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挤出聚合物质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676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以挤出聚合物质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挤出聚合物质的方法。
如人们所知,从容器中放出单体物质而使其聚合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在从此容器中放出之前将此物质与预定量的某种液体混合所致,这种液体举例来说是由添加的水或至少带有其他一些物质的水或其他液体构成,这随所用单体物质的种类而异。
所述液体在其为单纯的水而采用的是单成分的挤出器时一般是由空气中的水分提供的,所谓单成分挤出器也就是其中仅含单体物质的挤出器,而在采用所谓“双成分”挤出器时,所述液体是在使容器内所装小箱破裂后取得的(显然,这种溶解对任一种液体都是有效的)。
这第二种方法应看作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因为,与第一种方法不同,装在上述容器内的液体可与单体物质的整个物体充分混合而可确保在所有区域内都取得均匀而同时发生的聚合作用。
但,此第二种方法具有很大不便,因为在单体物质与液体混合后仅具有很短的有效时期(几分钟),在此时期内整个物体就完成了聚合作用。这意味着,如果因故不能将全部装在容器内的物质挤出,留在容器内的聚合量就硬化而无法利用了。
因此,不论实际的使用要求如何,在按如上所述方法操作的用以挤出聚合物质的容器内在几分钟内还未挤出的物体就再不能使用而与其容器一起成为处理上很复杂而费钱的“特种废料”。
为使用双成分方法而又无上述不便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和一种实施这一方法的装置,可用以随时仅只使用所需量的单体物质而取得良好的聚合作用,完全不影响暂时不用而留在容器内物质的性能,并在需要时再予使用。
此外,其结果是,采用所推荐的方法和装置,只要具备应有的谨慎和小心,就可作出包括挤出聚合物质在内的各种操作而无必须在预定的时间范围内用去全部容器装料的麻烦。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方法包括以下阶段使一单体物质从一第一容器中放出,此物质可在与空气接触时立即自行聚合;最后使硬化物质从一第二容器放出,此物质在将其送往使硬化物质与此单体物质混合的区域时可加速所述单体物质的聚合。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物质的挤出装置。
本发明实施一种用以挤出聚合物质的装置,其特征是装置具有一第一容器,其内容纳单体物质,此物质在与空气接触可立即自行聚合;一第二容器,其内容纳硬化物质,此物质可加速所述单体物质的聚合;一第一导管,用以将所述单体物质送往所述装置中所述单体物质的输出点;一第二导管,用以将最后从所述第二容器中流出的硬化物质导向使此硬化物质与所述单体物质混合的区域;第一阻挡装置,用以通过操作使所述单体物质从所述装置中流出;第二阻挡装置,用以通过操作将最后在所述第二容器内的硬化物质送往所述混合区域。
现对本发明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附图示出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部分剖示侧视图,示出本发明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实施例;图2为图1挤出装置的侧视简图;图3为图1、2挤出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4-7为以上各图所示装置的某些详图。
如图1所示,聚合物质挤出装置总的示为(1)。
装置(1)具有总的示为(2)、带有“枪”把(3)的“枪”件和大体上水平的延伸件(4)(图1、2),并以其部分上部与枪把(3)连接。某些构件与此延伸件(4)组合,用以挤出上述聚合物质,这将在以下予以说明。
