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798发布日期:2019-10-19 02:5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工装设计,工装的型面一般都是按照产品零件的型面进行设计,根据产品的特性,取产品外形为成型面,即凹模成型,这种结构对于“U”型工件的根部,即转角位置的R(半径)值较大时,成型后的产品基本能够达到产品的品质要求,但是,对于根部R值较小的产品,采用此结构,则R值无法成型到位,产品成型后需要对产品进行二次成型加工;增加了操作流程及加工时间,并且使得产品的品质不能得到保证。

如何在使用凹模成型时,针对产品根部转角位置的R值较小时,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复合材料的热成型,使用该设备进行生产时,通过加压装置对“U”型工件根部进行加压,能够保证“U”型工件根部R值的成型尺寸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佳,同时,该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快速调节加压装置到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 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装置和调节装置, 所述加压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龙门架可拆卸安装在框架上,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龙门架上,调节装置与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相连,且能同时够驱动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的端部朝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轴、转动手盘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轴通过支座安装在龙门架上,连接轴能够在支座上转动,转动手盘安装在连接轴上方,连接轴下方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相连。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安装在连接轴下方,所述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对称设置在龙门架上,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均包括斜支座、定位盘、转盘、螺杆、套筒、弹簧、顶杆和堵盖,所述斜支座与龙门架连接,定位盘安装在斜支座上,转盘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孔,转盘与定位盘相接且能够在定位盘上转动,螺杆与转盘配合后穿过定位盘,在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预留行程孔,套筒一端与螺杆螺接,另一端与顶盖螺接,所述弹簧安装在套筒内,所述顶杆一端位于套筒内,另一端伸出套筒外,弹簧套在顶杆上,顶杆能够在套筒内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弹簧压缩时顶杆端部顶在预留行程孔内壁上,在顶杆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端部能够与堵盖相接触,所述定位盘上设有导向块,所述螺杆侧壁设有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相互配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安装在转盘上,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顶杆端部呈球形。

所述顶杆端部连接有压块。

所述定位盘上连接有竖直部,竖直部连接有限位部,竖直部、限位部与定位盘端面形成限位槽,所述转盘上设有凸起,凸起位于限位槽内且能够转动。

所述框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龙门架上设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框架与龙门架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复合材料工件的热成型,在其原有的框架上曾设了一个加压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龙门架可拆卸安装在框架上,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的端部朝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其中,龙门架与框架为可拆卸方式,这样便于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加压装置进行拆装,使用时将工件放置好后,采用吊装工具将加压装置吊装在框架上,然后将龙门架安装在框架上,工件成型结束后再将龙门架进行移除;在安装加压装置后,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的端部朝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能够保证在第一加压部与第二加压部的端部的压力下,工件在模板的转角处能够紧密贴合,保证工件根部R值较小时,所加工的工件能够成型到位不需要再次对工件进行二次加工,使得热成型一步到位,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减少了操作流程,节省了加工时间,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同时,由于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与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相连,且能同时够驱动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的端部朝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这样只需要调节所述的调节装置即可使得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同时移动,对工件进行施压,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同时移动,实现同步驱动的目的,不需要一个一个进行调整,节省了调节时间,能够将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快速调节到位。

2.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轴通过支座安装在龙门架上,使得龙门架、支座与连接轴构成一体,保证了装置的整体性,拧动转动手盘即可驱动连接轴转动,然后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端部朝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实现对工件的压紧,保证其根部R值加工要求。

3.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对称设置在龙门架上,对称设置便于在安装龙门架时定位,安装更加便捷,减少安装带来的误差,能够保证工件的质量;在使用时,连接轴转动,进而驱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转动转动驱动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驱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与之相配合的螺杆移动,导向槽与导向块的设置保证了转动转盘时,螺杆能够延其轴线方向移动,保证螺杆朝向模板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与放置好的工件进行接触,持续转动转盘,此时,顶杆端部将会受到压力,使得顶杆上设置的限位件压在弹簧上,弹簧受到压缩,顶杆移动到预留行程孔内,使得弹簧对顶杆施加一个弹力,保证热成型时顶杆能够持续释放压力压在工件上,保证工件在热压罐内成型时,能够辅助工件根部位置成型,保证了工件的质量。

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只需要将龙门架安装好后,通过驱动转动手盘,然后通过一些列机械传动结构,即可实现第一加压部和第二加压部中的顶杆同时移动,对工件进行施加压力,保证工件根部R值较小时,也能够得到质量合格的工件。

4.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杆端部呈球形,这样能够保证顶杆端部压在工件上时,工件在其根部能够更好的成型。

