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611发布日期:2019-01-08 21:1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



背景技术:

塑料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却留下无穷的后患即“白色污染”。自从有了塑料制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旧塑料,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新原料投入使用,使得废旧塑料呈大幅度上升。由于废旧塑料在常温下不易老化降解,从而形成与日俱增白色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已在全世界敲起了警钟!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利用,在税收上给予减税、免税或返还企业所得税等不同的形式扶持。寻求一种即可减少塑料垃圾污染,变废为宝,又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已刻不容缓。

塑料颗粒混合机作为塑料颗粒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械,能够对塑料颗粒进行上色等工作,但现有的混合机功能单一,搅拌不够高效,且落料时容易造成物料残余,产生浪费。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塑料颗粒混合机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塑料颗粒混合机存在的不足,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提升搅拌效率,且能够加热和清洗等操作,提供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

一种塑料颗粒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搅拌装置、进料器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搅拌桶底部,且所述搅拌桶底部为圆锥形,所述进料器设置于所述搅拌桶侧壁,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柱、粉料提升管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搅拌桶顶部,所述搅拌柱上设置有螺旋扇叶,所述搅拌柱与所述电机相连伸至所述搅拌桶底部,所述搅拌柱周围设置有所述粉料提升管,所述粉料提升管底部外侧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桶锥形侧壁上设有抖落器。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搅拌柱和粉料提升柱的配合,能够将粉料从底部抬升且从上部撒出,粉料提升柱外侧的搅拌叶能够增加搅拌效率,使整个机器的搅拌效果得到提升,底部的出料口,能够使出料更加彻底,减少物料的浪费,抖落器能够将搅拌桶内残余的物料进行震动抖落,减少物料的残余和浪费。

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稳定所述搅拌柱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与所述搅拌柱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器两侧设有与所述搅拌桶内壁连接的固定杆。有益之处在于,能够防止搅拌柱在搅拌时发生震动或者移动,导致机器损坏。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桶壁内设置有加热铁丝,所述搅拌桶外壁设有与所述加热铁丝相连的加热器。在搅拌时能够进行加热,使物料内的水分进行蒸发,且促进粉料与塑料颗粒之间的融合。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桶上部设有入水口和通风口,所述出料口设有控制阀门。通过入水口,能够对机器进行清洗,通风口能够使搅拌过程中因加热出现的水汽散发,出料口上设置的阀门,能够控制塑料颗粒的出料和水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机器通过双重搅拌,使搅拌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并能够通过加热系统,增加搅拌后物料的质量,且该机器出料方便彻底,物料浪费少,能够方便的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搅拌桶1、搅拌装置2、进料器3和出料口4,出料口4设置于搅拌桶1底部,使出料更加彻底,减少物料的浪费,减少物料残留在搅拌桶1内的数量,且搅拌桶1底部为圆锥形,使出料更加轻松彻底,进料器3设置于搅拌桶1侧壁,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搅拌柱22、粉料提升管23和搅拌叶24,电机21安装于搅拌桶1顶部,搅拌柱22上设置有螺旋扇叶,搅拌柱22与电机21相连伸至搅拌桶1底部,搅拌柱1周围设置有粉料提升柱23,粉料提升管23底部外侧设有搅拌叶24,通过搅拌柱22与粉料提升管23的配合,能够将粉料提升,然后从上部撒出,增加粉料和塑料颗粒之间的融合速度,粉料提升管23外侧安装的搅拌叶24,能够使散落的粉料及塑料颗粒进行二次搅拌,增加加工效率,搅拌桶1锥形侧壁上设有抖落器16,抖落器16能够将搅拌桶1内残余的物料进行震动抖落,减少物料的残余和浪费。

搅拌桶1内设置有稳定所述搅拌柱22的固定器12,固定器12与搅拌柱22转动连接,固定器12两侧设有与搅拌桶1内壁连接的固定杆11,使搅拌柱22在进行搅拌时更加稳定,防止发生位移或者震动,导致机器损坏,搅拌桶1壁内设置有加热铁丝51,搅拌桶1外壁设有与加热铁丝51相连的加热器52,在搅拌过程中能够进行加热,增加粉料和塑料颗粒的融合效果,减少混合时间,搅拌桶1上部设有入水口14和通风口15,入水口14能够对搅拌桶1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可进行加热干燥,搅拌和清洗后加热出的水汽可通过通风口15流出,出料口4设有控制阀门13,能够控制粉料的流出流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