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2767发布日期:2019-11-06 00:3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注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注塑装置包括端子料带裁切机、限位机构及注塑机,端子料带裁切机用于将端子料带裁切成若干端子组,限位机构内安装有中转载具,若干端子组通过振动盘插入至限位机构的中转载具内,操作人员需人工将插有端子组的中转载具搬运至注塑机内进行注塑成型,最后端子组在注塑机内注塑成注塑件。采用振动盘将裁切好的端子组安装入中转载具内时,容易卡料;另一方面,人工将插有端子组的中转载具搬运至注塑机内,生产效率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注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注塑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装置,其包括端子料带裁切机、中转载具、限位机构及注塑机,所述端子料带裁切机将端子料带裁切成若干端子组,所述限位机构内安装有所述中转载具,所述中转载具供所述端子组插入,所述注塑机用于将所述端子组注塑成注塑件,所述注塑装置还包括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将插有所述端子组的中转载具搬运至所述注塑机内。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组件包括四轴机械手组件,所述四轴机械手组件用于将所述端子组搬运至所述限位机构并将所述端子组插入至所述中转载具,所述中转载具用于承载所述端子组并起到中转搬运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搬运组件包括六轴机械手组件,所述六轴机械手组件将插有所述端子组的中转载具搬运至所述注塑机内。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装置还包括导通检测仪,所述六轴机械手组件将所述注塑件搬运至所述导通检测仪。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侧部及位于所述两侧部之间的收容槽,所述中转载具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侧部表面的弹簧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侧部内的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六轴机械手组件包括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相反两侧的第一夹爪组件与第二夹爪组件,所述第一夹爪组件用于夹取插有所述端子组的中转载具,所述第二夹爪组件用于夹取所述注塑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包括主体部组件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组件的夹爪,所述主体部组件内安装有等高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机械手组件搬运端子组与插有端子组的中转载具,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限位机构与中转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四轴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六轴机械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装置100,其用于将端子组80注塑成注塑件90。注塑装置100包括端子料带裁切机10、四个中转载具20、用于承载中转载具 20的四个限位机构30、搬运组件40、注塑机50、导通检测仪60及防护栏(未图示)。防护栏将端子料带裁切机10、中转载具20、限位机构30、搬运组件40、注塑机50及导通检测仪60围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以防止上述组件被外物损伤。

端子料带裁切机10将端子料带裁切成若干个端子组80,每个端子组80包括三个端子。每个限位机构30内安装有一个中转载具20,每个中转载具20包括四个端子穴,每个端子穴用于收容一个端子组80。限位机构30包括两侧部31及位于两侧部31之间的收容槽32,收容槽32沿纵长方向延伸,中转载具20收容于收容槽32内,中转载具20沿垂直于纵长方向的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对应收容槽32开口部的宽度,中转载具20可在收容槽32内滑动。搬运组件40包括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与六轴机械手组件42,四轴机械手组件41用于将裁切好的端子组80搬运至限位机构30并将端子组80插入至中转载具20的端子穴内,六轴机械手组件42用于将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搬运至注塑机50内,六轴机械手组件42还用于将注塑机50内注塑好的注塑件90成品搬运至导通检测仪60进行导通检测。限位机构30还包括安装于侧部31表面的弹簧片33,当四轴机械手组件41将裁切好的端子组80搬运至限位机构30时,弹簧片33位于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与限位机构30之间,弹簧片33使得四轴机械手组件41相对于限位机构30具有一定的浮动量,利于端子组80准确插入中转载具20的端子穴内。限位机构30还包括安装于侧部31的轴承34,当六轴机械手组件42搬运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时,轴承34使得中转载具20与限位机构 30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从而使得中转载具20能在限位机构30内顺利滑动,以减小摩擦,即轴承34使得六轴机械手组件42能顺利将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从限位机构30内搬出。

四轴机械手组件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及第四轴,第一轴与第四轴位于第二轴与第三轴的两端,第一轴固定于注塑装置100的某一固定位置,第二轴可旋转的连接于第一轴,第三轴可旋转的连接于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三轴使得第四轴在固定的区域内移动。四轴机械手组件41还包括连接于第四轴的第一夹具411,第一夹具411用于夹取裁切好的端子组80。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一次搬运一个端子组80并插入至中转载具20 的其中一个端子穴内。经过四次搬运,中转载具20的四个端子穴内均插有端子组80。

六轴机械手组件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第五轴及第六轴,其中第一轴与第六轴位于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及第五轴的两端,第一轴固定于注塑装置100的某一固定位置,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及第五轴使得第六轴在固定的区域内移动。六轴机械手组件42还包括连接于第六轴的第二夹具421。第二夹具421包括基部422及位于基部422相反两侧的第一夹爪组件423与第二夹爪组件424,第一夹爪组件423 用于夹取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第二夹爪组件424用于夹取注塑件90。第一夹爪组件423包括主体部组件425及连接于主体部组件425的夹爪426,夹爪426用于夹取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主体部组件425内安装有等高螺栓427,等高螺栓427给予夹爪426一定的晃动量,由于中转载具20的四个端子穴的位置是固定的,等高螺栓427可以用来调节夹爪426的位置,避免第一夹爪组件423在夹取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时无法将夹爪426插入到位或者在夹取过程中端子组80受到夹爪426的挤压力而发生变形。六轴机械手组件42用于将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搬运至注塑机50内以注塑成注塑件90,第一夹爪组件423一次夹取两个中转载具20,即六轴机械手组件42一次将两个中转载具20搬运至注塑机50内。当端子组80在注塑机50内注塑成注塑件90后,六轴机械手组件42的第二夹具421的第二夹爪组件424在注塑机50内一次夹取八个注塑件90,即六轴机械手组件42一次将八个注塑件90搬运至导通检测仪60内进行导通检测。当注塑件 90完成导通检测后,对注塑件90进行分类收集。这样设计,减少六轴机械手组件42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体生产周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注塑装置100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端子料带,端子料带裁切机10将所述端子料带裁切成若干端子组80;(2)限位机构30内安装有中转载具20,四轴机械手组件41的第一夹具411一次夹取一个端子组80,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一次搬运一个端子组80至限位机构30并将端子组80插入至中转载具20的其中一个端子穴内,经过四次搬运,中转载具20的四个端子穴内均插有端子组80,所述中转载具20用于承载所述端子组80并起到中转搬运作用;(3)六轴机械手组件42的第二夹具 421的第一夹爪组件423一次夹取两个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六轴机械手组件42 一次将两个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搬运至注塑机50内,注塑机50将端子组80注塑成注塑件90;(4)六轴机械手组件42的第二夹具421的第二夹爪组件424一次夹取八个注塑件90,六轴机械手组件42一次将八个注塑件90搬运至导通检测仪60,导通检测仪 60对注塑件90进行导通检测。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注塑装置100包括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与六轴机械手组件42,四轴机械手组件41与六轴机械手组件42协同作用以搬运端子组80、插有端子组80的中转载具20及注塑件90,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上述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后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