5.本实用新型所述顶杆端部连接有压块,这样能够避免顶杆的端部受损,更换压块的成本更低。

6.本实用新型竖直部、限位部与定位盘端面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一段圆弧槽,所述转盘上设有凸起,该凸起卡接在限位槽内且能够转动;这样能够保证转盘卡接在限位槽内,并且能够保持转动,实现了对螺杆的调节;同时,由于限位槽为一段圆弧槽,这样在装配时也更加的方便,只需要将定位盘装好后,然后将转盘卡进限位槽后,直接将螺杆穿过定位盘和转盘即可;装配更加便捷,同时,定位盘采用该结构,也便于加工。

7.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龙门架上设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框架与龙门架通过螺栓连接,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设置,便于安装龙门架时定位,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压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盘与转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模板,3加压装置,31龙门架,32第一加压部,33第二加压部,301斜支座,302定位盘,3021限位部,3022竖直部,303转盘,304螺杆,305套筒,306弹簧,307顶杆,308堵盖,309压块,310预留行程孔,311限位件, 4行走轮,5调节装置,51从动锥齿轮,52转动手盘,53连接轴,54支座,55主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复杂型面件成型设备, 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上的模板2,还包括加压装置3和调节装置5, 所述加压装置3包括龙门架31、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龙门架31可拆卸安装在框架1上,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安装在龙门架31上,所述调节装置5安装在龙门架31上,调节装置5与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相连,且能够同时驱动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的端部朝模板2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压在转角处。

进一步优化,在框架1底部设有行走轮4,这样便于转运框架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连接轴53、转动手盘52和传动装置,所述连接轴53通过支座54竖直安装在龙门架31上,连接轴53能够在支座54上转动,转动手盘52安装在连接轴53上方,连接轴53下方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相连。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55和从动锥齿轮51,主动锥齿轮55安装在连接轴53下方,所述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对称设置在龙门架31上,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均包括斜支座301、定位盘302、转盘303、螺杆304、套筒305、弹簧306、顶杆307和堵盖308,所述斜支座301与龙门架31连接,定位盘302安装在斜支座301上,转盘303上设有与螺杆304相配合的螺孔,转盘303与定位盘302相接且能够在定位盘302上转动,螺杆304与转盘303配合后穿过定位盘302,在所述螺杆304的端部设有预留行程孔310,套筒305一端与螺杆304螺接,另一端与顶盖螺接,所述弹簧306安装在套筒305内,所述顶杆307一端位于套筒305内,另一端伸出套筒305外,弹簧306套在顶杆307上,顶杆307能够在套筒305内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弹簧306压缩时顶杆307端部顶在预留行程孔310内壁上,在顶杆307上设有限位件311,限位件311端部能够与堵盖308相接触,所述定位盘302上设有导向块,所述螺杆304侧壁设有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相互配合,所述从动锥齿轮51安装在转盘303上,从动锥齿轮51与主动锥齿轮55相互啮合。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限位件311为沿顶杆307周面呈环形分布的凸台。

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307端部呈球形。

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307端部连接有压块309。

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盘302上连接有竖直部3022,竖直部3022连接有限位部3021,竖直部3022、限位部3021与定位盘302端面形成限位槽,所述转盘303上设有凸起,凸起位于限位槽内且能够转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框架1上设有定位销,所述龙门架31上设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框架1与龙门架31通过螺栓连接。

本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模板2上,然后将龙门架31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进行准确定位后,使用螺栓将龙门架31与框架1之间连接,然后,驱动转动手盘52,转动手盘52转动驱动连接轴53转动,进而驱动主动锥齿轮55转动,主动锥齿轮55转动转动驱动从动锥齿轮51转动,进而驱动转盘303转动,导向槽与导向块的设置保证了转动转盘303时,螺杆304能够延其轴线方向移动,这样转盘303转动时,驱动与之配合的螺杆304移动, 此时,螺杆304朝向模板2底部转角位置方向移动并与放置好的工件进行接触,持续转动转盘303,此时,顶杆307端部将会受到压力,使得顶杆307内设置的限位件311压在弹簧306上,弹簧306受到压缩,顶杆307移动到预留行程孔310内,使得弹簧306对顶杆307施加一个弹力,保证热成型时,顶杆307能够持续释放压力压在工件上,保证工件在热压罐内成型时,能够辅助工件根部位置成型,保证了工件的质量。

这样,只需要调整转动手盘52,就能够同时调整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不需要分别调整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第一加压部32和第二加压部33同时向的工件根部进行施加压力,能够保证工件在根部受力更加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