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882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尤指一种可以自动调节动模座高度的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注射成型机移动模板运动行程长,模座自身的重量加上模具的重量很大,会在动模座下面设置一支承机构,将动模座和模板的重力转移到注塑机机机架上,减小模具重力对导柱的负担。

专利号为CN2008200243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换模装置,在该装置中对模具的支承机构是在设备固定板和动模座的下方安装支承定位块,支承定位块的上定位面与模具的下定位面相配合,起到支承模具的作用。这种支承方式属于固定支承,其缺点是由于机台本身的制造公差或机台使用时间久后会由于哥林柱或支承定位块的磨损,会出现动模座相对于固定板下沉或倾斜,或由于模具本身的定位面加工公差而导致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会造成某个或某几个支承定位块的上定位面与模具定位机构的下定位面不能完全配合,出现间隙,开模时,模具有间隙侧整体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导致该侧的连接机构与另一侧的连接机构错位,合模时,会造成模具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磨损,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有解决上述问题的调节支承定位机构,如专利号为201510439127的中国专利所揭示的一种模板支承导向装置,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机架导轨,顶面和侧面均有凹槽抵触的支承调节模块,支承调节模块包括与机架轨道滑动配合的第一楔形块和与模板支承脚固定连接的第二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之间抵触有中间块,支承调节模块设有调节第一楔形块底面与第二楔形块顶面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支承调节模块能三向调节移动模板使模板能平稳精确的放置在机架导轨上,降低了机架和模板加工精度的要求。

然而,上述的调节组件为连接轴与中间块螺纹连接,需要人工手动调节,且无量测或实时显示动模座高度的装置,支承装置在机架导轨上长期往复运动磨损后,需要人工测量和手动调整动模座的高度,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装置和气压支承机构,通过在注塑机装置的动模座下方设置有气压支承机构,自动调节动模座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注塑机装置,包括:一机架;至少一导轨,固定于机架;至少二导柱,每一导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一定模座,固定于机架的一端;一动模座,与定模座正对设置,设有对应收容导柱的至少二收容孔,动模座于导柱上相对定模座滑移;至少一气压支承机构,具有一下支承板,位于导轨的上方;一上支承板,与动模座固定,并位于下支承板的上方;上支承板与下支承板之间设有至少一容置腔;一气缸,对应收容于容置腔内,藉由上支承板调节动模座。

进一步:容置腔设置于下支承板,上支承板位于容置腔的上方。

进一步:气缸与上支承板间设有一垫圈。

进一步:容置腔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容置腔为一容置腔组,在下支承板的宽度方向,每一容置腔组内的二容置腔到下支承板的第一侧壁的距离相等,第一容置腔组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二容置腔组到第一侧壁的距离,在下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容置腔组与第三容置腔组对称,第二容置腔组与第四容置腔组对称。

进一步:每一容置腔组内的二容置腔间均设有一通气孔,第一容置腔组与第二容置腔组相邻的两容置腔间设有一通气孔,第三容置腔组与第四容置腔组相邻的两容置腔间设有一通气孔。

进一步:下支承板第一侧壁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进气孔,另一端设有一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最左端的容置腔相通,第二进气孔与最右端的容置腔相通。

进一步:动模座下方设有一杠杆千分表。

一种气压支承机构,用以支承一注塑机内的一动模座,且随着动模座在导轨上往复运动,并调节动模座竖直方向的高度,包括:一上支承板;一下支承板,安装于上支承板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容置腔组,每一容置腔组包括二容置腔,每一容置腔组内的二容置腔间均设有一通气孔,下支承板的第一侧壁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进气孔和一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下支承板最左端的容置腔相通,第二进气孔与下支承板最右端的容置腔相通;多个气缸,分别对应收容于多个容置腔内。

