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602发布日期:2019-06-29 01: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产品的强度,通常在产品上增设倒扣,对于利用模具浇注成型的产品,产品成型后,存在倒扣的位置会对产品顶出造成一定难度,为了防止顶出过程中对产品造成损伤,需要对有倒扣位置的顶出做特殊的顶出机构,目前有一些产品骨位上的倒扣位置不能用强行顶出来出模或用内滑块来出模,就算可以用内滑块来出模,但是做内滑块时加工成本高,而且加工复杂,模具安装难,成本高等,会增加很多的设备,人工成本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模具浇注成型过程中存在倒扣位置的产品顶出难,内滑块出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该机构安装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面板、热流道板、上内模、上内模仁、下内模仁、下内模、顶针、顶针板、顶针底板和底板,包括一次顶出组件和二次顶出组件,所述一次顶出组件包括弹簧和弹顶杆,所述弹顶杆直径小于所述弹簧的直径,所述顶针底板开设有孔径大于所述弹簧直径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开设有与所述弹顶杆间隙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弹簧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置于所述顶针底板内,所述弹簧顶起所述弹顶杆做向上的直线运动;所述二次顶出组件包括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二次顶用顶针底板、二次顶用顶针板、限位块和方顶摆杆,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可拆卸安装嵌入所述下内模下表面内,所述弹顶杆穿过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推动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和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上端面,所述方顶摆杆下端与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连接,所述方顶摆杆穿过下内模仁用于顶出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内安装有斜顶座,所述斜顶座包括倾斜的滑槽和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方顶摆杆下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在二次顶用顶针板内安装方顶用斜顶座,方顶摆杆下端与斜顶座连接,方顶摆杆在运动过程中,在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可实现水平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诉方顶摆杆为方形摆杆,所述方顶摆杆上端有向右侧凸出的第一凸块,下端有向左侧凸出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大小相同,下内模仁内开设有供方顶杆自由活动的内滑槽,所述内滑槽与所述方顶摆杆有第一凸块的位置过渡配合。方顶摆杆上端的右侧有第一凸块,下端的左侧有第二凸块,方顶摆杆在内滑槽内做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由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限位作用,配合斜顶座,可实现方顶摆杆在向上顶出的过程中同时向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脱出倒扣的位置,方便取出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顶出组件还包括弹簧压块和弹簧顶杆弹簧固定块,所述弹簧压块置于所述底板内,所述弹簧下端与所述弹簧压块上端连接;所述弹簧顶杆弹簧固定块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弹簧通过所述弹顶杆弹簧固定块与所述弹顶杆连接。通过弹顶杆弹簧固定块将弹簧与弹顶杆连接,能提高弹簧的稳固性,防止弹簧脱扣;弹簧下端与弹簧压块连接,弹簧压块由底板下端面安装嵌入底板内,以此结构能够方便弹簧组件的组装与更换,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一个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包括多个一次顶出组件。多个顶出组件能够提高机构的平衡性,保证机构有效的运行。

进一步地,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包括多个限位块。多个限位块能够实现多点同时限位,保证限位的机构平衡。

进一步地,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上安装有多个方顶摆杆。多个方顶摆杆安装在同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上,能够提高机构的稳定性,减少零件数量,方便生产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对于利用模具浇注成型的产品,由于一些位置存在倒扣,顶出空间狭小,顶出难度大,顶出易对产品造成损伤,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开模时,顶针板和顶针底板向上移动,顶针在顶针底板的推动下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在有倒扣的位置安装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顶针板上移的过程中,弹簧得到释放,推动弹顶杆向上移动,弹顶杆推动二次顶出组件向上移动,由于在二次顶用顶针板上安装有限位块,二次顶用顶针板上移一定距离后,限位块顶住下内模仁,二次顶出组件停止向上移动,此时顶针底板继续推动顶针向上运动顶出产品,产品继续向上运动,方顶摆杆停止向上运动,产品脱离方顶摆杆,方便取出产品,同时能够防止产品在顶出过程中被损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构结构相对内滑块顶出机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难度较低,因此较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模具之后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顶摆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结构说明:1、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11、一次顶出组件;111、弹簧压块;112、弹簧;113、弹簧顶杆弹簧固定块;114、弹顶杆;12、二次顶出组件;121、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122、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3、二次顶用顶针板;124、限位块;125、斜顶座;1251、滑槽;1252、滑块;126方顶摆杆;1261、第一凸块;1262、第二凸块;127、导柱;128、方顶摆杆限位块;129、间隙;2、面板;3、热流道板;4、上内模;5、上内模仁;6、下内模仁;7、下内模;8、顶针;91、顶针板;92、顶针底板;10、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1,该机构安装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包括面板2、热流道板3、上内模4、上内模仁5、下内模仁6、下内模7、顶针8、顶针板91、顶针底板92和底板10,包括一次顶出组件11和二次顶出组件12,所述一次顶出组件11包括弹簧112和弹顶杆114,所述弹顶杆114直径小于所述弹簧112的直径,所述顶针底板92开设有孔径大于所述弹簧112直径的第一通孔,所述顶针板91开设有与所述弹顶杆114间隙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弹簧1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置于所述顶针底板92内,所述弹簧112顶起所述弹顶杆114做向上的直线运动,所述顶针板91压住弹簧112,限制弹簧112往上运动;所述二次顶出组件12包括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121、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2、二次顶用顶针板123、限位块124和方顶摆杆126,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121可拆卸安装嵌入所述下内模下表面内,所述弹顶杆114穿过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压板121推动所述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2和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123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限位块12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122上端面,可根据实际情况所需,通过调节或更换限位块124来调节二次顶出组件12上升的极限距离;所述方顶摆杆126下端与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123连接,二次顶用顶针板123和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推动方顶摆杆126向上移动,所述方顶摆杆126穿过下内模仁6用于顶出工件。

