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机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4752发布日期:2018-12-11 21: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出机螺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特别涉及一种挤出机螺杆。



背景技术:

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模头成型。

公告号CN2030930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挤出机螺杆,包括螺杆体,其特征在于螺杆体上设有中速输送段、快速输送段和慢速输送段,快速输送段上焊接的快速输送段螺纹片制成双凸台。

这种挤出机螺杆虽然通过设置三种不同的速度来使物料适应不同的温度变化,提高产品质量,但是进入快速输送段的物料还没有充分融化就被输送至慢速输送段进而被输出,造成物料塑化不均匀,降低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机螺杆,具有使物料塑化更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挤出机螺杆,包括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沿物料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段、塑化段和推出段,所述进料段上设有由主螺纹形成的进料槽,所述推出段远离塑化段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搅拌段,所述搅拌段上设有单螺纹形成的出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进入到进料槽后,在旋转的螺杆作用下,通过机筒内壁和主螺纹表面的摩擦作用下向前输送和压实。此时,物料基本上保持固态。物料进入塑化段后,物料受到来自机筒的外部加热后开始塑化,塑化后的物料继续向前输送至推出段,物料在推出段螺纹的作用下进入到搅拌段处,搅拌段不断地对塑化后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均匀。同时,物料夹持在出料槽中,更加方便将物料输送至模头,提高了挤出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段的直径与螺杆本体的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段的直径大于螺杆本体的直径时,物料堆积在搅拌段与螺杆本体连接处,只有推出段不断地将物料向搅拌段处输送才能将堆积的物料推出到搅拌段处,降低了工作效率。当搅拌段的直径小于螺杆本体的直径时,物料容易堆积在搅拌段与螺杆本体连接的死角处,造成物料浪费。当搅拌段直径与螺杆本体的直径相等时,推出段输送物料更加方便,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挤出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段的延伸长度为20~3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段延伸的长度过短时,物料与搅拌段接触的面积少,物料塑化效果差。搅拌段延伸的长度过长时,搅拌段挤出压力不稳定,从而造成出料量不稳定,降低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塑化段上设有第一副螺纹,所述塑化段上的主螺纹与第一副螺纹之间的导程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化段将进入到第一副螺纹和主螺纹之间的物料进一步压实和塑化,并将物料中夹带的空气压回到加料口处排出。同时,物料受到来自机筒的外部加热和螺杆本体的搅拌、混合和剪切等作用,在机筒的内壁上形成熔膜,被主螺纹和第一副螺纹刮下,并进入到主螺纹与第一副螺纹之间,主螺纹与第一副螺纹之间的物料逐渐变成熔融的流体,从而使得每次输送的物料量相等,使得出料量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塑化段与推出段之间设有返流段,所述返流段上设有第二副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化后的流体物料进入到返流段时,第二副螺纹截断流体物料向前流动,流体在第二副螺纹阻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塑化段,只有当塑化段的物料不定地输送至返流段,流体越积越多,压力逐渐增大后才能将流体物料继续向前输送。返流段使得物料不断地返回到塑化段,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充分,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返流段的主螺纹与第二副螺纹之间的导程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螺纹与第二副螺纹之间的导程逐渐增大,使得每次流入到主螺纹与第二副螺纹槽之间的物流都逐渐增多,返回的物料逐渐减少,从而使物料在塑化更加充分的情况下满足出料量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返流段的长度为塑化段长度的1/4~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入塑化段的物料塑化时间更长,塑化更加充分,同时还能降低返流物料的塑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本体的头部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本体的头部为半圆形,使得物料向模头挤出时对物料起导向作用,使得物料不易反向流动,提高了出料量。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本体的槽深沿物料的运动方向由深变浅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本体进料槽的槽深提高了储料量,使得进入塑化段的物料增多,降低进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出料槽的槽浅,方便物料排出的挤出模头,提高挤出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搅拌段,从而使物料充分塑化,塑化更加均匀;

