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络装置、空气弹簧模具及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4724发布日期:2018-06-12 21:1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络装置、空气弹簧模具及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络装置、空气弹簧模具及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在各类型机动车辆的减震、避震系统中,空气弹簧逐渐替代了机械式弹簧,它借助于密封空间内的空气可压缩性及压缩后产生的弹性,实现缓冲减震作用。

传统的空气弹簧模具的上中下模具采用整体结构,这种模具在硫化结束时,空气弹簧容易粘在模具上,难以脱模。

为了改善这种问题,出现了一种带有导向柱结构的模具,但是这种导向柱结构不稳定,模具开合模精度低,硫化后的空气弹簧表面质量低。因此,其在模具两侧增加了定模进行位置限定,但是会导致模具开合动作困难,容易抱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活络装置、空气弹簧模具及空气弹簧,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的活络式弹簧模具的上中下模具采用整体结构,或依靠导向柱或导向杆等刚性导向件的支撑力以开合模具的结构限制,利用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进行开合动作,且装配后活络块间隙可调,能够有效的提升模具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络装置,包括上盖板、滑块、活动块和导向件,其中,所述上盖板实现一定行程的升降,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滑块,每个滑块下端连接有一活动块,活动块上设置有导向件,滑块跟随上盖板升降时,带动活动块升降,所述导向件引导活动块进行升降和径向移动,实现开合模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与硫化机动作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板的内侧圆周设置有多个径向分布的滑动槽,每个滑动槽内设置有沿滑动槽进行移动的滑块。

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多个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能够在滑块上径向移动,使模具开启。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上端面设有滑动凹槽,通过滑块上设置的导轨与活动块上端面设置的滑动凹槽之间的配合,使活动块能够径向移动。此处导轨与滑动凹槽为导向件。

优选的,所述滑动凹槽的结构为两侧设有凸起的槽,滑块能够在凸起下部的槽内径向的移动,滑块的长度根据滑动块需要开合的程度进行设定。

进一步的,合模状态时,各个活动块与其他零部件组成完整型腔轮廓实现硫化,开模状态时各个活动块径向分开,将产品与模具分开,实现脱模。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为T型块结构,连接活动块的上端面,其径向能够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活动块径向移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沿上盖板的滑动槽进行径向移动,所述滑动槽的结构为两侧设有台阶的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块上设置导向孔,孔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同上盖板或同底座固定连接,导向柱能够使活动块随上盖板的上移沿导向柱的方向开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槽的台阶上设有耐磨板,台阶的中间为贯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内侧设有需要硫化的空气弹簧的外表面花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槽和导向条,导向槽设置在活动块的背面,导向条设置于活动块的外侧,导向条和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设置于模具的模体内,当活动块背面与模体接触面为倒圆锥型时,导向槽沿圆锥的母线方向设置,模体内侧面为相配合的倒圆锥型。

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活动块背面与模体接触面为平面时,导向槽沿垂直方向设置,模体内侧面为相配合的平面。

当活动块在滑块作用下完成升降动作时,导向条实现活动块的径向位移,受硫化机升降气缸行程控制,活动块沿导向条的升降行程为固定值。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条上设有限位块,在导向槽上设有限位台阶,通过限位台阶对活动块的开合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槽和导向条,导向槽设置在模体上,导向条设置于活动块上,导向条和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个活动块结构相同,均为等分活络块,在合模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活络块的侧面之间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活络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开模时,硫化机动作机构控制上盖板上移,活动块在上盖板、滑块和导向条共同作用下,沿导向条实现轴向上移、径向外移,即开模动作;合模时,硫化机动作机构控制上盖板下移,活动块在上盖板、滑块和导向条共同作用下,沿导向条实现轴向下移、径向内移,完成开模动作,各个活动块与其他零部件组成完整型腔轮廓实现硫化。

一种空气弹簧模具,包括模具和设置于模具内的模芯,模具和模芯之间形成封闭的硫化腔,模具包括适配闭合安装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上端固定于硫化机上,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上述活络装置实现配合。

一种空气弹簧,由上述空气弹簧模具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开合结构由滑块、导向条控制活动块的开合动作,导向条贴合并用螺钉紧固在模具上,强度、刚性较高,不易因为变形而导致抱模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进行预装配,活络装置的各个连接螺钉不完全紧固,留有活动空间,之后进行模具开合模动作,调整完活络块间隙、实现模具精度以后再完全紧固;

3)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条及其它零件与模具使用螺钉连接,拆卸、维修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活动块均为等分活络块,自动定中效果好,硫化过程中不易产生胶边;

5)采用的滑块结构,能够对模具的开合提供横向的限位支撑,模具开合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活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结构爆炸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背面与模体圆锥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背面与模体平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活络装置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活络装置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结构爆炸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结构立体图;

图9(a)、图9(b)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活络装置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六块活动块时的活动块之间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上模,2、下模,3、活络结构,4、滑块,5、活动块,6、导向条,7、上盖板,8、与硫化机动作机构的连接处,9、模体,10、活动块与模体的配合面,11、动作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依靠导柱支撑开合模的活络结构3,如图1所示,由于受到导柱刚性、强度限制,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导柱变形而卡紧现象,即抱模现象;同时,导柱与模具采用过盈配合,受结构限制,在导柱失效情况下拆卸、更换、维修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加工精度、安装精度限制,导柱易偏心引起模具精度不高,导致硫化产品出现较厚胶边影响产品外观;同时,导柱安装后位置固定,无法微调,易导致各活络块的间隙不均匀,模具精度变差的多项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活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活络结构如图2、图3所示,核心活络部分主要由上盖板7、滑块4、活动块5、导向条6及相应连接螺钉等组成,各组成部分作用如下:

