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及其成型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900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
技术领域
,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及其成型品。
背景技术
:纳米银粒子通过库伦引力吸附在细菌表面并进入细菌体内,破坏细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一种高效的抗菌剂。然而,纳米银抗菌剂与加工温度较高的工程塑料共混的过程中,如与聚碳酸酯共混,由于纳米银本身的高催化活性,易使塑胶变黄,颜色会随着塑胶在挤出机或注塑机中的停留时间、温度、螺杆剪切程度变化,这不仅影响注塑产品的合格率,而且使产品颜色与原本预期颜色不符。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以解决上述纳米银抗菌剂使塑胶变黄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该材料在高温加工后无黄变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可选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有机硅-聚碳酸酯、环己烷双酚a型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纳米银抗菌剂为载银氧化锆抗菌剂、载银氧化铝抗菌剂、载银氧化硅抗菌剂、载银氧化钛抗菌剂、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剂、载银氧化钙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金属离子钝化剂为n,n′-二取代肼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腙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三聚氰胺、苯并三唑、8-羟基喹啉、氨基三唑及其酰基化衍生物、苄基膦酸的镍盐、吡啶硫酸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还包括0.1-1份的白色粉。可选地,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还包括脱模剂、润滑剂、抗紫外线剂、抗滴落剂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成型品,其为经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及其成型品,通过将抗氧剂、金属离子钝化剂与纳米银抗菌剂、聚碳酸酯树脂共混,能够使聚碳酸酯树脂在300℃-330℃的加工条件下无黄变现象。【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按重量份数表示包括:聚碳酸酯树脂90-99份,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加工温度在300℃-330℃,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有机硅-聚碳酸酯、环己烷双酚a型聚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纳米银抗菌剂0.1-0.5份,所述纳米银抗菌剂为载银氧化锆抗菌剂、载银氧化铝抗菌剂、载银氧化硅抗菌剂、载银氧化钛抗菌剂、载银羟基磷灰石抗菌剂、载银氧化钙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不同的抗菌等级要求,纳米银抗菌剂的添加量在0.1-0.5份之间调节,当添加0.5重量份的纳米银抗菌剂时,以大肠埃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种,用贴膜法测定塑料的抗菌率在99.98%左右。抗氧剂0.1-0.5份,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能够阻碍聚碳酸酯树脂在高温加工时变黄;较佳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和抗氧剂168的复配抗氧剂时能达到更佳的抗黄变的效果。金属离子钝化剂0.1-1份,所述金属离子钝化剂为n,n′-二取代肼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腙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三聚氰胺、苯并三唑、8-羟基喹啉、氨基三唑及其酰基化衍生物、苄基膦酸的镍盐、吡啶硫酸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离子钝化剂辅助抗氧剂抗黄变。所述金属离子钝化剂为n,n′-二取代肼类化合物及腙类化合物时能够更佳的辅助抗黄变。当复配抗氧剂为0.3重量份,复配金属离子钝化剂为0.1重量份时,材料耐高温黄变性能最佳,可以达到在300℃-330℃成型加工时,在0.1mm-1mm厚度处无任何黄变现象。其中,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还包括0.1-1份的白色粉,所述白色粉用于染色。其中,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范围内,为了得到其他功能性复合材料,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还包括脱模剂、润滑剂、抗紫外线剂、抗滴落剂及阻燃剂中的至少一种。为了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实施例1于实施例1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g/10min(260℃,130kg),称取相应重量的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将上述混合物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对比例1-1聚碳酸酯树脂98.9份;白色粉0.6份;纳米银抗菌剂0.5份。于对比例1-1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g/10min(260℃,130kg),称取相应重量的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将上述混合物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对比例1-2于对比例1-2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6g/10min(260℃,130kg),称取相应重量的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将上述混合物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实施例2于实施例2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2g/10min(260℃,130kg),称取相应重量的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将上述混合物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对比例2于对比例2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2g/10min(260℃,130kg),称取相应重量的各组分;然后,将各组分利用单轴搅拌桶搅拌;将上述混合物分别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以上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熔融挤出造粒后,然后将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的粒子在注塑机上注塑成型gb标准测试样条,按cie1976lab色差公式测试所得材料的颜色在色空间的位置,按照iso22196标准测试抗菌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各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测试结果测试项目实施例1对比例1-1对比例1-2实施例2对比例2明度l(%)88.8388.8388.6488.6888.56绿色-a-1.33-1.27-1.22-1.21-1.26黄色b2.152.482.712.222.63抗菌率(%)≥99.95≥99.98≥99.98≥99.96≥99.97从表1中可以得知:通过在材料中加入抗氧剂、金属离子钝化剂,能够使聚碳酸酯树脂在300℃-330℃的加工条件下无黄变现象,或者减小了材料经过挤出机色差值b值的变化;而且,加入抗氧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后,对原有抗菌性几乎无影响。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成型品,其为经所述耐黄变纳米银抗菌聚碳酸酯材料成型后产生的产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