2.采用了第一副螺纹,从而使得每次塑化的物料量相等,使得出料更加稳定,不易堵塞挤出模头;

3.采用了返流段,从而使得物料不断地返回到塑化段,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充分,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进料段、塑化段、返流段、推出段、搅拌段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螺杆本体;11、进料段;111、主螺纹;112、进料槽;12、塑化段;121、第一副螺纹;13、返流段;131、第二副螺纹;14、推出段;15、搅拌段;151、出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挤出机螺杆,如图1所示,包括沿物料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段11、塑化段12和推出段14。

如图1所示,进料段11上设有由主螺纹111形成的进料槽112。物料进入到进料段11的进料槽112中。螺杆本体1在旋转的过程中,物料通过机筒内壁和主螺纹111表面的摩擦作用下向前输送和压实,此过程物料基本上保持固态。

如图1所示,固态的物料进入到塑化段12中,塑化段12上设有第一副螺纹121,且主螺纹111与第一副螺纹121之间的导程相同。主螺纹111与第一副螺纹121之间的导程相同使得进入每一个导程的物料的量相近,从而使得物料塑化时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出料量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塑化段12与推出段14之间设有返流段13,返流段13上设有第二副螺纹131,且返流段13上主螺纹111与第二副螺纹131之间的导程逐渐增大。塑化后的物料为流体,流体在塑化段12的推送作用下进入到返流段13,在第二副螺纹131的阻力作用下返回到塑化段12中再次塑化,使得流体塑化更加充分。由于返流段13的导程逐渐增大,使得每次进入到主螺纹111与第二副螺纹131之间的流体逐渐增多,而返回到塑化段12的物料减少,从而使物料在塑化更加充分的情况下具有稳定的出料量。

如图1所示,返流段13的长度为塑化段12长度的1/4~1/3。使得进入塑化段12的物料塑化时间更长,塑化更加充分,同时还能降低返流物料的塑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推出段14远离塑化段12的一端向外延伸有搅拌段15,且搅拌段15上设有单螺纹形成的出料槽151。塑化后的物料在推出段14的作用下进入到搅拌段15中进行搅拌,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

如图1所示,搅拌段15的直径与螺杆本体1的直径相等。当搅拌段15的直径大于螺杆本体1的直径时,物料堆积在搅拌段15与螺杆本体1连接处,只有连接处的物料越积越多时,才能将物料推出。当搅拌段15的直径小于螺杆本体1的直径时,物料容易堆积在搅拌段15与螺杆本体1连接的死角处,造成物料浪费。当搅拌段15直径与螺杆本体1的直径相等时,物料直接在推出段14的作用下输送至搅拌段15处,送料更加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搅拌段15的延伸长度为20~30cm。当搅拌段15过短时,降低了物料与搅拌段15的接触面积,物料再次塑化的效果差。当搅拌段15过长时,搅拌段15易晃动,搅拌段15挤出压力不稳定,造成出料量不稳定,降低了效率。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出料量,降低物料损耗,螺杆本体1的头部设为半圆形。物料挤出时,物料沿着半圆形直接进入到挤出模头处,更加方便,同时物料不易反向流动,使得出料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螺杆本体1槽的深度沿物料的运动方向由深变浅设置。进料槽112深提高了储料量,出料槽151浅,方便物料挤出,提高了挤出效率。

具体实施过程:物料自料斗进入到进料槽112中,在机筒内壁和主螺纹111表面的摩擦作用下压实并输送至塑化段12。塑化段12将物料进一步压实,并将物料中夹带的空气压回到加料口处排出,物料在机筒的外部加热口开始塑化,塑化后的物料在返流段13的作用下返回到塑化段12中再次塑化,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充分,再次塑化后的物料在推出段14的输送下进入到搅拌段15处进一步搅拌,使得物料塑化更加均匀,最后搅拌段15将物料输送到挤出模头中挤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