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489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片材挤出机在供料时,一般采用以下两者方式进行:

第一,采用自动方式供料,即将混料机通过抽料机与片材挤出机连接,该混料机内均匀搅拌后的混合料经抽料机抽送于片材挤出机的下料斗内(现有混料机、抽料机、片材挤出机均安装于同一楼层)。但是在使用时,存在该抽料机噪声大、关键是抽料时会存在大量粉尘,污染车间空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需要配置至少一台抽料机,存在设备成本加大,同时也不利于节能。

第二,采用手动方式供料,当混料机混料后,可将混合料人工搬输后再倒入片材挤出机的下料斗内。但是在使用时,由于该下料斗一般设计得非常高(3-5m)、人工倒料很不安全,劳动强度大,同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可实现自动供料,且既不需要配置抽料机,又不需要人工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包括片材挤出机(1)和混料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料管(5);该片材挤出机(1)安装于下楼层(3),该混料机(2)安装于上楼层(4),该混料机(2)位于该片材挤出机(1)上方;该竖向料管(5)穿设于该上楼层(4)上,该混料机(2)的出料口(21)通过该竖向料管(5)与该片材挤出机(1)的下料斗(11)连接,且该混料机(2)内的混合料可经该竖向料管(5)自由下落于该下料斗(11)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11)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其内腔料况的透明区域(111)。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11)下部设有清料斜管(112),该清料斜管(112)上端口与所述下料斗(11)的下料口侧向连通;该清料斜管(112)下端口与一可拆卸的封盖(113)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向料管(5)包括上料管(51)和下料管(52),该上料管(51)上端与该混料机(2)的出料口(21)连接,该下料斗(11)上端盖设有料斗盖(12),该料斗盖(12)上设有入料孔(121),该下料管(52)上端与所述上料管(51)活动套接,该下料管(52)下端与该入料孔(121)连通,且该下料管(52)下端还设有用于与该料斗盖(12)配合连接的法兰(5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供料,且既不需要配置抽料机,又不需要人工搬运,同时实现了防尘和节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斗的装配状态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防尘节能型片材挤出机供料系统,包括片材挤出机1、混料机2及竖向料管(5)。

该片材挤出机1安装于下楼层3,该混料机2安装于上楼层4,该混料机2位于该片材挤出机1上方;该竖向料管5穿设于该上楼层4上,该混料机2的出料口21通过该竖向料管5与该片材挤出机1的下料斗11连接,且该混料机2内的混合料可经该竖向料管5自由下落于该下料斗11内。

具体地,该片材挤出机1安装于第一楼层,该混料机2安装于第二楼层,而该第二楼层开设有用于竖向料管5穿过的穿孔。

在使用时,由于该混料机2内的混合料可经该竖向料管5自由下落于该下料斗11内,因此该混料机2内的混合料可自动为片材挤出机1的下料斗11供料,且既不需要配置抽料机,又不需要人工搬运,同时可解决现有采用抽料机自动供料存在该抽料机噪声大、关键是抽料时会存在大量粉尘,污染车间空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由于不需要配置抽料机,可避免该抽料机的设备成本,同时也避免采用抽料机导致的电能消耗。另外该混合料沿竖向料管5自由下落,也不需要人工搬运,可解决现有采用人工搬运时存在人工倒料很不安全,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下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11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其内腔料况的透明区域111。可便于对该下料斗11内腔料况观察,可及时发现堵料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11下部设有清料斜管112,该清料斜管112上端口与所述下料斗11的下料口侧向连通;该清料斜管112下端口与一可拆卸的封盖113连接。当该片材挤出机1在打不同产品时,可通过打开该封盖113,而该下料斗11内的原材料可通过该清料斜管112自动地全部排出,可便于换料及机台清理维护。

优选地,所述竖向料管5包括上料管51和下料管52,该上料管51上端与该混料机2的出料口21连接,该下料斗11上端盖设有料斗盖12,该料斗盖12上设有入料孔121,该下料管52上端与所述上料管51活动套接,该下料管52下端与该入料孔121连通,且该下料管52下端还设有用于与该料斗盖12配合连接的法兰521。具体地,该法兰521与下料管52为一体结构。

由于该上料管51与下料管52活动套接,在打开料斗盖12时,该下料管52上升一定安全高度,留出该料斗盖12打开的上行空间,解决该料斗盖12方便打开的问题。

另外,该下料管52下端法兰521与该料斗盖12可螺钉或者销钉53连接(可拆卸固定)。在供料时,由于该下料管52与该料斗盖12固接,该下料管52不会摆动及松动,以便稳定下料;而当该下料管52下端法兰521与该料斗盖12分离松开后,又便于该下料管52上升而便于打开该料斗盖1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