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简易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2409发布日期:2018-09-04 23:29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聚氨酯胎圈与金属轮毂之间的滚轮制品的通用简易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电梯行业中会用到一些滚轮,目前制造聚氨酯滚轮的传统注塑模具为单点进胶方式,且不预先放金属轮毂,直接注塑,而在前期滚轮试制时包聚氨酯需要开模,在没有确定产量的情况下,向开发商开模会增加了很大的制造成本,并且开模周期也很长,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模周期长,制造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简易浇注模具,包括底板、压板和滚轮,在底板中间位置处有一个用于固定滚轮位置的定位芯,从而滚轮套装在定位芯上,底板的外围设置有中套组件,中套组件与滚轮形成了一个用于放置浇注料的浇注腔,在浇注腔的上端安装有压圈,滚轮上侧设置有压板,而压板上连接了一个有用于压紧的螺钉,螺钉与定位芯连接。

为了使得滚轮与橡胶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滚轮与浇注腔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凹凸状防滑纹。

为了能使浇注腔中多余的填充料挤出,浇注腔与中套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挤出余料的间隙。

为了方便开模,所述中套组件两侧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浇注腔与中套组件之间的余料挤出间隙宽度为0.1mm。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通用简易浇注模具可以提前自行制造模具,不用等待工厂开模制造出样品后,再确定模具是否可行,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适用性,可以节约成本,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产品制作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通用简易浇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防滑纹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板;2、压圈;3、中间组件;4、底板;5、定位芯;6、螺钉;7、滚轮;8、余料挤出间隙;9、把手;10、浇注腔;11、接触面;1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设计通用简易浇注模具,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板4、压板1和滚轮7,底板4中间设置有定位芯5,滚轮7套装在定位芯5上,底板4的外围设置中套组件3,中套组件3的两边装有把手9,该中套组件3与滚轮7形成了一个用于放置浇注料的浇注腔10,上述中套组件3与浇注腔之间有余料挤出间隙8,滚轮7与浇注腔10的接触面11上设置有凹凸状防滑纹12,浇注腔10的上端设置有压圈2,滚轮7上侧设置压板1,压板1连接有用于压紧的螺钉6。

首先,将上述工件按照图1所示位置安装好,其次将滚轮7套装在定位芯5上,再次,向浇注腔10中加入浇注料,待浇注料完全填充后,拧紧压紧螺钉6使得压板1可以充分压紧滚轮7,最后盖上压圈2压紧浇注腔10,从而使得滚轮7周围的橡胶成形,多余的填充料可以通过预留的余料挤出间隙8排出,然后通过中套组件3两边的把手9取出滚轮7然后按图纸要求加工轮子外圈即可得到成形后的滚轮,在中套组件3与浇注腔10的接触面11上有凹凸的防滑纹,这样可以增加橡胶与滚轮7之间的摩擦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