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9730发布日期:2018-12-07 21:5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切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



背景技术:

侧浇口进胶方式是一类较为常用的注塑产品的进胶方式,其具有模具简单、进胶量大压力损失小的优点,但是侧浇口进胶在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二次切除,并且留有较大的切口痕迹。对于浇口的切除,目前的注塑行业通常使用人工或采用夹具的方式去除浇口,上述两种去除浇口的方式都需要依赖人工进行处理,人工操作具有不稳定因素,导致去除效率较低、品良率不齐。

而且,当从模具中取出产品时产品还是热的,由于热胀冷缩会导致热的产品和冷的产品尺寸不一样大,进而导致刀模切出来产品浇口残留不一样高,使得产品良率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使用机器自动切除浇口,并增加冷却步骤,能够提高浇口切除的效率和良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安装于注塑机流水线上,用于产品的模外冷却和浇口切除,所述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包括装设于注塑机上的机械手、位于所述注塑机一侧的冷却中转台和冲切浇口装置;其中,所述冲切浇口装置包括冲切平台、装设于所述冲切平台上的冲切机构和循环输送带,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一端位于所述冲切机构的下方,所述循环输送带上设有至少一个冲切托盘。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注塑模具注塑完成的产品移送至冷却中转台,冷却中转台对产品进行冷却,机械手再将冷却后的产品移送至冲切浇口装置进行浇口切除;所述循环输送带用于将所述冲切托盘中的待浇口切除的产品输送至所述冲切机构进行浇口切除,并将浇口切除完成的产品通过循环输送带输送出所述冲切机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冲切机构包括支架和装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和冲切模,所述冲切模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冲切模对产品进行浇口切除。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中转台与注塑机之间的成品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输送带沿其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成品输送带尾端设有成品收集箱。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机上方设有自由度导轨,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自由度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三轴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负压式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中转台包括冷却台面和设置于所述冷却台面底部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内流动有冷却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中转台设置于所述冲切浇口装置靠近注塑机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利用机器自动切除浇口,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高了浇口切除的效率,节省了劳动力。

2)增设了冷却中转台,能够保证待切除浇口的产品和半成品的尺寸一致,保证切除浇口的残留一致,提高了浇口切除的良率。

3)利用注塑机上原有的机械手进行产品的取放搬运,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注塑机;2-注塑模具;3-冷却中转台;4-机械手;50-冲切浇口装置;51-冲切平台;52-冲切机构;521-支架;522-驱动电机;523-冲切模;53-循环输送带;54-冲切托盘;6-成品收集箱;7-成品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安装于注塑机流水线上,用于产品的模外冷却和浇口切除,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包括装设于注塑机1上的机械手4、位于注塑机1一侧的冷却中转台3和冲切浇口装置50,冷却中转台3设置于冲切浇口和注塑机1之间。冷却中转台3用于待切除浇口的产品的冷却,以保证待切除浇口的产品和半成品尺寸一致,以使切除浇口的残留一致;机械手4为注塑机1上原有的机械手,机械手4用于将注塑模具2注塑完成的产品移送至冷却中转台3,冷却中转台3对产品进行冷却,机械手4再将冷却后的产品移送至冲切浇口装置50进行浇口切除。

其中,参见图4,冲切浇口装置50包括冲切平台51、装设于冲切平台51上的冲切机构52和循环输送带53,循环输送带53的一端位于冲切机构52的下方,循环输送带53上设有2个冲切托盘54。循环输送带53用于将冲切托盘54中的待浇口切除的产品输送至冲切机构52进行浇口切除,并将浇口切除完成的产品通过循环输送带53输送出冲切机构52。其中,冲切机构52包括支架521和装设于支架521上的驱动电机522和冲切模523,冲切模523与驱动电机522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522通过输出轴带动冲切模523对产品进行浇口切除。

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冷却中转台3与注塑机1之间的成品输送带7,机械手4将冲切浇口装置50浇口切除完成的产品移送至成品输送带7,成品输送带7用于输送浇口切除后的成品,其设置为沿其输送方向向下倾斜,在成品输送带7尾端设有成品收集箱6。

在注塑机1上方设有自由度导轨,机械手4安装在自由度导轨上并可沿自由度导轨移动,从而实现将产品从注塑机流水线移送至冷却中转台3上进行产品冷却,并将冷却好的产品移送至冲切浇口装置50进行一次性去除产品浇口,从而自动完成产品的模外冷却和浇口切除;机械手4的移动范围为从注塑机流水线到冲切浇口装置50。

机械手4为三轴机械手,可同时在水平XY方向以及垂直Z方向移动,通过机械手4取放产品。

机械手4为负压式机械手,负压式机械手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真空吸嘴,真空吸嘴的吸附面呈平面结构,负压式机械手通过真空吸嘴吸附产品,从而实现产品的移送。优选为,负压式机械手上设置有2个真空吸嘴,可一次性吸附2个产品。

冷却中转台3对从注塑模具2中取出产品进行冷却,冷却方式包括空冷与水冷两种,以加速产品的冷却过程。其中,冷却中转台3包括冷却台面和设置于冷却台面底部的冷却水箱,冷却台面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冷却水箱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进水口进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应保证冷却水箱内始终灌满流动水,以用于对产品进行水冷,流动的冷却水作为产品的冷却介质,提高热交换效率,缩短冷却时间。其中,产品摆放于冷却中转台3的冷却台面上,产品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用于对产品进行空冷;优选为,在冷却中转台3的一侧设有风冷机,风冷机朝向冷却台面,以加快空气的流动,提高热交换效率,缩短冷却时间。

本实施例的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注塑机1上设置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注塑模具2,待注塑产品进胶完成后,机械手4将注塑产品从注塑模具2中取出并移送至冷却中转台3,冷却中转台3利用空冷与水冷合力加速对产品进行冷却,机械手4再将冷却后的产品移送至冲切浇口装置50进行一次性去除产品浇口。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产品模外冷却和模外切浇口装置,利用机器自动切除浇口,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高了浇口切除的效率,节省了劳动力;增设了冷却中转台,能够保证待切除浇口的产品和半成品的尺寸一致,保证切除浇口的残留一致,提高了浇口切除的良率;利用注塑机上原有的机械手进行产品的取放搬运,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