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899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传统的注塑机上料由人工定量上料,需要将原料和二次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定量输送到注塑机中,人工称量混合随机性比较强,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效率低下,浪费人力成本,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自动上料系统,可以自动上料并充分混合原料。

通过专利检索,中国专利号:2016206026654,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1月0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装置,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该申请案中的自动上料混合装置,包括料桶、注塑机、干燥机、定量上料罐、吸料机和混料桶,干燥机设在注塑机上方,干燥机上设有鼓风机,定量上料罐设在干燥机上方,混料桶与定量上料罐连接,用来给定量上料罐供料,混料桶为密封装置,吸料机通过排气管与混料桶连接,混料桶通过吸料枪与料桶连接,该申请案通过吸料机给混料桶供应多种原料,混料桶内设有搅拌装置,将多种原料搅拌均匀,然后混料桶直接给定量上料罐供应原料,该申请案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申请案中的混料桶由于处在高温负压状态,很难实现设置搅拌装置,以及该自动上料混合装置无法及时发现料桶内无料情况,提高注塑产品报废率,同时,该自动上料混合装置中需要另外设置定量上料罐,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定量上料导致原料和二次料的配比有误差,且混合不均匀,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自动上料混合装置无法及时发现料桶内无料情况,导致注塑产品报废率高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使得原料和二次料按照所需配比混合均匀,提高注塑产品质量,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无人工定时观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料桶内无料情况,及时补充原料或二次料,降低产品报废率,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包括注塑机、干燥机和吸料系统,其中,所述的干燥机上设有鼓风机,该干燥机的下端连接有注塑机,且该干燥机的上端连接有吸料系统,所述的吸料系统包括混合料桶、原料桶、二次料桶、比例阀和吸料机,其中,所述的混合料桶为密封装置,该混合料桶与上述干燥机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吸料机通过排气管与混合料桶相连,所述的原料桶和二次料桶内均设置有传感器,该原料桶和二次料桶分别通过吸料分管I和吸料分管II与比例阀相连,所述的比例阀通过吸料总管与混合料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料机和混合料桶之间设置有两道过滤装置,靠近混合料桶设置的第一道过滤装置为过滤网,靠近吸料机设置的第二道过滤装置为吸附网,该过滤网和吸附网均可被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次料桶与破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比例阀与吸料分管I的接口,以及比例阀与吸料分管II的接口呈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控制信号,完成原料和二次料的间歇式吸料过程,实现原料和二次料的均匀混合,同时,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来控制原料和二次料的吸料时间,实现原料和二次料的配比按照需要变动,最大程度合理利用二次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其原料桶和二次料桶内均设置有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当原料桶和二次料桶内即将缺料时,传感器则将压力数值传输给报警装置,完成报警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无人工定时观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料桶内无料情况,及时补充原料或二次料,省去了人工看护和节省了大量时间。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其吸料机和混合料桶之间设置有两道过滤装置,靠近混合料桶设置的第一道过滤装置为过滤网,该过滤网的设置使得细小玻纤能被吸料机吸出,而塑料粒子则向下运动至干燥机内进行干燥;靠近吸料机设置的第二道过滤装置为吸附网,该吸附网的设置使得细小玻纤不能进入吸料机,保证吸料机不被堵塞。同时,该过滤网和吸附网均可被拆卸,方便定期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注塑机;2、干燥机;3、混合料桶;4、鼓风机;5、原料桶;6、二次料桶;7、吸料总管;71、吸料分管I;72、吸料分管II;8、比例阀;9、吸料机;10、排气管; 11、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机自动上料混合系统,包括注塑机1、干燥机2和吸料系统,其中,干燥机2上设有鼓风机4,该干燥机2的下端连接有注塑机1,且该干燥机2的上端连接有吸料系统。

如图1所示,吸料系统包括混合料桶3、原料桶5、二次料桶6、比例阀8和吸料机9,其中,混合料桶3为密封装置,该混合料桶3与干燥机2的上端相连,吸料机9通过排气管10与混合料桶3相连,原料桶5和二次料桶6内均设置有传感器11,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1为压力传感器,本实施例中二次料桶6与破碎机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当原料桶5和二次料桶6内即将缺料时,传感器11则将压力数值传输给报警装置,完成报警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无人工定时观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料桶内无料情况,及时补充原料或二次料,省去了人工看护和节省了大量时间。该原料桶5和二次料桶6分别通过吸料分管I71和吸料分管II72与比例阀8相连,该比例阀8通过吸料总管7与混合料桶3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比例阀8的一端与吸料总管7相连,该比例阀8的另一端分别与吸料分管I71和吸料分管II72相连,使得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发出不同控制信号来控制比例阀8与吸料分管I71的接口,以及比例阀8与吸料分管II72的接口呈打开或关闭状态,即完成原料和二次料的间歇式吸料过程,实现原料和二次料的均匀混合,同时,通过时间控制信号控制原料和二次料的吸料时间,实现原料和二次料的配比按照需要变动,最大程度合理利用二次料。因此该比例阀8的设置能够使得原料和二次料按照所需配比混合均匀,提高注塑产品质量。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吸料机9和混合料桶3之间设置有两道过滤装置,两道过滤装置均未在图中显示出来,靠近混合料桶3设置的第一道过滤装置为过滤网,靠近吸料机9设置的第二道过滤装置为吸附网,该过滤网和吸附网均可被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在吸料机工作过程中,如果吸料机的吸力较大,细小玻纤极容易被吸入到吸料机,使得吸料机容易发生堵塞,需要定期的对吸料机进行处理,费时费力,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如果吸料机的吸力较小,则会使得混合料桶3内的真空度得不到有效保证,影响塑料粒子的输送效果,同时,也会导致细小玻纤不能被吸出,会造成塑料粒子内玻纤含量过高,影响塑料粒子注塑质量,造成资源浪费,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气管10内设置过滤网和吸附网,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该过滤网的设置使得细小玻纤能被吸料机吸出,而塑料粒子则向下运动至干燥机2内进行干燥;该吸附网的设置使得细小玻纤不能进入吸料机,保证吸料机不被堵塞。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将过滤网靠近混合料桶3设置,这样更加能保证塑料粒子不会被吸入至吸料机,降低塑料粒子的损耗,同时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可定期对其进行清洗;同样,本实用新型将吸附网靠近吸料机9设置,其也方便了对吸附网的拆卸,方便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