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643阅读:3234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模具的内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抽芯结构是模具注塑领域中常见的结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下结构的内抽芯结构的模具:该模具是通过内抽与滑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模具的脱模,该滑块连接有一滑座,该滑座设有一倾斜的t型滑槽,内抽与该t型滑槽滑配合,通过滑块的滑动实现内抽的上下运动进而实现模具的合模或者脱模。但对于一些具有较深的骨位、柱子等形状的产品,产品在冷却过程中会与内抽之间形成抱紧力,脱模时,由于产品不动,而内抽向下运动,这样,内抽与产品之间的抱紧力会导致产品的变形甚至是断裂,使得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产品与内抽脱离的模具的内抽芯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它包括内抽、滑块、与滑块连接的滑座,所述的滑座上设有倾斜的t型滑槽,所述的内抽上端为型腔壁,下端设有与t型滑座相配合的t型块,所述的内抽与滑座滑配合,所述的内抽内还设有顶杆,所述的t型滑道上设有内凹侧平台,所述的顶杆的一端伸出内抽的型腔壁,另一端与t型滑道上的平台相抵,所述的顶杆与内抽之间还设有复位装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模具的内抽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内抽内设置顶杆顶,并由顶杆抵住产品,脱模时,滑块移动时带动内抽倾斜往下运动,由于顶杆抵在t型滑槽上的平台上并沿平台滑动,顶杆不会立即往下运动,这时,顶杆会对产品施加反顶力,该反顶力将产品与内抽之间的抱紧力抵消,使得产品与内抽顺利脱离,产品不会被内抽拉着往下移动,产品也就不会变形,更不会断裂,这样,内抽就逐步与产品脱离,产品的脱模较为顺利、简单,且不会被损坏。

具体的,所述的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的内抽内设有弹簧孔,所述的顶杆上设有轴肩,所述的弹簧为与弹簧孔内并套在顶杆上,所述的弹簧的一端与顶杆的轴肩相抵,另一端与内抽相抵。在产品脱模后,内抽复位时,弹簧也推动顶杆复位并始终与t型滑槽上的平台相抵,既能保证脱模时顶杆能够将顺利将产品顶出,又能避免顶杆的晃动而影响模具型腔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的内抽芯结构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其中,1、内抽;1.1、型腔壁;1.2、t型块;2、滑块;3、滑座;4、t型滑槽;4.1、平台;5、顶杆;5.1、轴肩;6、弹簧;7、弹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它包括内抽1、滑块2、与滑块2连接的滑座3,滑座3上设有倾斜的t型滑槽4,内抽1上端为型腔壁1.1,下端设有与t型滑座3相配合的t型块1.2,内抽1与滑座3滑配合。

内抽1内还设有顶杆5,t型滑槽4上设有内凹侧平台4.1,顶杆5的一端伸出内抽1的型腔壁1.1,另一端与t型滑槽4上的平台4.1相抵,顶杆5与内抽1之间还设有复位装置。

复位装置为弹簧6,内抽1有上下两部分组成,在内抽1上下两部分上分别设置盲孔,组合后在内抽1内构成弹簧孔7,顶杆5上设有轴肩5.1,弹簧6位于弹簧孔7内并套在顶杆5上,弹簧6的一端与顶杆5的轴肩5.1相抵,另一端与内抽1相抵。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模具的内抽芯结构,它包括内抽、滑块、与滑块连接的滑座,所述的滑座上设有倾斜的T型滑槽,所述的内抽上端为型腔壁,下端设有与T型滑座相配合的T型块,所述的内抽与滑座滑配合,所述的内抽内还设有顶杆,所述的T型滑道上设有内凹侧平台,所述的顶杆的一端伸出内抽的型腔壁,另一端与T型滑道上的平台相抵,所述的顶杆与内抽之间还设有复位装置。产品的脱模较为顺利、简单,且不会被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平;刘守华;邹昌明;邓坤东;程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石市洪兴塑料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0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