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棒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9521发布日期:2018-08-14 19:1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棒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救生设备的种类极多,但是由于各种救生设备的功能不同、保存期限不同,往往在平时大量占用库存,紧急需求时,或大量需求时又容易出现短缺等状况。而且,现有突发状况中,运力短缺,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进行现场紧急制作,以满足最佳的救援效率。另外,现有的救生设备在存放上也存在着问题,一旦超过一定期限,就很容易产生变质,导致救生设备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制作救生棒的救生棒生成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救生设备无法快速生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棒生成装置,包括机架及依流水线设于机架上的物料放卷装置、用于将物料形成环状的导向装置、用于将形成环状的物料两侧热压缝合的侧封装置、用于将物料端部进行热压缝合的封口装置、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导向装置上方设有用于向形成环状的物料的中部吹气的吹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封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侧封轮、驱动侧封轮转动的侧封电机、设于侧封轮面上的一条以上的电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左封口电推杆、设于左封口电推杆活塞杆上的左隔热垫、设于左隔热垫上的左热压条、设于机架上的右封口电推杆、设于右封口电推杆活塞杆上的右隔热垫、设于右隔热垫上的右热压条,当左封口电推杆、右封口电推杆的活塞杆分别伸出时,左热压封条与右热压封条相互配合抵靠以实现物料的封口。

进一步的,所述左隔热垫上设有用于切断物料的切刀,所述右隔热垫上设有与切刀配合的切口,所述切刀与切口构成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内筒、设于机架上套设于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的周长小于物料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的吹风口与内筒的上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位于内筒的圆周外侧且位于侧封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引导物料向下运动的一个以上的导引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轮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内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上设有用于让位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放卷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放卷辊、驱动放卷辊转动的放卷电机。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救生棒生成装置通过物料放卷装置、导向装置、侧封装置、封口装置、切断装置、吹风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带状的物料卷曲成筒状,并通过侧封形成一个圆筒,通过吹风装置,使得这个圆筒的形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通过封口装置形成一个一端封闭的圆筒,此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形成一个任意长度的救生棒,而后再通过封口装置与切断装置形成一个具有漂浮力的救生棒,其工作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好;进一步的,通过在左隔热垫上设置切刀、在右隔热垫上设置切口,从而可以实现对物料的切断,其稳定性更好,而且能够与封口配合进行;进一步的,导引轮的设置,可以使得物料能够自动向下输送,实现救生棒的自动成型;进一步的,外筒上设有用于让位的缺口,这样可以使得物料两侧交错的部位可以得到让位,而且可以将侧封装置设于该缺口的上,或者设于该缺口的下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隔热垫与右隔热垫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救生棒生成装置,包括机架及依流水线设于机架上的物料放卷装置1、用于将物料形成环状的导向装置、用于将形成环状的物料两侧热压缝合的侧封装置3、用于将物料端部进行热压缝合的封口装置、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导向装置上方设有用于向形成环状的物料的中部吹气的吹风装置6。

所述侧封装置3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侧封轮31、驱动侧封轮转动的侧封电机、设于侧封轮31轮面上的三条电热丝32。

所述封口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左封口电推杆41、设于左封口电推杆41活塞杆上的左隔热垫42、设于左隔热垫42上的左热压条43、设于机架上的右封口电推杆44、设于右封口电推杆44活塞杆上的右隔热垫45、设于右隔热垫45上的右热压条46,当左封口电推杆41、右封口电推杆44的活塞杆分别伸出时,左热压封条43与右热压封条46相互配合抵靠以实现物料的封口。所述左隔热垫42上设有用于切断物料的切刀51,所述右隔热垫45上设有与切刀配合的切口52,所述切刀51与切口52构成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装置。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内筒21、设于机架上套设于内筒21外的外筒22,所述内筒21与外筒22之间形成物料通过的物料通道23,所述物料通道的周长小于物料的宽度。所述外筒22上设有用于让位的缺口24。所述吹风装置6的吹风口与内筒21的上端相连通。所述机架上位于内筒21的圆周外侧且位于侧封装置3下方设有用于引导物料向下运动的两个的导引轮7,两导引轮7相对内筒21设置,两导引轮7与导引电机传动相连。

所述物料放卷装置1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放卷辊、驱动放卷辊转动的放卷电机。

上述用于生成救生棒的物料可以采用橡胶薄膜、EVA塑料等材料,只要能够满足热熔黏合、易于切断即可;上述切断装置也可以独立设于机架上;上述的侧封装置、封口装置、切断装置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这些装置在现有技术中属于较常使用的设备,其结构以为公知,在此部与赘述;上述放卷辊可以采用气涨轴,从而保持物料卷的安装稳定。

根据上述救生棒生成装置,救生棒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一带状的料卷进行放卷,并将带状物料通过导向装置,从而将带状物料卷曲成筒状,且带状物料的两侧边具有相互重合的部分;

第二步,利用一侧封装置,通过热熔粘合方式将带状物料的两侧边相互重合的部分进行粘合形成物料筒;

第三步,利用吹风机向物料筒内吹气,使其鼓起;

第四步,通过封口装置,将物料筒的输出端进行热熔粘合,形成封闭端;

第五步,利用两个导引轮将物料筒输出,而后根据实际需要的长短,再次利用封口装置,将物料筒的中间部位进行热熔粘合,从而形成一个充气鼓胀的封闭物料筒;

第六步,利用切断装置将封闭的物料筒切断取下。

本救生棒生成装置通过物料放卷装置、导向装置、侧封装置、封口装置、切断装置、吹风装置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带状的物料卷曲成筒状,并通过侧封形成一个圆筒,通过吹风装置,使得这个圆筒的形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通过封口装置形成一个一端封闭的圆筒,此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形成一个任意长度的救生棒,而后再通过封口装置与切断装置形成一个具有漂浮力的救生棒,其工作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好;进一步的,通过在左隔热垫上设置切刀、在右隔热垫上设置切口,从而可以实现对物料的切断,其稳定性更好,而且能够与封口配合进行;进一步的,导引轮的设置,可以使得物料能够自动向下输送,实现救生棒的自动成型;进一步的,外筒上设有用于让位的缺口,这样可以使得物料两侧交错的部位可以得到让位,而且可以将侧封装置设于该缺口的上,或者设于该缺口的下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