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管的设置起到辅助进料的目的。当螺旋输送辊发生故障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进料管进行进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直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构成进料斗。连接板呈倾斜设置,从而使连接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端围成的进料斗开口增大,有利于更多的物料进行进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直部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抵接且沿着第二竖直部表面延伸的抵接杆,所述连接板固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抵接杆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杆和抵接杆的多根分隔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抵接杆和多根分隔杆构成筛网板,能够起到对物料的初步筛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套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用于固定杆插入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插入固定孔,从而能够起到增强对连接杆的定位作用。而连接板呈倾斜设置,因此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竖直部也起到限制抵接杆发生转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汇聚部设置有两个出料管,两个所述出料管关于第二竖直部的轴心线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出料管的设置能够加快物料的收集,提供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物料包括塑料颗粒和添加剂。当物料从筒体的上端出来后,在重力作用下在第一竖直部发生自由落体运动。当物料掉落到混料板上时,由于具有初速度且混料板也呈倾斜设置,因此物料会进一步运动,朝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移动,并从混料板远离第一竖直部的一端与筒体之间的空隙继续运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从混料板的圆周方向汇聚的物料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促进物料的进一步混合,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去除壳体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俯视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竖直部;3、汇聚部;4、第二竖直部;5、进料管;6、出料管;7、第一侧板;8、第二侧板;9、连接板;10、抵接杆;11、分隔杆;12、连接杆;13、固定杆;14、固定孔;15、螺旋输送辊;16、筒体;17、混料板;18、空隙;19、加强筋;20、支撑杆;21、顶盖;22、转动杆;23、联动块;24、电机;25、环形凸块;26、第一倾斜面;27、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照图1,一种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2、汇聚部3和第二竖直部4。第一竖直部2和第二竖直部4均为圆管状。第一竖直部2的直径大于第二竖直部4的直径。第一竖直部2远离汇聚部3的一端的侧面固设有与第一竖直部2内部连通的进料管5。第一竖直部2的侧面还固设有四根支撑杆20,支撑杆20沿着第一竖直部2的周向距离分布。进料管5远离与第一竖直部2连通的一端延伸至与第二竖直部4与汇聚部3连通处水平对齐。汇聚部3设置有两根出料管6。两根出料管6关于第二竖直部4的轴心线对称。参照图1、2和3,第二竖直部4连接有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之间连接有连接板9。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垂直于水平面,连接板9呈倾斜设置。第二竖直部4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4抵接的抵接杆10。抵接杆10沿着第二竖直部4表面延伸。抵接杆10沿着抵接杆10等间距连接有多根分隔杆11。多根分隔杆11远离抵接杆10的一端连接有同一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两端套接有固定杆13,连接板9设置有用于固定杆13插入的固定孔14。

参照图1、4、5和6,第二竖直部4内设置有螺旋输送辊15。螺旋输送辊15的轴心线和第二竖直部4的轴心线重合。螺旋输送辊15从第二竖直部4向上延伸,穿过汇聚部3并延伸至第一竖直部2。螺旋输送辊15位于第一竖直部2和汇聚部3的部分套设有筒体16。筒体16与第二竖直部4一体成型。第一竖直部2内设置有混料板17。混料板17围成圆圈的直径从与第一竖直部2连接的一端往第二竖直部4延伸方向逐渐变小。混料板17背离第二竖直部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环形凸块25。环形凸块25包括均从第一竖直部2朝第二竖直部4倾斜的第一倾斜面26和第二倾斜面27。第一倾斜面26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倾斜面27与水平面的夹角。混料板17远离第一竖直部2一端与筒体16之间存在空隙18。第一竖直部2的内壁设置有呈环形的加强筋19。加强筋19沿着第一竖直部2的内壁的周向分布。加强筋19的高度低于混料板17与第一竖直部2连接处,但是高于混料板17远离第一竖直部2的一端。第一竖直部2的底部设置有封闭第一竖直部2的顶盖21。螺旋输送辊15的转动杆22贯穿顶盖21后套接有联动块23,联动块23连接有用于驱动联动块23转动的电机24。

工作过程:打开电机24,带动联动块23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2转动,螺旋输送辊15开始工作。当物料进入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和连接板9后,物料在螺旋输送辊15的作用下,从第二竖直部4进入筒体16并最终从筒体16上方掉出筒体16。当物料从筒体16上方掉落到混料板17上时,由于具有初速度且混料板17也呈倾斜设置,因此物料会进一步运动,朝混料板17远离第一竖直部2的一端移动,并从混料板17远离第一竖直部2的一端与筒体16之间的空隙18继续运动。最终从位于汇聚部3的两个出料管6离开壳体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