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4572发布日期:2021-04-14 02:2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2.分流流板又叫热流道分流板它是热流道系统的中心部件,它将主流道喷嘴传输来的塑料熔体经流道分送到各注射点喷嘴。分流板可以使模具的型腔均匀填充,塑料平衡流动,系统热量平衡。分流板系列有x型、h型、i型、y型、k型、其它等。热流道分流板的加热方式有两种,一是内加热,即设置加热棒在流道中,从流道内部加热塑料。另一种是外加热,一般是在与流道平行的方向上开设加热孔,内插加热棒或安装加热圈,从流道外部对流道进行加热。这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内加热方式热效率较高,但是容易造成热流道系统内局部过热,而且增大了熔体的流动阻力;外加热方式虽然不会产生局部过热且流道内流动阻力小,流道容易加工,加热装置易购买,维修方便,但加热效率低。
3.但是,现有的分流板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加热模式,其中外加热模式是在两侧的板面上嵌入发热丝来实现加热操作,但这种加热结构容易受到板件厚度的影响,而且发热丝散发出的热量比较扩散,热量浪费现象严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分流板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加热模式,其中外加热模式是在两侧的板面上嵌入发热丝来实现加热操作,但这种加热结构容易受到板件厚度的影响,而且发热丝散发出的热量比较扩散,热量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包括模具分流板件,所述模具分流板件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分流腔道,且中心分流腔道与模具分流板件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分流腔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热管槽,且导热管槽贯穿延伸至模具分流板件的两侧,所述导热管槽的外侧设置有u形转接铜杆,所述u形转接铜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套管,且耐高温绝缘套管与u形转接铜杆转动连接,所述u形转接铜杆的内侧设置有u形加热铜杆,且u形加热铜杆通过导热管槽与模具分流板件连接,所述u形加热铜杆包括垂直杆体和环绕杆体,且垂直杆体与环绕杆体固定连接,所述u形加热铜杆的内侧设置有交变磁场。
6.优选的,所述导热管槽与中心分流腔道之间呈垂直不相交结构,所述u形加热铜杆之间通过u形转接铜杆连接。
7.优选的,所述垂直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感应端头,且感应端头与垂直杆体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端头与u形转接铜杆通过卡槽连接。
8.优选的,所述模具分流板件的顶部设置有主端胚料注口,且主端胚料注口的两侧均设置有副端胚料注口,所述主端胚料注口和副端胚料注口的内部均设置有垂直流腔,且
垂直流腔贯穿模具分流板件延伸至中心分流腔道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模具分流板件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孔位,且固定孔位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槽。
10.优选的,所述模具分流板件的底部设置有喷嘴腔道,且喷嘴腔道与中心分流腔道贯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转接铜杆可以将相邻的两组u形加热铜杆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垂直杆体连接在一起,这时多个u形加热铜杆之间便会形成螺旋状的结构,而中心分流腔道则位于这个螺旋结构的中心处,当u形加热铜杆通电时,有电能转化的热能就会集中在交变磁场中,也就是中心分流腔道的外部,从而提升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热能的浪费;
13.2、本实用新型的u形加热铜杆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时,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而交变磁场的中间是中心分流腔道,在磁场作用下u形加热铜杆和u形转接铜杆就会产生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沿中心分流腔道表面形成封闭回路,并形成一个涡流,通过涡流将电能变成热能,从而使中心分流腔道的外部迅速升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加热铜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模具分流板件;2、副端胚料注口;3、主端胚料注口;4、固定孔位;5、u形加热铜杆;6、u形转接铜杆;7、导热管槽;8、中心分流腔道;9、喷嘴腔道;10、垂直流腔;11、垂直杆体;12、环绕杆体;13、感应端头;14、耐高温绝缘套管;15、交变磁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注塑模具分流板的加热机构,包括模具分流板件1,模具分流板件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分流腔道8,且中心分流腔道8与模具分流板件1固定连接,中心分流腔道8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热管槽7,且导热管槽7贯穿延伸至模具分流板件1的两侧,导热管槽7的外侧设置有u形转接铜杆6,u形转接铜杆6的两端均设置有耐高温绝缘套管14,对接口处进行保护,防止出现脱落的情况,且耐高温绝缘套管14与u形转接铜杆6转动连接,u形转接铜杆6的内侧设置有u形加热铜杆5,且u形加热铜杆5通过导热管槽7与模具分流板件1连接,u形加热铜杆5包括垂直杆体11和环绕杆体12,且垂直杆体11与环绕杆体12固定连接,u形加热铜杆5的内侧设置有交变磁场15,当u形加热铜杆5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时,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15,而交变磁场15的中间是中心分流腔道8,在磁场作用下u形加热铜杆5和u形转接铜杆6就会产生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沿中心分流腔道8表面形成封闭回路,
并形成一个涡流,通过涡流将电能变成热能,从而使中心分流腔道8的外部迅速升温。
20.进一步,导热管槽7与中心分流腔道8之间呈垂直不相交结构,u形加热铜杆5之间通过u形转接铜杆6连接,通过u形转接铜杆6可以将相邻的两组u形加热铜杆5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垂直杆体11连接在一起,这时多个u形加热铜杆5之间便会形成螺旋状的结构,而中心分流腔道8则位于这个螺旋结构的中心处,当u形加热铜杆5通电时,有电能转化的热能就会集中在交变磁场15中,也就是中心分流腔道8的外部,从而提升加热效率,同时避免热能的浪费。
21.进一步,垂直杆体11的另一端设置有感应端头13,且感应端头13与垂直杆体11固定连接,感应端头13与u形转接铜杆6通过卡槽连接,通过感应端头13可以将u形加热铜杆5与u形转接铜杆6拼接固定在一起,这时电流通过u形加热铜杆5可以流向u形转接铜杆6的内部。
22.进一步,模具分流板件1的顶部设置有主端胚料注口3,且主端胚料注口3的两侧均设置有副端胚料注口2,主端胚料注口3和副端胚料注口2的内部均设置有垂直流腔10,且垂直流腔10贯穿模具分流板件1延伸至中心分流腔道8的内部,实现胚料的流动和汇集。
23.进一步,模具分流板件1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孔位4,且固定孔位4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槽,通过模具分流板件1两侧表面的固定孔位4可以将板件与模具上的其他模板进行组接。
24.进一步,模具分流板件1的底部设置有喷嘴腔道9,且喷嘴腔道9与中心分流腔道8贯通连接,喷嘴腔道9与模腔内部的喷嘴相连,胚料在经过分流进入到喷嘴腔道9内部后,再通过喷嘴腔道9流向喷嘴最后通过喷嘴将胚料注入到模腔的内部。
25.工作原理:使用时,将u形加热铜杆5从模具分流板件1一侧的导热管槽7插入到模具分流板件1的内部,导热管槽7与中心分流腔道8之间呈垂直不相交结构,之后通过u形转接铜杆6可以将相邻的两组u形加热铜杆5上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垂直杆体11连接在一起,通过感应端头13可以将u形加热铜杆5与u形转接铜杆6拼接固定在一起,使电流通过u形加热铜杆5可以流向u形转接铜杆6的内部,而多个u形加热铜杆5之间在组合后会形成一个螺旋状的结构,而中心分流腔道8则位于这个螺旋结构的中心处,当u形加热铜杆5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时,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15,而交变磁场15的中间是中心分流腔道8,在磁场作用下u形加热铜杆5和u形转接铜杆6就会产生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由于感应电流沿中心分流腔道8表面形成封闭回路,并形成一个涡流,通过涡流将电能变成热能,从而使中心分流腔道8的外部迅速升温。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