所述二次顶用顶针板内安装有斜顶座125,所述斜顶座125包括倾斜的滑槽1251和滑块1252,所述滑块1252在所述滑槽1251内滑动,所述方顶摆杆126下端与所述滑块1252连接。在二次顶用顶针板内安装方顶用斜顶座,方顶摆杆下端与斜顶座连接,方顶摆杆在运动过程中,在实现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可实现水平方向的运动。

所诉方顶摆杆126为方形摆杆,所述方顶摆杆上端有向右侧凸出的第一凸块1261,下端有向左侧凸出的第二凸块1262,所述第一凸块1261与所述第二凸块1262大小相同,下内模仁内开设有供方顶杆自由活动的内滑槽,所述内滑槽与所述方顶摆杆有第一凸块的位置过渡配合。方顶摆杆126上端的右侧有第一凸块1261,下端的左侧有第二凸块1262,方顶摆杆在内滑槽内做竖直方向的运动的同时,由于第一凸块1261和第二凸块1262的限位作用,配合斜顶座125,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凸块1261的限位作用,方顶摆杆126与内滑槽配合后,在方顶摆杆126的杆身配合的位置有间隙129,可实现方顶摆杆126在向上顶出的过程中同时向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脱出倒扣的位置,方便取出产品;较佳的,内滑槽左侧下端可拆卸安装有方顶摆杆限位块128,由于该位置经常与方顶摆杆126的第二凸块126接触摩擦,所以磨损较大,发现磨损后,可直接更换方顶摆杆限位块128以消除故障。

所述一次顶出组件11还包括弹簧压块111和弹簧顶杆弹簧固定块113,所述弹簧压块111置于所述底板10内,所述弹簧112下端与所述弹簧压块111上端连接;所述弹簧顶杆弹簧固定块113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弹簧112通过所述弹顶杆弹簧固定块113与所述弹顶杆114连接。通过弹顶杆弹簧固定块113将弹簧112与弹顶杆114连接,能提高弹簧112的稳固性,防止弹簧112脱扣;弹簧112下端与弹簧压块111连接,弹簧压块111由底板下端面安装嵌入底板内,以此结构能够方便弹簧组件的组装与更换,提高效率。

一个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1包括多个一次顶出组件11。多个顶出组件11能够提高机构的平衡性,保证机构有效的运行。

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12包括多个限位块124。多个限位块124能够实现多点同时限位,保证限位的机构平衡。

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12上安装有多个方顶摆杆126。多个方顶摆杆126安装在同一个二次顶用顶针板上,能够提高机构的稳定性,减少零件数量,方便生产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开模时,顶针底板92和顶针板91向上运动,推动顶针8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在有倒扣的位置安装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1,顶针板91上移的过程中,弹簧112获得释放,弹顶杆114向上运动,弹顶杆11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2和二次顶用顶针板123向上运动,方顶摆杆126在二次顶用顶针底板122和二次顶用顶针板123的推动下向上运动,从而顶出产品,在方顶摆杆12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凸块1261与方顶摆杆限位块128接触,方顶摆杆受挤压往右移动,逐渐脱离倒扣位置;上升到一定距离后,限位块124与下内模仁6接触,从而阻止二次顶出组件12继续向上移动,而此时顶针板91和顶针底板92继续向上运动,顶针8也继续向上运动顶出产品,方顶摆杆126完全脱离产品倒扣的位置,方便取出产品;完成顶出工作之后,顶针板91和顶针底板92向下运动,此时弹簧112受压带动弹顶杆11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二次顶出组件12向下运动,等待下一次顶出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对于利用模具浇注成型的产品,由于一些位置存在倒扣,顶出空间狭小,顶出难度大,顶出易对产品造成损伤,利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开模时,顶针板和顶针底板向上移动,顶针在顶针底板的推动下向上运动顶出产品,在有倒扣的位置安装脱离倒扣位置的顶出机构,顶针板上移的过程中,弹簧得到释放,推动弹顶杆向上移动,弹顶杆推动二次顶出组件向上移动,由于在二次顶用顶针板上安装有限位块,二次顶用顶针板上移一定距离后,限位块顶住下内模仁,二次顶出组件停止向上移动,此时顶针底板继续推动顶针向上运动顶出产品,产品继续向上运动,方顶摆杆停止向上运动,产品脱离方顶摆杆,方便取出产品,同时能够防止产品在顶出过程中被损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构结构相对内滑块顶出机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难度较低,因此较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