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079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作为固体散料最常用、最高效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水泥、仓储、码头等各行各业。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主要由棉布、帆布、尼龙等材料构成,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带式输送机在发生断裂或者更换新皮带的时候需要将输送带的两端进行连接,其接头的方法主要为硫化接头法,硫化时间较长,一般可达10小时以上。硫化输送带接头时需要将接头两端的输送带夹持住,避免因输送带自重引起下滑而导致接头工作无法进行。

申请号为201610730162.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接头用张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待连接的两段输送带上的两个张紧装置,每个张紧装置均包括输送带夹紧器,输送带夹紧器包括设置在输送带接头处且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夹板,位于输送带下方的下夹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夹板两端的上滑道,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夹板两端的下滑道,连接所述上滑道和下滑道的紧固螺栓。应用过程中,硫化输送段接头时,需要手动拧紧紧固螺栓以使上、下夹板夹紧输送带,此种输送带夹紧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高。

另外,现有的封闭式大倾角波状环形输送带更换采用的是最高点拉送法,输送带顶端设置有检修门,通过该检修门,由检修人员、吊机、电动葫芦等配合把输送带拉出、送入。但是,采用原有吊装法时,需要多位检修人员靠人力拉输送带,工人劳动强度大;吊机起吊高,消耗能源大,操作难度高;另外还存在检修时间长和检修费用高的问题,并给正常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

由此可见,如何在硫化输送带接头或者设备检修时,将输送带很好地固定住,避免输送带下滑和减少输送带对正在检修的设备的拉力影响,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实现了对输送带的有效夹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包括机架、机械夹紧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械夹紧系统包括一级闭锁机构和二级闭锁机构,所述一级闭锁机构包括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静夹持部和位于输送带下方的下动夹持部,所述上静夹持部和下动夹持部配合形成用于夹紧输送带的一级夹持间隙,二级闭锁机构包括位于输送带上方的上动夹持部和位于输送带下方的下静夹持部,所述上动夹持部和下静夹持部配合形成用于夹紧输送带的二级夹持间隙;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站、带动所述下动夹持部动作的一级液压驱动机构以及带动所述上动夹持部动作的二级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所述一级液压驱动机构和二级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可编程控制器PLC。

所述下动夹持部包括楔形锁紧部、定位座及铰接轴,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机架上,楔形锁紧部通过铰接轴与定位座相互铰接,楔形锁紧部绕铰接轴摆动的过程中实现与输送带的接触与分离。

所述楔形锁紧部的顶端面为多曲率弧面,且沿输送带正常运行方向,楔形锁紧部顶端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所述楔形锁紧部的顶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花纹。

所述一级液压驱动机构包括闭锁支柱,所述一级闭锁支柱包括推杆、液压腔和非液压腔,液压腔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相连,非液压腔内设置有碟簧组,碟簧组套置在推杆外侧,推杆的一端与上述楔形锁紧部相连;液压腔内油液增加或减少,带动碟簧组压缩或伸长,带动推杆动作,从而驱动楔形锁紧部摆动。

所述二级液压驱动机构包括夹紧油缸,夹紧油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相连,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与上动夹持部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输送带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连接。

所述上静夹持部、下动夹持部、上动夹持部以及下静夹持部与输送带之间均为面接触。

所述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还包括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泵站、冷却管路和冷却介质;所述上静夹持部和下静夹持部均为横梁结构,所述上静夹持部和下静夹持部内均设置有用于增大冷却介质流动面积的流动通路;冷却介质在上静夹持部、冷却泵站之间通过冷却管路形成循环通路,冷却介质在下静夹持部、冷却泵站之间通过冷却管路形成循环通路。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输送带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散料输送领域的带式输送机上。在输送机安装铺设输送带的过程中,利用本发明中的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硫化输送带接头时可将接头两端的输送带夹持住,避免因输送带自重引起的下滑。在设备检修时,利用本发明中的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可将松弛的输送带夹紧固定住,减少输送带对正在检修的设备的拉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上静夹持部和下静夹持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架 2、上静夹持部 3、下动夹持部 4、定位座 5、铰接轴 6、闭锁支柱 7、碟簧组 8、推杆 9、温度传感器 10、夹紧油缸 11、上动夹持部 12、下静夹持部 13、速度传感器 14、输送带 15、流动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机械夹紧系统、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机械夹紧系统包括一级闭锁机构和二级闭锁机构,所述输送带待接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套一级闭锁机构和一套二级闭锁机构,且一级闭锁机构和二级闭锁机构沿输送带14正常运行方向的反方向设置,即若输送带14自左至右运行,则一级闭锁机构位于二级闭锁机构的右侧,若输送带14自右至左运行,则一级闭锁机构位于二级闭锁机构的左侧。图1示出了其中一个实施例,其中箭头方向为输送带运行方向,以及闭锁机构位于二级闭锁机构的右侧。

