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3790发布日期:2020-10-20 1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芯(100)、内模芯(700)、后模芯推板(200)、b板(300)、二次旋转顶针(400)和推板杆(600);

所述内模芯(700)位于后模芯推板(200)内与所述前模芯(100)配合形成注塑腔,所述后模芯推板(200)上开设有与内模芯(700)配合的出模边框(201),出模边框(201)与注塑产品(m)边沿倾斜配合;

所述b板(300)上安装所述推板杆(600),用于将所述后模芯推板(200)向上顶出使之与所述内模芯(700)分离;

所述后模芯推板(200)上开设有与注塑腔导通的注塑通道(204),所述二次旋转顶针(400)下端安装在b板(300)并穿过所述后模芯推板(200)伸入到注塑通道(204)中,用于将注塑通道(204)内的水口(500)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模边框(201)内侧边沿设计为倒角(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推板(200)四角设置有与所述前模芯(100)配合的限位块(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通道(204)底部开设贯穿所述后模芯推板(200)的通道,注塑状态下,所述二次旋转顶针(400)伸入到该通道内将该通道填充,出模时,二次旋转顶针(400)沿通道伸出将所述水口(500)顶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旋转顶针(400)由压杆(401)、弧形旋转部(402)和顶针(403)组成,所述弧形旋转部(402)中部设置转轴(404),弧形旋转部(402)通过转轴(404)安装在所述b板(300)上;

所述弧形旋转部(40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杆(401)和顶针(403),所述顶针(403)穿过后模芯推板(200)与所述注塑通道(204)导通;

退模过程中,气缸向下挤压所述压杆(401),使得所述弧形旋转部(402)绕转轴(404)向上翘起,从而推动顶针(403)向上顶出所述水口(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03)与b板(300)之间设置有用于顶针(403)归位的复位弹簧(4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旋转顶针(400)数目为两根,两根二次旋转顶针(400)的顶针(403)分别位于注塑通道(204)的左右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旋转部(402)为月牙形,其凹面朝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设置有两个内模芯(700),所述后模芯推板(200)开设有与之对应的两个出模边框(201),两内模芯(700)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通道(204)位于两内模芯(700)之间,注塑通道(204)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模芯(700)、后模芯推板(200)、前模芯(100)形成的注塑腔导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板强脱二次旋转顶出模具,包括前模芯、内模芯、后模芯推板、B板、二次旋转顶针和推板杆;内模芯位于后模芯推板内与所述前模芯配合形成注塑腔,所述后模芯推板上开设有与内模芯配合的出模边框,出模边框与注塑产品边沿倾斜配合;B板上安装所述推板杆,用于将所述后模芯推板向上顶出使之与所述内模芯分离;后模芯推板上开设有与注塑腔导通的注塑通道,所述二次旋转顶针下端安装在B板并穿过所述后模芯推板伸入到注塑通道中,用于将注塑通道内的水口顶出,本方案利用后模芯推板设计具有退模功能的边框,使得在退模过程中与产品边沿形成倾斜配合,从而顶出产品,无需顶针伸入产品内部,可避免刮花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蒋杰;彭永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市智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