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4255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尤指一种押出模头可以押出粗细均匀、规格一致之电脑排线,以防止电脑排线制作不良易造成短路者。
一般习用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押出电脑排线之情形,系于入料口处注入塑胶原料,塑胶粒原料经热熔成为液体塑胶原料挤押进入押出模头内,铜线贯穿过锥形模具之后进入押出模头内;因此同时进入押出模头内之液体塑胶原料及铜线,便可押出电脑排线产品。
由于液体塑胶原料系藉由锥形模具与押出模头之锥形槽的挤压而与铜线结合,此种锥形模具与锥形槽之挤压,必会使液体塑胶粒原料产生分布不均的情形,譬如在锥形模具顶端所挤压的液体塑胶原料系呈斜锥面的挤压方式,一定无法使电脑排线产品线与线之间的粗细一致(如果要能粗细一致,一定要从四周环绕的方式注入液体塑胶原料,才能使电脑排线分布均匀),故液体塑胶粒原料并无法很均匀地与每一排铜线成形,故会造成所押出的电脑排线产品有粗细不匀的现象,该种电脑排线产品易造成短路而且也不美观,不符合标准化、规格化之工业用产品水准者,经由上述所生产的电脑排线产品大都只能作双排而无法成形多排,因此几乎没有人用此种方式生产多排电脑排线产品,该种锥形模具只能生产粗线条之双排电脑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押出均匀、规格一致的多排电脑排线的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押出模头是由上模头及下模头所组成,上、下模头内缘分别设有三角菱形之导料槽,上、下模头结合后于一端形成一进料口,而上、下模头之导料槽又相连,上、下模头之间藉螺丝贯穿栓固成一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之A-A剖面图。
图3为塑胶押出机之结构示意图。
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押出模头(1)系由上模头(2)及下模头(3)所组成,上、下模头(2)、(3)内缘分别设有三角菱形之导料槽(4)、(5),上、下模头(2)、(3)结合后于一端形成一进料口(6),而上、下模头(2)、(3)之导料槽(4)、(5)又相连,上、下模头(2)、(3)之间藉螺丝(7)贯穿栓固成一体。
参阅图3所示之塑胶押出机,其中塑胶粒原料由进料漏斗(14)进入,经由螺旋杆(12)之旋转导料至押出模头(1)端,螺旋杆(12)上、下端并具有加温装置(13),可将塑胶粒原料热熔成液体塑胶原料。
液体塑胶原料经由进料口(6)进入导料槽(4)、(5)内,铜线C由上模头(2)端穿入(如图2所示),而上、下端环绕的液体塑胶原料经由排线模(9)之进料槽孔(11)进入排线模(9)之排线模孔(10)内,与穿入的铜线C相结合(如
图1所示),押出成型之电脑排线(8)便由下模头(3)端排出(如图2所示);由于液体塑胶原料系由上、下端环绕地与铜线C结合,故该液体塑胶原料可以很均匀地散布在铜线C上,所押出的电脑排线,粗细大小完全一致,品质规格符合工业化、标准化之要求。
本实用新型系将液体塑胶原料经由上、下模头之导料槽均匀地经由排线模之进料槽孔进入排线槽孔内与铜线结合,因而可押出粗细均匀、规格一致的多排电脑排线。
权利要求1.一种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上模头及下模头所组成,上、下模头内缘分别设有三角菱形之导料槽,上、下模头结合后于一端形成一进料口,而上、下模头之导料槽又相连,上、下模头之间藉螺丝贯穿栓固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押出机押出模头之新结构。它是由上模头及下模头所组成,上、下模头内缘分别设有三角菱形之导料槽,上、下模头结合后于一端形成一进料口,而上、下模头之导料槽又相连,上、下模头之间藉螺丝贯穿栓固成一体。该产品可以押出粗细均匀、规格一致的多排电脑排线。
文档编号B29C47/30GK2229872SQ94231300
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国富 申请人:张国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