所述一级闭锁机构包括位于输送带14上方的上静夹持部2和位于输送带14下方的下动夹持部3,所述上静夹持部2和下动夹持部3配合形成用于夹紧输送带14的一级夹持间隙。所述上静夹持部2、下动夹持部3与输送带14之间均为面接触。所述下动夹持部3包括楔形锁紧部、定位座4及铰接轴5,所述定位座4设置在机架1上,楔形锁紧部通过铰接轴5与定位座4相互铰接,楔形锁紧部绕铰接轴5摆动的过程中实现与输送带14的接触与分离。所述楔形锁紧部的顶端面为多曲率弧面,且沿输送带14正常运行方向,楔形锁紧部顶端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或者说沿输送带14下滑方向(非正常工作状态下),楔形锁紧部顶端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所述楔形锁紧部的顶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花纹,可以保证在输送带14表面带有物料渣子或水渍时有足够的摩擦力来保证夹紧力。所述楔形锁紧部为渐紧型结构,可在较小的触发力作用下随着输送带14的下滑逐渐夹紧。楔形锁紧部与输送带14之间是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可以防止单位面积夹紧力超过输送带14需用比压值,造成输送带的断裂破坏。

所述二级闭锁机构包括位于输送带14上方的上动夹持部11和位于输送带14下方的下静夹持部13,所述上动夹持部11和下静夹持部13配合形成用于夹紧输送带14的二级夹持间隙。所述上动夹持部11、下静夹持部13与输送带14之间均为面接触。

所述一级闭锁机构和二级闭锁机构的夹紧力均能满足输送机最大敷设距离的夹紧力需求。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站、带动所述下动夹持部3动作的一级液压驱动机构以及带动所述上动夹持部11动作的二级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系统是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的动力驱动系统,可接受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一级、二级液压驱动机构动作以实现对输送带14的夹紧,实现自动化。

所述一级液压驱动机构包括闭锁支柱6,所述一级闭锁支柱包括推杆8、液压腔和非液压腔,液压腔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相连,非液压腔内设置有碟簧组7,碟簧组7套置在推杆8外侧,推杆8的一端与上述楔形锁紧部相连。液压腔内油液增加,带动碟簧组7压缩,推杆8上移带动楔形锁紧部向与输送带14运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一级夹持间隙增大,上静夹持部2和下动夹持部3放开对输送带14的夹持。液压腔内油液减少,碟簧组7伸长,推杆8下移带动楔形锁紧部向与输送带14运行方向相同的方向摆动,一级夹持间隙减小,上静夹持部2和下动夹持部3配合形成对输送带14的夹持。所述一级闭锁机构为常闭式结构,在高性能碟簧组7的作用下始终将输送带14夹持在楔形锁紧部和上静夹持部2之间。一级闭锁机构可以避免因液压系统的故障造成整个装置夹紧功能丧失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所述二级液压驱动机构包括夹紧油缸10,夹紧油缸10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泵站相连,夹紧油缸10的活塞杆与上动夹持部11相连。所述二级锁紧机构是实现输送带14敷设释放功能的部分,通过调节夹紧油缸10的压力,实现夹紧力的变化,控制输送带14的释放速度。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所述一级液压驱动机构和二级液压驱动机构工作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输送带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13。所述速度传感器13设置在机架1上且靠近输送带14设置。所述速度传感器13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可根据工作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控制指令,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步骤,进而驱动机械夹紧系统实现对输送带的夹紧功能。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输送带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上述可编程控制器PLC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机架1上且靠近输送带14设置。所述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还包括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泵站、冷却管路和冷却介质;所述上静夹持部2和下静夹持部12均为横梁结构,所述上静夹持部2和下静夹持部12内均设置有用于增大冷却介质流动面积的流动通路15,优选地将上静夹持部2和下静夹持部12设置成如图2所示的多棱结构,冷却介质在相邻两棱组成的沟槽间流动。冷却介质在上静夹持部2、冷却泵站之间通过冷却管路形成循环通路,冷却介质在下静夹持部12、冷却泵站之间通过冷却管路形成循环通路。所述循环冷却系统用来降低输送带14释放过程中的摩擦生热,防止因温度变化对二级可控输送带固定装置和输送带性能的影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控制系统接收到输送带敷设释放指令,一级闭锁机构动作,液压泵站逐步升高油压,对闭锁支柱6供油,碟簧组7压缩,减少一级闭锁机构的夹紧力并趋于临界状态,即楔形锁紧部与输送带14始终接触,锁紧力小于输送带14的下滑分力。同时液压泵站对夹紧油缸10的供油减少,二级锁紧机构对输送带14的夹持力减小,输送带1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滑,在输送带14敷设释放时,二级夹紧机构处于临界状态,即上动夹持部11与输送带14始终接触,二级锁紧机构的夹紧力控制输送带14的下滑速度。

在输送带敷设释放过程中,控制系统的速度传感器13实时检测输送带14下滑速度,当速度值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系统控制二级锁紧机构逐渐增加夹紧力,来降低输送带14的下滑速度,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值范围内。在此过程中,如果输送带14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可利用温度传感器9检测输送带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循环冷却系统来降低因摩擦生热对输送带14的影响。

当输送带14释放到位后,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夹紧油缸10的油压升高至设定值,二级锁紧机构产生的夹紧力最大,将输送带14夹紧并保持在上动夹持部11和下静夹持部12之间,二级锁紧机构处于夹紧状态。一级锁紧机构的闭锁支柱6的油压逐渐减少,碟簧组7伸长,推杆8下移,楔形锁紧部摆动,使输送带14夹紧在上静夹持部2和楔形锁紧部之间。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