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756发布日期:2019-04-20 03:0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加工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塑过程中,需要对注塑模具进行夹持固定,以利用注塑模具的形状进行注塑加工,通过成型与冷却等一系列工序后实现注塑模具与塑件制品的分离,从而完成注塑工作。但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对于表面光滑,无法对平板一类较为光滑的注塑模具进行夹持固定,而强行施压的夹持模块容易对注塑模具造成摩擦损伤,极易使注塑模具留有刻痕甚至发生变形,影响塑件制品外观质量,且合模过程中的动模移动容易使嵌件与模具跌落或产生移位,从而影响注塑成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磨具表面光滑难以进行夹持固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与四根滑杆,四根所述滑杆对称焊接于固定板下端,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定模,且定模下方分别设有动模与支撑板,所述动模上端凹设有凹槽,且凹槽内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连通有气管,且气管上分别连通有排气管与输气管,所述排气管与输气管远离气管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抽气泵与吸气泵,所述定模下端凹设有卡槽,且卡槽内螺栓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定模、动模与支撑板两侧上设有支撑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以下结构:所述定模两侧上对称焊接有四块一级连接板,且四块一级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一级通孔,所述动模两侧上对称焊接有四块二级连接板,且四块二级连接板与支撑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四个二级通孔。

优选地,四个所述一级通孔开口内径等于滑杆外径,且四根滑杆分别与四个一级通孔过盈配合,八个所述二级通孔开口内径大于滑杆外径,且四根滑杆分别与八个二级通孔间隙配合。

优选地,四根所述滑杆下端上套设有弹簧,且四根滑杆底端上焊接有限位块,且弹簧上下端分级与支撑板及限位块相抵。

优选地,所述动模与支撑板螺栓连接,且动模位于支撑板上端,且抽气泵与吸气泵均螺栓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排气管与输气管上均连接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动模内开设有通腔,且气管、排气管与输气管位于通腔内,所述排气管与输气管远离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动模外,且两个阀门均位于动模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设置定模滑动设置动模,并使动模以滑杆为支点进行垂直平稳滑动,以提升动模与定模相抵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滑杆降低动模与支撑板的受力程度,避免动模移动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进一步提高注塑模具与卡槽卡合的契合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模内设置吸盘,并利用抽气泵与吸气泵抽取和补充凹槽内的气体量,以对凹槽内的负压进行快速调整,便于对注塑模具进行吸附和释放;通过垂直对应设置定模与动模,便于对注塑模具进行安装拿取,防止注塑模具从动模上脱离,实现对注塑模具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定模与动模,便于在水平方向上安装拿取注塑模具,加强对注塑模具的防护;利用抽气泵与吸气泵对凹槽内的负压进行快速调节,以对注塑模具进行吸附固定;使动模以滑杆为支点上下移动,有利于减小动模移动偏差,从而实现与卡槽的严密卡合,提升注塑模具的位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的定模与动模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滑杆、3定模、4一级连接板、5一级通孔、6动模、7支撑板、8二级连接板、9二级通孔、10凹槽、11吸盘、12气管、13排气管、14输气管、15抽气泵、16吸气泵、17阀门、18卡槽、19橡胶垫、20弹簧、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注塑模具真空吸盘式嵌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与四根滑杆2,固定板1上开设有螺孔,便于螺栓连接固定,四根滑杆2对称焊接于固定板1下端,固定板1下方设有定模3,固定板1与定模3通过滑杆2固定连接,且定模3下方分别设有动模6与支撑板7,动模6上端凹设有凹槽10,凹槽10可采用半球形结构,且开口处平整,防止漏气,且凹槽10内安装有吸盘11,吸盘11上连通有气管12,且气管12上分别连通有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远离气管12的一端上分别连接有抽气泵15与吸气泵16,抽气泵15与吸气泵16反向安装,便于快速调节凹槽10内的负压大小,定模3下端凹设有卡槽18,且卡槽18内螺栓连接有橡胶垫19,减小对注塑模具的摩擦消损,需要内六角螺栓进行固定,避免螺栓对注塑模具造成刮伤,定模3、动模6与支撑板7两侧上设有支撑组件。

支撑组件包括以下结构:定模3两侧上对称焊接有四块一级连接板4,且四块一级连接板4上均开设有一级通孔5,动模6两侧上对称焊接有四块二级连接板8,且四块二级连接板8与支撑板7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四个二级通孔9,二级通孔9与一级通孔5垂直对应,四个一级通孔5开口内径等于滑杆2外径,且四根滑杆2分别与四个一级通孔5过盈配合,八个二级通孔9开口内径大于滑杆2外径,且四根滑杆2分别与八个二级通孔9间隙配合,利用滑杆2有助于实现动模6在垂直方向上平稳移动,减小方向偏差。

四根滑杆2下端上套设有弹簧20,且四根滑杆2底端上焊接有限位块21,且弹簧20上下端分级与支撑板7及限位块21相抵,弹簧20对动模6具有支撑作用,同时对动模6具有减震缓冲作用。

动模6与支撑板7螺栓连接,且动模6位于支撑板7上端,实现动模6与支撑板7的连贯性,且抽气泵15与吸气泵16均螺栓连接于支撑板7上,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上均连接有阀门17,通过阀门17控制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的通畅管理,以对凹槽10内的负压进行快速调节,动模6内开设有通腔,且气管12、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位于通腔内,排气管13与输气管14远离气管12的一端延伸至动模6外,且两个阀门17均位于动模6外,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操作实现其具体原理:

第一步,通过人力对动模6进行按压,使动模6与支撑板7两侧的二级连接板8以四根滑杆2为支点向下滑动,使动模6与定模3相分离,便于在动模6上放置注塑模具。

第二步,动模6稳定后,将注塑模具平稳放置在动模6上端,并使注塑模具对凹槽10开口进行密封,此时,关闭输气管14上的阀门17,并开启排气管13上的阀门17,开启抽气泵15,抽气泵15工作时,利用吸盘11将凹槽10内的气体经排气管13排至凹槽10外,以降低凹槽10的负压,从而利用吸盘11对注塑模具进行吸附,并关闭排气管13上的阀门17。

第三步,此时,停止按压动模6,在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对支撑板7进行抬升,使得动模6同步向上运动,逐渐使注塑模具与定模3下端上开设的卡槽18相靠近,并使注塑模具与橡胶垫19相抵。

第四步,经过注塑与冷却等加工工序后,开启输气管14上的阀门17,并开启吸气泵16,吸气泵16吸取外界空气对凹槽10内进行气体补充,从而提高凹槽10内的气压,再向下按压动模6,使动模6与支撑板7以滑杆2为支点向下滑动,动模6稳定后,从动模6上取下注塑模具与塑件制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