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4939发布日期:2020-11-06 12:2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以及特种塑料,其中尼龙属于工程塑料类,常通过塑料造粒机组生产制得,塑料造粒机组主要包括挤塑机系统、冷却装置、切粒装置以及储料装置等部分,原料通过挤塑机系统熔融挤出成条状物料,条状物料通过冷却装置冷却后输送至切粒装置进行切粒工序,其中冷却装置常采用水冷、风冷或者其结合的方式进行冷却工序。

在公告号为cn20769682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包括沿着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一挤出机,挤出机将物料加热熔化后输出条状物料;一冷却水槽,冷却水槽将挤出的条状物料冷却;一除水机构,除水机构除去经过冷却水槽的条状物料表面的水分;一造粒机,造粒机将条状物料切割成颗粒物料;一分料机,分料机将颗粒物料筛选出不同直径;一吸料机,吸料机将颗粒物料向上吸取;一振动机,振动机防止颗粒物料黏连;一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设置在振动机输出端的下方;一自动包装机,将传输机构输出端输出的颗粒自动打包。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塑料颗粒生产线,条状物料经过冷却水槽冷却并经由除水机构除去物料表面多余水分,然后进入造粒机进行切粒工序;但是,条状物料在进入切粒工序之前需要经过冷却装置以及除水机构的处理,需要很长的一段引导过程,这一过程使得条状物料在进入切粒工序的时候处于较松弛的状态,导致经造粒机切出的塑料颗粒部分呈长条状,产品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其具有提高塑料颗粒产品的合格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水槽以及造粒机之间以用于除去条状物料表面水分的除水机构,除水机构沿条状物料行进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件以用于拉紧条状物料的张紧组件,两组张紧组件均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上端呈“u”字形状设置的支架以及横设于支架上端且轴向与条状物料行进方向垂直设置的拉紧辊;其中,条状物料绕设于两件拉紧辊的下端以及除水机构的上端,两件拉紧辊的下端高度均低于除水机构上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切粒工序之前设置张紧组件以及除水机构的配合作用对条状物料进行拉紧,避免松弛的条状物料在经过造粒机切出的颗粒呈长条状;通过将条状物料绕设于两件拉紧辊以及除水机构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对物料的拉紧效果;如此设置将使得经造粒机切割出物料呈颗粒状,进一步提高切粒后的塑料颗粒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件支架均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下支撑架以及设置于下支撑架上端的上支撑架,两件拉紧辊均设置于上支撑架上端,两件下支撑架的上端与上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支撑架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架设置呈下支撑架与上支撑架组合并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如此将可利用升降机构的作用来控制上支撑架上的拉紧辊的高度,进而控制绕设于两件拉紧辊与除水机构上的条状物料的张紧强度,以保证张紧组件适用于更多不同情况的条状物料张紧力度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张紧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组升降机构均包括与下支撑架转动连接且轴向竖直设置的丝杆,丝杆上端与上支撑架螺纹连接,两件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件轴线与丝杆平行设置的导向柱,各导向柱均与下支撑架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丝杆与下支撑架的转动连接以及与上支撑架的螺纹连接来实现控制拉紧辊上下升降的效果;利用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使得上支撑架在升降过程中运行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导向柱均对称设置于相对应丝杆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堆成设置导向柱将使得丝杆两侧上的作用更加的均匀,升降过程更加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下支撑架呈矩形框状设置,丝杆的下端穿设过下支撑架的上端且该端还设置有呈“z”字形状设置的转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柄将便于工作人员旋转丝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件拉紧辊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珠轴承与上支撑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珠轴承使得拉紧辊与上支撑架之间设置摩檫力以及实现拉紧辊与上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的效果,进而减少条状物料与拉紧辊之间的摩檫力,避免条状物料在拉紧辊出产生摩擦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除水机构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端呈矩形框体的出风箱,出风箱的其中一周侧设置有热风进口,出风箱的上端设置若干道与条状物料行进方向垂直设置的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往出风箱中通入热气并通过出风箱上端的出风口与条状物料接触,同时对条状物料进一步的除水、烘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风箱上端沿条状物料行进方向的两侧呈弧形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面的优势减少条状物料与除水机构之间的摩擦损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冷却水槽以及造粒机之间设置除水机构以及张紧组件的配合作用,来实现对条状物料的拉紧效果,避免松弛的条状物料在经过造粒机切出的颗粒呈长条状状,如此设置将使得经造粒机切割出物料呈颗粒状,进一步提高切粒后的塑料颗粒产品的合格率;

(2)通过设置支架包括上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以保证张紧组件适用于更多不同情况的条状物料张紧力度的调整,进一步提高张紧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除水机构;11、基座;12、出风箱;13、热风进口;14、出风口;2、张紧组件;21、支架;211、下支撑架;212、上支撑架;22、拉紧辊;3、升降机构;31、丝杆;4、导向柱;5、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塑料颗粒生产线上的张紧装置,包括设置于冷却水槽以及造粒机之间以用于除去条状物料表面水分的除水机构1(冷却水槽以及造粒机均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除水机构1沿条状物料行进方向上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件以用于拉紧条状物料的张紧组件2。

两组张紧组件2均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上端呈“u”字形状设置的支架21以及横设于支架21上端且轴向与条状物料行进方向垂直设置的拉紧辊22,两件拉紧辊22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珠轴承(图中未标示)与上支撑架212连接;其中,条状物料绕设于两件拉紧辊22的下端以及除水机构1的上端,两件拉紧辊22的下端高度均低于除水机构1上端的高度。通过在切粒工序之前设置张紧组件2以及除水机构1的配合作用对条状物料进行拉紧,避免松弛的条状物料在经过造粒机切出的颗粒呈长条状的情况;如此设置将使得经造粒机切割出物料呈颗粒状,进一步提高切粒后的塑料颗粒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两件支架21均包括固设于地面上的下支撑架211以及设置于下支撑架211上端的上支撑架212,两件拉紧辊22均设置于上支撑架212上端,两件下支撑架211的上端与上支撑架21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支撑架212沿其高度方向滑移的升降机构3。

两组升降机构3均包括与下支撑架211转动连接且轴向竖直设置的丝杆31,丝杆31上端与上支撑架212螺纹连接,两件上支撑架212与下支撑架211之间均设置有至少一件轴线与丝杆31平行设置的导向柱4,各导向柱4均与下支撑架211滑移连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导向柱4设置有两件,两件导向柱4对称设置于相对应丝杆31的两侧。

其中,下支撑架211呈矩形框状设置,丝杆31的下端穿设过下支撑架211的上端且该端还设置有呈“z”字形状设置的转柄5。

除水机构1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11以及设置于基座11上端呈矩形框体的出风箱12,出风箱12的其中一周侧设置有热风进口13,出风箱12的上端设置若干道与条状物料行进方向垂直设置的出风口14,利用热风对条状物料表面的水分进行除水、烘干的效果。进一步的,将出风箱12上端沿条状物料行进方向的两侧呈弧形状设置,减少条状物料与出风箱12之间的摩擦损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条状物料绕设于除水机构1上端以及两组张紧组件2之间。当需要调节拉紧辊22的高度时,只需旋转转柄5即可调节拉紧辊22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