进一步:每一气缸与上支承板间设有一垫圈。

进一步:每一组的二容置腔到第一侧壁的距离相等,第一容置腔组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第二容置腔组到第一侧壁的距离,在下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容置腔组与第三容置腔组对称,第二容置腔组与第四容置腔组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注塑机装置的动模座的下方设置气压支承机构,支承动模座,减少动模座的重量对导柱的作用,自动调节动模座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压支承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气压支承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压支承机构的部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装置100包括机架2,水平正对设置的二导轨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轨3可以为一个);四根导柱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柱4可以为两个或三个),相邻的两导柱4正对设置,每根导柱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机架2;一定模座5,固定于机架2的右端;一动模座6,与定模座5正对设置,定模座5的四周设有对应导柱4的四个收容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容孔的数量对应导柱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三个),动模座6在驱动机构(未图示)的作用下在导柱4上相对定模座5来回滑移,来实现合模与开模;二气压支承机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压支承机构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其他数量),与动模座6固定,并位于动模座6的下方和导轨3的上方,支承动模座6的重量,并随着动模座6在水平导轨3上来回移动,减轻动模座6的重力对导柱4的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气压支承机构具有一上支承板12,与动模座6固定;一下支承板11,位于导轨3的上方,并位于上支承板12的下方,下支承板11上设有多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在上支承板12或上支承板12与下支承板11之间),多个气缸13,对应收容于内,藉由上支承板12调节动模座6。

如图3和图4所示,上支承板12位于容置腔115的上方,其一侧壁设有一卡持部121,卡持部121的侧壁开设有二通孔1211,用于收容固定上支承板12与动模座6的固定件(未图示),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附板122,可以对动模座6的侧壁底边进行遮蔽保护。

如图3至图5所示,下支承板11的第二侧壁117设有与卡持部121对应的凸出部1171,凸出部1171与卡持部121相配合,容置腔115的数量为八个,每两个容置腔115为一容置腔组,在下支承板11的宽度方向,每一容置腔组内的二容置腔115到下支承板11的第一侧壁116的距离相等,第一容置腔组111到第一侧壁116的距离D1小于第二容置腔组112到第一侧壁116的距离D2,在下支承板11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容置腔组111与第三容置腔组113对称,第二容置腔组112与第四容置腔组114对称。多个气缸13为八个,八个气缸13分别固定安装在每一容置腔115中,当驱动气缸13调节动模座6竖直方向的高度时,对称设置的气缸13可以保证动模座6受力均匀。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一气缸13与上支承板12间设有一垫圈14,避免气缸13与上支承板12直接接触而磨损,延长气缸13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一容置腔组内的二容置腔115间均设有一通气孔1151,第一容置腔组111与第二容置腔组112相邻的两容置腔115间设有一通气孔1151,第三容置腔组113与第四容置腔组114相邻的两容置腔115间设有一通气孔1151,下支承板11的第一侧壁11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进气孔1161和一第二进气孔1162,第一进气孔1161与下支承板11最左端的容置腔115相通,第二进气孔1162与下支承板11最右端的容置腔115相通,通过第一进气孔1161和第一容置腔组111与第二容置腔组112内的通气孔1151,来实现下支承板11左侧的四个气缸13提供气压的目的,通过第二进气孔1162和第三容置腔组113与第四容置腔组114内的通气孔1151,来实现下支承板11右侧的四个气缸13提供气压的目的。

如图3至图5所示,下支承板11的两侧和中间分别设有滚动轴承1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滚轮或其他滚动部件),滚动轴承16在导轨3上表面滚动,降低气压支承机构在导轨3上来回运动时的阻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动模座6的下方设有一杠杆千分表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检测高度的仪表),当通过气压调整动模座6竖直方向的高度时,杠杆千分表7可以检测动模座6的高度,以便控制进气量,将动模座6调整至合适高度。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进气孔1161和第二进气孔1162分别收容有一进气管15,进气管15的另一进气端设置有气压止逆阀(未图示),用以防止气缸13内的气压降低,导致动模座6高度的下降,从而稳定动模座6的高度,保证了注塑产品的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机装置100和气压支承机构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在动模座6下方设置有气压支承机构,通过气压驱动,透过气压大小来实现对动模座6竖直方向高度的自动调节。

(2)气缸13与上支承板12间设有一垫圈14,避免气缸13与上支承板12直接接触而磨损,延长气缸13的使用寿命。

(3)动模座6的下方设有杠杆千分表7,当调整动模座6竖直高度时,杠杆千分表7可以检测动模座6的高度,检测气压是否合理,以便控制进气量,将动模座6调整至合适高度。

(4)进气管15的进气端设置有气压止逆阀,可以防止气缸13内的气压降低,导致动模座6高的下降,从而稳定动模座6的高度,保证了注塑产品的精度。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