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6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塑料件中,手柄装饰盖属于比较难以控制尺寸的类别,此产品经过喷涂、镭雕后进行组装。由于产品的尺寸不大,形状又比较特殊,很容易产生变形,在装配的过程中,致使其与周边其他塑件装配间隙不均,产品装配短差。仅仅调整注塑工艺无法彻底解决收缩变形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产品出模后使用定型工装固定产品状态,才能确保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达到合格品的要求。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使其解决成型工艺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用于将注塑后制成的产品定位整形,以解决产品变形、装配间隙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饰盖整形治具,包括:

并排设有多个整形凹槽的整形板;

位于所述整形板下方以搁置所述整形板的底座;

并排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分别位于各所述整形凹槽上方的多个快速夹头,

还包括:

托板,所述托板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位于所述整形板下方,所述托板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做升降运动,且所述托板在上升过程中能够将所述整形板顶出所述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轮轴,所述轮轴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底座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轮轴具有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所述托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心孔处;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偏心孔处;

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竖直穿过所述底座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按钮,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杆升降;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插销,所述插销活动穿插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插销在插入所述底座后阻止所述驱动杆上升、所述插销在拔出所述底座后释放所述驱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包括:

按钮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按钮座设有供所述驱动杆竖直穿过的孔;

按钮盖,与所述按钮座活动连接,所述按钮盖连接所述驱动杆穿过所述按钮座的端部;

复位弹簧,套在所述驱动杆的端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座和所述按钮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插销穿过的孔,且所述驱动杆端部上也设有供所述插销穿过的孔,所述驱动杆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驱动杆上的孔正对所述底座侧壁上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置所述整形板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底壁上设有供所述托板穿过的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整形板定位装饰盖,利用快速夹手将产品紧压在整形板的整形凹槽内,对产品进行定型,使产品与其他部件的装配间隙符合满足设计的要求;另外,通过顶出机构将整形板顶出底座,更换整形板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盖整形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盖整形治具中的按钮、驱动杆、插销及底座的连接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装饰盖整形治具中的整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整形板,11-整形凹槽,20-底座,21-插销,30-快速夹头,40-托板,50-轮轴,51-第一偏心轮,52-第二偏心轮,60-连杆,70-驱动杆,80-按钮,81-按钮座,82-按钮盖,83-复位弹簧,9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装饰盖整形治具,包括并排设有多个整形凹槽11的整形板10、位于整形板10下方以搁置整形板10的底座20、并排设置在底座20上并分别位于各整形凹槽11上方的多个快速夹头30、设于底座20内并位于整形板10下方的托板40,其中,托板40在驱动组件作用下做升降运动,且托板40在上升过程中能够将整形板10顶出底座20;底座20上设有容置整形板10的凹槽,且凹槽底壁上设有供托板40穿过的孔。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轮轴50、连杆60、驱动杆70、按钮80、支架90及插销21,其中,轮轴50设于底座20内并与底座20的两侧壁转动连接,轮轴50具有第一偏心孔51和第二偏心孔52,托板40转动连接于第一偏心孔51处;连杆6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偏心孔52处;驱动杆70竖直穿过底座20且驱动杆70的一端与连杆6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按钮80设置于底座20上且与驱动杆70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杆70升降;支架90设于底座20内并与连杆60的中部转动连接;插销21活动穿插在底座20上,插销21在插入底座20后阻止驱动杆70上升、插销21在拔出底座20后释放驱动杆70;底座20侧壁上设有供插销21穿过的孔,且驱动杆70端部上也设有供插销21穿过的孔,当驱动杆70下降至极限位置时,驱动杆70上的孔正对底座20侧壁上的孔。

为了使按钮80可以驱动驱动杆70升降,本发明的按钮80包括按钮座81、按钮盖82、复位弹簧83,按钮座81固定在底座20上,按钮座81设有供驱动杆70竖直穿过的孔;按钮盖82与按钮座81活动连接,按钮盖82连接驱动杆70穿过按钮座81的端部;复位弹簧83套在驱动杆70的端部且两端分别与按钮座81和按钮盖82连接。

按下按钮盖82,复位弹簧83被压缩,驱动杆70受到按钮盖82的作用而下降,驱动杆70带动连杆60以其与支架90的连接点转动,从而连杆60带动轮轴50顺时针转动,又因托板40与轮轴50的第一偏心孔51处转动连接,顺时针转动的轮轴50带动托板40下降,整形板10此时处于底座20的凹槽内,将插销21穿过底座20侧壁上的孔,并同时穿进驱动杆70端部上的孔,松开按钮盖82,此时,插销21即可阻止驱动杆70在复位弹簧83的作用下上升,将需要整形的产品放入到整形凹槽11内,扳动快速夹头30,压紧产品,对产品进行定型。当需要更换整形板10时,拔出插销21即可,当插销21脱离了驱动杆70端部上的孔后,没有力对驱动杆70进行约束,在复位弹簧83的作用下,复位弹簧83对按钮盖82释放向上的作用力,使按钮盖82弹上来,按钮盖82带动驱动杆70上升,驱动杆70带动连杆60以其与支架90的连接点转动,从而连杆60带动轮轴50逆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的轮轴50带动托板40上升,使托板40穿过底座20的凹槽底壁上的孔,将整形板10顶起,从而可方便的将整形板10取出,进行更换。

综上,本发明的装饰盖整形治具通过整形板定位装饰盖,利用快速夹手将产品紧压在整形板的整形凹槽内,对产品进行定型,使产品与其他部件的装配间隙符合满足设计的要求;另外,通过顶出机构将整形板顶出底座,更换整形板简单易操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