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64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板先行复位装置,具体是指用于注塑模具,开模时横向抽芯块先于斜顶抽芯块脱离制品,合模时,斜顶抽芯块先于横向抽芯块复位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顶板先行复位的定义:

斜顶抽芯块和横向抽芯块均设置在注塑模具的动模处,斜顶抽芯块由顶板承载运动,横向抽芯块由设在定模处的斜导柱带动运动;有些制品注塑模具的斜顶抽芯块和横向抽芯块的型面在注塑成型时态是拼合接触的,为了避免开合模时斜顶抽芯块和横向抽芯块之间发生碰撞互损,这就要求,开模时随动定模分型,横向抽芯块先与制品和斜顶抽芯块脱离接触,之后,随顶板的顶推,斜顶抽芯块再与制品分离;即,注塑模具开模时,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滑块先行抽芯,顶板带动斜顶抽芯块后行抽芯,合模时,顶板带动斜顶抽芯块先行复位,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滑块后行复位。

现有技术采用复位油缸或复位弹簧控制顶板先行回退复位,复位油缸需配套液压源和液压控制系统,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高;复位弹簧易疲劳不可靠,久之复位不到位会导致模具损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工作不可靠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采用由插杆、导块、推杆和转轴构成的装置,其中,插杆为矩形杆状的钢质构件,导块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上部设有收拢斜面,所述导槽的下部设有撑开斜面,推杆的上端设有推斜面和触斜面,推杆的下端设有转轴孔,转轴为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插杆的下端朝下,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定模的外侧面;导块的导槽对应于插杆,导块固定连接在动模的外侧面;两个间隔并列的推杆的上端朝上,对应于导块的导槽,推杆的下端经转轴可转动连接在顶板的侧面;合模状态,两个推杆相互平行,推杆的所述触斜面与导块的所述撑开斜面接触,插杆的下部滑动插在两个推杆之间;

开模时,动模移动与定模分离,定模的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先与制品和斜顶抽芯块脱离接触;当插杆从两个推杆之间抽出之后,注塑机的尾顶遇顶板,顶板开始向上顶推斜顶抽芯块进行斜抽芯脱离制品;同时,随着顶板的上升,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向旋转收拢至所述推斜面相遇,顶板停止向上顶推;

合模时,动模向定模移动,注塑机的尾顶与顶板脱离,先,插杆的下端触及两个推杆相遇的所述推斜面,插杆顶推所述推斜面致推杆带动顶板向下复位,同时,随着顶板的向下,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背旋转分开至所述触斜面与所述撑开斜面相遇,两个推杆此时呈相互平行状态,至此,顶板带动斜顶抽芯块复位毕;随着动模向定模的移动,插杆的下部重新滑动插入两个推杆之间;之后,随着动模继续向定模移动合模,定模的所述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与斜顶抽芯块接触拼合;即,顶板先行复位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旨在使注塑模具的顶板先行复位机构,达到降低成本、工作可靠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包括插杆、导块、推杆和转轴,其中:所述的插杆为矩形杆状的钢质构件;

所述的导块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导块的后面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称为导槽,所述导槽的左右槽壁对称设有收拢斜面和撑开斜面,所述收拢斜面位于导槽的上部,收拢斜面为由下向上向导槽的中心向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撑开斜面位于导槽的下部,撑开斜面为由上向下向导槽中心离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收拢斜面与所述撑开斜面的结合处为圆滑过渡;

所述的推杆为矩形条状的钢质构件,推杆的上端设有两个上边相连、下边分别与推杆的左右两侧相交的斜面,其中一个斜面称为推斜面,另一个斜面称为触斜面;推杆的下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圆形通孔称为转轴孔;

所述的转轴为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

插杆的下端朝下,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定模的外侧面;

导块的导槽对应于插杆,导块固定连接在动模的外侧面;

两个间隔并列的推杆的上端朝上对应于导块的所述导槽,且两个推杆的所述推斜面相对,推杆的下端经转轴可转动连接在顶板的侧面;合模状态,两个推杆相互平行,推杆的所述触斜面与导块的所述撑开斜面接触,插杆的下部滑动插在两个推杆之间。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注:上述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的名词为国标gb5281-1985的规范用语。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开模时,动模移动与定模分离,定模的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先与制品和斜顶抽芯块脱离接触;当插杆从两个推杆之间抽出之后,注塑机的尾顶始遇顶板,顶板开始向上顶推斜顶抽芯块进行斜抽芯脱离制品,同时,随着顶板的上升,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向旋转收拢至两个所述推斜面相遇,顶板停止向上顶推;

合模时,动模向定模移动,注塑机的尾顶与顶板脱离,先,插杆的下端触及两个推杆相遇的所述推斜面,插杆顶推所述推斜面致推杆带动顶板向下复位,同时,随着顶板的向下移动,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背旋转分开至所述触斜面与所述撑开斜面相遇,两个推杆此时复位呈相互平行状态,至此,顶板带动斜顶抽芯块复位毕;随着动模向定模的继续移动,插杆的下部重新滑动插入两个推杆之间;之后,随着动模继续向定模移动合模,定模的所述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与斜顶抽芯块接触拼合。

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使注塑模具的顶板先行复位机构,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工作的可靠性。