上盖板7:与硫化机动作机构连接,可实现一定行程的升降,优选通过螺钉连接;该动作机构优选为升降气缸。同时,通过滑块4可带动活动块5升降。同时,上盖板7上还设置有与硫化机动作机构的连接处8。

滑块4:通过螺钉连接活动块5的上端面,其径向能够移动的距离大于等于活动块5径向移动的距离,优选其径向能够移动的距离等于活动块5径向移动的距离,滑块4可以沿上盖板7的滑动槽进行径向移动。该滑动槽的结构优选为两侧设有台阶的槽,台阶上优选设有耐磨板,槽的中间为贯通槽。滑块4能够在台阶上表面及贯通槽内进行径向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4为T型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其修改为其他形式,如矩形块、方块等,只要其两侧设有能够与上盖板台阶凸起相配合的槽即可,通过槽能够使滑块4在上盖板台阶凸起上移动。

多个活动块5:为主要的活络部分,处于合模状态时,各活动块的内壁面与其他零部件组成完整型腔轮廓实现硫化,活动块5的内壁面上可以设有花纹;处于开模状态时,各活动块5径向分开,将产品与模具分开,实现脱模。

导向条6:当活动块5在滑块4作用下完成升降动作时,导向条6可以实现活动块5的径向位移导向和限制作用。作为优选的方案,受硫化机升降气缸行程控制,活动块5沿导向条6的升降行程为固定值。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活动块设置导向孔,导向孔优选为贯通孔。孔内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同上盖板或同底座固定连接。导向柱能够使活动块随上盖板的上移沿导向柱的方向开启。其方向优选活动块背面的母线方向,此时活动块的背面为大概的锥面形状。

活动块5内侧设有需要硫化的空气弹簧的外表面花纹。活动块5外周设有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可以设置在活动块5背面的中间的位置与模体之间滑动连接。导向装置优选为导向槽,活动块5的背面设有导向槽,导向条6和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导向条6和导向槽的截面优选为T型。导向槽优选为活动块5 背面的贯通槽。

当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更改导向条6和导向槽的截面形状,如L、 I型等,均可以根据模具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活动块5背面与模体接触面类型,可以分为2种形式:

A)圆锥配合

即活动块5的背面呈倒圆锥型,导向槽沿圆锥的母线方向设置。模体内侧面也为倒圆锥型,配合面截面示意图如图4(a)所示。这种结构活动块5与模体接触面积大,传热性好;且活动块5同心度好。

B)平面配合

即活动块5背面一定范围内为加工为平面,与之相应的模体配合处也为平面,导向条6优选位于平面上,配合面截面示意图如图4(b)所示。这种结构增加活动块5与模体的滑动配合面,滑动过程中受力更均匀,且配合面有一定的自清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导向条6上设有限位块,在导向槽上设有限位台阶,通过限位台阶能够将活动块5的开合位置进行限定。

由于活络装置需要在一定硫化温度下需要频繁相对滑动,为增加零部件使用寿命,可实施如下两种方案:

A)相对滑动配合面安装耐磨板,使用沉头螺钉固定,使用一定时间后可将耐磨板拆卸维护、更换。

B)滑块4整体使用耐磨材质,这种方案结构相对简单,但是磨损后无法维修,只能更换滑块4,维修成本较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导向条6安装在模体上,对应导向槽加工在活动块5上。参照运动的相对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也可以将导向条6安装在活动块5上、导向槽加工在模体上,这种情况下,模体的内壁厚度需要相应增加,这种情况会限制模体汽室内热量的传导,且对于模体汽室的密封性有一定隐患,此处不再详述该方案。

开模动作,如图5(a)、图5(b)所示,硫化机动作机构控制上盖板7上移,活动块5在上盖板7、滑块4和导向条6共同作用下,沿导向条6实现轴向上移、径向外移,即开模动作。

合模动作,如图6(a)、图6(b)所示,硫化机动作机构控制上盖板7下降,活动块5在上盖板7、滑块4和导向条6共同作用下,沿导向条6实现轴向下降、径向内移,完成合模。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活动块5均为等分活络块,自动定中效果好,硫化过程中不易产生胶边。分块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选为4-10块。以附图中分为6块的结构为例,在合模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活络块的侧面之间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上盖板上没有滑动槽,如图7、图8所示。滑块4固定在上盖板的底部,活动块能够在滑块4上径向移动,使模具开启。

在活动块5的上端面优选设有滑动凹槽,通过滑块4的T型导轨与滑动块上端面滑动凹槽的配合,使活动块5能够径向移动。

该滑动凹槽的结构优选为两侧设有凸起的槽。滑块4能够在台阶下部的槽内径向的移动。滑块4的长度根据滑动块需要开户的程度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4为倒T型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其修改为其他形式,如矩形块、方块等,只要其两侧设有能够与活动块5凸起相配合的槽即可,通过槽能够使滑块4沿活动块5凸起移动。

滑动凹槽的截面为倒T型。槽的方向沿活动块上部的径向延伸,优选为延伸到其背面。

开模动作,如图10(a)、图10(b)所示,上盖板7上移,活动块5在上盖板7、滑块4和滑动凹槽共同作用下,实现轴向上移、径向外移,即开模动作。

合模动作,如图9(a)、图9(b)所示,控制上盖板7下降,活动块5在上盖板7、滑块4和滑动凹槽共同作用下,实现轴向下降、径向内移,完成合模。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活动块5均为等分活络块,自动定中效果好,硫化过程中不易产生胶边。分块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选为4-10块。以图11中分为6块的结构为例,在合模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活络块的侧面之间配合连接。

一种模具,具有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活络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