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排列固相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307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斜排列固相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相成型机械设备,用于成型各种塑料杯、罐等。
现有的同类型设备主要由储料架、机身、烘干箱、送料装置、加热器、成型装置、卷废料机构以及电气控制箱组成,其中成型装置中的模台和模腔排列方向都与进料方向垂直,这类成型机每次成型的制品数量受到片材宽度的限制,产量难以提高,并且,由于每个制品与制品之间的空隙较大,造成片材的浪费,材料利用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经改进的斜排列固相成型机,它能够在片材宽度一定的情况下,使每次成型的制品数量提高成为可能,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而成本几乎没有增加。
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储料架、烘干箱、送料装置、加热器、成型装置、卷废料机构以及电气控制箱等,其中成型装置(模具及其安装机构)作了改进即制品模腔的排列方向与进料方向的夹角由原来的直角变为锐角θ,同时,控制上下模台垂直升降的两平行导柱也作相应改动即两导柱的轴心连线与进料方向的夹角也由原来的直角变为锐角θ,而在与进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两导柱间距保持不变,这样,模腔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增加,很明显,使模腔数目的增加成为可能,同时,片材上制品与制品之间的空隙减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其优点可从以下的计算得到论证参照图2和图3,两示意图面积相等,其中,B为片材宽度,a为片材两侧预留的传送区宽度,L为假设的单位长度,d为单个制品的直径与制品两侧应留的成型宽度之和,图2的制品个数n1=(B-2a)L/d2,图3的制品个数n2=(B-2a)L/(d2
θ),故n2/n1=1/
θ>1,显然,n2>n1,即产量以及材料利用率都同时增加。
上述方案中,产率以及材料利用率的增加,与锐角θ的大小有关,一般地,当锐角θ越小,产率及材料利用率增加得越快,但有一个约束,即每次进片距离为d的情况下,同一位置上的片材不能发生两次成型,如图4所示,很容易看出,在三角形EFG中,EF=EG=d,只有FG≥d时才不会在同一位置上产生两次成型,由此可推知,锐角θ必须不小于60°,若θ<60°,要避免在同一位置上产生两次成型就必须提高每次进片的距离,显然,这又使制品间空隙增加,材料利用率反而又有所下降,综上所述,锐角θ最好在60°≤θ<90°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斜排列成型机,由于模腔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增加,使模腔数目的增加成为可能,有利于产率的提高,同时,该结构使得片材上制品与制品之间的间隙减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是机器的整个造价几乎没有增加。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机器片材成型后示意图;图3是
图1机器片材成型后示意图。
图4是锐角θ接近60°时片材成型后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整个工作过程和实际应用作具体详述参照
图1所示,装在储料架上的片材,经由箱体14、热气罐19、鼓风机20组成的烘干箱干燥,由压轮16、尖齿链条22、异步电机11、两级链轮10、31等构成的送料装置传送,并经加热器的上电炉17和下电炉18加热,受热软化后送往成型装置,这时,上下模闭合,上模气缸26推动预拉伸模头(与活塞杆连接)进行预拉伸,同时,上模导入压缩空气对热片材进行成型,然后冲裁成单个制品,在喷头23的高速气流喷射下向前飞出,经落料槽,最后落到储杯箱1,成型时,由异步电机11驱动凸轮3推动下模台沿两导柱上下升降,配合完成成型和冲裁,另外,本机正常运转时的间歇进片动作由主轴上另一凸轮4带动摇杆8,通过离合器30配合凸轮组6控制各行程开关5来实现,同时,也使卷废料机构的链轮27同步旋转,将废料卷起,完成整个工作。
本实施例中锐角θ采用最佳角度60°,这时,n2/n1=1.15,即产率及材料利用率均提高15%,改进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在实际应用上往往有两种情况需视具体而定1、增加模腔个数在片材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模腔排列方向旋转后所增加的长度,可能不够增加一个模腔,这时,只需把片材宽度稍为放宽至刚好能够增加一个模腔,这样,产量及材料利用率均可提高。
2、不增加模腔个数,与现有同类机台相比,在每次成型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较小片宽的材料,实际上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斜排列固相成型机,包括机身、储料架、烘干箱、送料装置、加热器、成型装置、卷废料机构以及电气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装置中,模腔的排列方向与进料方向互成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腔排列方向与送料方向互成的锐角不小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腔排列方向与送料方向互成的锐角为60°。
专利摘要一种斜排列固相成型机,其主要特点在于将现有同类型设备的成型装置进行改进,其制品模腔的排列方向与进料方向的夹角由原来的直角变为锐角,使模腔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增加,为模腔数目设计上的增加提供可能,与现有机器相比,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产率和提高材料利用率。
文档编号B29C51/00GK2104747SQ9122418
公开日1992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9日
发明者林传礼 申请人:汕头市郊区福利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