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9156发布日期:2020-12-18 13:0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膜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干燥,以提高成品薄膜的质量性能,现有干燥设备不能快速的薄膜进行干燥,而且干燥效果不明显,需要反复进行干燥,大大的降低了干燥效果和效率,影响了薄膜后续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薄膜的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进而提高成品薄膜的质量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薄膜干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的输送组件以及干燥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热风部件以及两热风板,所述热风部件与所述热风板连通,所述热风板上均匀设置有出风孔,所述热风部件将热风输送至热风板的出风孔吹出,两热风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部件包括热风风机以及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加热箱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热风板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上,所述热风风机将加热箱加热的热风通过连接管吹至热风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箱包括箱体以及加热丝,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蛇形支架,所述加热丝绕设在所述蛇形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风机包括安装架以及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扇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以及输送薄膜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板内设置有热风道,所述热风道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孔,所述隔板上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带动所述隔板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将热风道本体分割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小于第一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道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隔板滑设在所述定位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杆、螺杆以及螺母,所述连杆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螺母转设在所述热风板侧面,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螺母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热风回收组件,所述热风回收组件包括回收管以及回收风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回收口,所述回收风机设置在所述回收口上,所述回收管一端与所述回收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组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组件对薄膜进行输送,热风部件将热风输送至位于输送组件上下两侧的热风板上,并从出风孔吹出对薄膜进行干燥,上下两侧的热风板可使得空气循环流动,提高薄膜的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进而提高成品薄膜的质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输送辊;12、薄膜;2、热风板;21、隔板;22、出风孔;23、小孔;24、第一型腔;25、第二型腔;26、定位板;27、连杆;28、螺母;29、螺杆;3、箱体;31、蛇形支架;32、连接管;4、风扇;5、回收风机;51、回收口;52、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种薄膜干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薄膜12的输送组件以及干燥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干燥组件包括热风部件以及两热风板2,所述热风部件与所述热风板2连通,所述热风板2上均匀设置有出风孔22,所述热风部件将热风输送至热风板2的出风孔22吹出,两热风板2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组件对薄膜12进行输送,热风部件将热风输送至位于输送组件上下两侧的热风板2上,并从出风孔22吹出对薄膜12进行干燥,上下两侧的热风板2可使得空气循环流动,提高薄膜12的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进而提高成品薄膜12的质量性能。

所述热风部件包括热风风机以及加热箱,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加热箱通过连接管32与所述热风板2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上,所述热风风机将加热箱加热的热风通过连接管32吹至热风板2内。

所述加热箱包括箱体3以及加热丝,所述箱体3内设置有蛇形支架31,所述加热丝绕设在所述蛇形支架31上。

热丝绕设在蛇形支架31上,就会对加热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升高,再通过热风风机的启动,将热风通过连接管32吹至热风板2内,可提高加热丝的较热效率,提高了薄膜12烘干效果。

所述热风风机包括安装架以及风扇4,所述风扇4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扇4通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以及输送薄膜12的输送辊11,所述输送辊1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热风板2内设置有热风道,所述热风道内设置有一隔板21,所述隔板21上设置有隔板21孔,所述隔板21孔是以一定孔径和间距交错排列的小孔23,所述隔板21上设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带动所述隔板21直线运动。

所述小孔23与所述出风孔22交错设置。

所述隔板21将热风道本体分割成第一型腔24和第二型腔25,所述第二型腔25小于第一型腔24。

第二型腔25小于第一型腔24使得高压气流更加集中,在出风口位置设置孔板,孔板与隔板21之间极大地增加了气流压力,并使得气流能均匀的通过孔板进入刀口,保证了各个位置风量的一致性。

所述热风道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板26,所述定位板26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隔板21滑设在所述定位槽上。

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杆27、螺杆29以及螺母28,所述连杆27与所述隔板21连接,所述螺杆29与所述连杆27连接,所述螺母28转设在所述热风板2侧面,所述螺杆29穿设在所述螺母28上。

转动螺母28带动螺杆29上的连杆27移动,以此完成隔板21的移动,通过移动隔板21能让小孔23与出风孔22之间的交错位置改变,以来调整不同的出风量以及出风速率,可适应不同产品需要,不仅出风均匀性好,且出风利用率高。

还包括热风回收组件,所述热风回收组件包括回收管52以及回收风机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回收口51,所述回收风机5设置在所述回收口51上,所述回收管52一端与所述回收风机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干燥组件连通。

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回收管52排至加热箱的内部,进行循环加热,具有一定的节能功能,并且提高了薄膜12烘干的效率。

热风回收组件的回收热风速率大于热风板2吹出热风的速率,使得干燥时呈负压状态,使得薄膜12类的产品干燥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