上述,本发明采用由插杆、导块、推杆和转轴构成的装置,其中,插杆为矩形杆状的钢质构件,导块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上部设有收拢斜面,所述导槽的下部设有撑开斜面,推杆的上端设有推斜面和触斜面,推杆的下端设有转轴孔,转轴为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插杆的下端朝下,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定模的外侧面;导块的导槽对应于插杆,导块固定连接在动模的外侧面;两个间隔并列的推杆的上端朝上,对应于导块的导槽,推杆的下端经转轴可转动连接在顶板的侧面;合模状态,两个推杆相互平行,推杆的所述触斜面与导块的所述撑开斜面接触,插杆的下部滑动插在两个推杆之间;

开模时,动模移动与定模分离,定模的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先与制品和斜顶抽芯块脱离接触;当插杆从两个推杆之间抽出之后,注塑机的尾顶遇顶板,顶板开始向上顶推斜顶抽芯块进行斜抽芯脱离制品;同时,随着顶板的上升,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向旋转收拢至所述推斜面相遇,顶板停止向上顶推;

合模时,动模向定模移动,注塑机的尾顶与顶板脱离,先,插杆的下端触及两个推杆相遇的所述推斜面,插杆顶推所述推斜面致推杆带动顶板向下复位,同时,随着顶板的向下,受导块的所述导槽的作用,两个推杆基于转轴,沿所述收拢斜面相背旋转分开至所述触斜面与所述撑开斜面相遇,两个推杆此时呈相互平行状态,至此,顶板带动斜顶抽芯块复位毕;随着动模向定模的移动,插杆的下部重新滑动插入两个推杆之间;之后,随着动模继续向定模移动合模,定模的所述斜导柱带动横向抽芯块与斜顶抽芯块接触拼合;即,顶板先行复位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工作不可靠的问题与不足,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使注塑模具的顶板先行复位机构达到了降低成本、工作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导块2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推杆3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的轴测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工作在两个推杆3基于转轴4,沿所述收拢斜面21相向旋转收拢至所述推斜面31相遇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位于应用模具中位置的主视不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局剖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中:插杆1、导块2、导槽20、收拢斜面21、撑开斜面22、推杆3、推斜面31、触斜面32、转轴孔33、转轴4、定模01、斜导柱011、动模02、顶板021、斜顶抽芯块022、横向抽芯块023、制品03。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7,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外置顶板先行复位装置,包括插杆1、导块2、推杆3和转轴4,其中:所述的插杆1为矩形杆状的钢质构件;

所述的导块2为矩形块状的钢质构件,导块2的后面设有上下方向的通槽称为导槽20,所述导槽20的左右槽壁对称设有收拢斜面21和撑开斜面22,所述收拢斜面21位于导槽20的上部,收拢斜面21为由下向上向导槽20的中心向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撑开斜面22位于导槽20的下部,撑开斜面22为由上向下向导槽20中心离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收拢斜面21与所述撑开斜面22的结合处为圆滑过渡;

所述的推杆3为矩形条状的钢质构件,推杆3的上端设有两个上边相连、下边分别与推杆3的左右两侧相交的斜面,其中一个斜面称为推斜面31,另一个斜面称为触斜面32;推杆3的下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圆形通孔称为转轴孔33;

所述的转轴4为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

插杆1的下端朝下,插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定模01的外侧面;

导块2的导槽20对应于插杆1,导块2固定连接在动模02的外侧面;

两个间隔并列的推杆3的上端朝上对应于导块2的所述导槽20,且两个推杆3的所述推斜面31相对,推杆3的下端经转轴4可转动连接在顶板021的侧面;合模状态,两个推杆3相互平行,推杆3的所述触斜面32与导块2的所述撑开斜面22接触,插杆1的下部滑动插在两个推杆3之间。

上述结构表述的方向面分为上、下、左、右、前、后面,其中,前面为面对本装置主视图的面,后面为与所述前面相对的面。

注:上述内六角圆柱头轴肩头螺钉的名词为国标gb5281-1985的规范用语。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开模时,动模02移动与定模01分离,定模01的斜导柱011带动横向抽芯块023先与制品03和斜顶抽芯块022脱离接触;当插杆1从两个推杆3之间抽出之后,注塑机的尾顶始遇顶板021,顶板021开始向上顶推斜顶抽芯块022进行斜抽芯脱离制品03,同时,随着顶板021的上升,受导块2的所述导槽20的作用,两个推杆3基于转轴4,沿所述收拢斜面21相向旋转收拢至两个所述推斜面31相遇,顶板021停止向上顶推;

合模时,动模02向定模01移动,注塑机的尾顶与顶板021脱离,先,插杆1的下端触及两个推杆3相遇的所述推斜面31,插杆1顶推所述推斜面31致推杆3带动顶板021向下复位,同时,随着顶板021的向下移动,受导块2的所述导槽20的作用,两个推杆3基于转轴4,沿所述收拢斜面21相背旋转分开至所述触斜面32与所述撑开斜面22相遇,两个推杆3此时复位呈相互平行状态,至此,顶板021带动斜顶抽芯块022复位毕;随着动模02向定模01的继续移动,插杆1的下部重新滑动插入两个推杆3之间;之后,随着动模02继续向定模01移动合模,定模01的所述斜导柱011带动横向抽芯块023与斜顶抽芯块022接触拼合。

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使注塑模具的顶板先行复位机构,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工作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