在延伸件(4)的上部靠近枪把(3)设有第一容器(5)的出口管嘴,容器大体上为筒形,管嘴按已知方式通过内外螺纹进行连接,容器内装有举例来说由液态尿烷成分构成的单体物质和一定量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气态推动物质。容器(5)的出口管嘴以已知而未示出的方式装有阀件,阀件在一般通过螺纹与延伸件(4)连接前可使容器(5)保持密闭状态,在将容器(5)接到延伸件(4)上后阀件可使装在容器(5)内的物质从上述出口管嘴流出。上述装在容器(5)内的单体物质可在暴露在周围环境中时,不用加入硬化物质就可举例来说与空气中的水份结合而聚合;但,这种不加硬化物质的聚合只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实现。
在大体上对应于延伸件(4)的中部位置上一第二大体上为筒形的容器(7)通过一总的示为(6)的压力调节装置最好用内外螺纹接头接在延伸件(4)的上部,所述第二容器(7)用以装入最好为液态的硬化物质,此物质最好由水构成而在与以上提出的尿烷化合物混合时可加速此化合物的聚合作用。
如图6所示,已知类型的压力调节器(6)具有调节体(8),调节体在其轴向两端具有封闭的筒形空心腔体(9),在此腔体内装有一平滑移动的液封滑块(10),滑块与分别用于流体入口和出口的两个通道(11)和(12)作直角布置,入口和出口相对于滑块(10)位于其两侧。
在调节体(8)内部一通道(B)从出口(12)进入上述腔体(9)的相应端部。
调节滑块(10)由两个筒形端部(14)和(15)构成(在图6中依次位于下方和上方),其直径大体上小于腔体(9)的直径,此两个端部通过一直径小于两个端部(14)和(15)直径的轴(16)彼此连接。一压缩螺旋弹簧(16)与腔体(9)作共轴线布置而使滑块(10)压向与通道(13)连通的腔体(9)端部。对螺旋弹簧(16)作用在滑块(10)上的力可通过调节一旋装在调节体(8)内的外螺纹件(17)进行调节,外螺纹件可使螺旋弹簧(16)以不同的力推压滑块(10)。
在操作中,对从出口通道(12)流出的液体按要求调节其压力,在通过使螺旋弹簧(16)压在滑块(10)上的外螺纹件(17)调定作用力后就可使其保持在所需压力值上。这种自动调节在于部分流经出口通道(12)的液体始终流进导管(13)而将面向导管(13)的筒形端部(14)以对应于出口通道(12)内液体压力的作用力压向螺旋弹簧(16);这就使筒形端部(14)阻挡连接通道(11)和(12)的腔体(9)部分,以致压力越高,出口通道(12)间的压力也越高,从而降低或提高此压力直至使其到达所需值并保持在此值上。
如图1所示,容器(7)的某一部分与一已知的压力计(18)连接,以便对容器(7)内的实际压力提供可见指示。
容器(7)上与容器出口管嘴相对的部分设有与容器(7)筒体通过螺纹轴向连接的盖件(19),盖件用以重新关闭容器上大体上背离延伸件(4)的部分。应该指出,容器(7)也可在任意部分设一开口(未示出)而可通过一可卸开关(未示出)封闭此开口。
盖件(19)的圆形底壁(20)具有共轴线的圆形开口(21),开口与一泵件(22)连接。所述泵件(22)以其部分筒体(23)插入与其共轴线成一整体的盖件(19)而以其中区位于上述开口(21)处;在此筒体内共轴线装有平滑移动的活塞件,在此筒体(23)外面用一把手(25)与活塞件连接,把手用以使活塞件(24)在筒体(23)内在两个方向上作适当次数的冲程而使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空气进入容器(7)。
图4所示已知类型的止回阀(26)大体上具有小球体(27)和螺旋弹簧(28)而可使小球体(27)和螺旋弹簧压靠在筒体(23)的配合表面上,止回阀接在筒体(23)上盖件(19)内的端部。
使上述容器(5)和(7)通过一条带件(29)在适当背离延伸件(4)的相应区内连接起来,条带件围住两个容器而大体上使其连成一体。
如图1和3所示,栓件(31)的一端通过螺纹装在枪把(3)上部内的水平螺纹孔(30)内。栓件在所述孔(30)内通过压缩螺旋弹簧(32)将大体上为筒形的构件(33)轴向推向孔(30)的空端。液封的第一导管或管件(34)与筒形件(33)的空端作共轴线连接,此管件伸出延伸件(4)的悬空端,第二导管或管件(35)从第一管件与延伸件(4)悬空端大体上重合的区域起同轴线地围住第一管件,第二管件的一端由延伸件(4)的悬空端支承。
延伸件(4)上位于枪把(3)上面的部分通过水平销(36)对扳机件(37)的上端作转动状支承,扳机件的中部用已知而未示出的方法与筒形件(33)上朝向延伸件(4)悬空端的一端连接在用手将扳机件(37)的下部移向栓件(31)时,筒形件(33)和管件(34)被轴向拉向栓件(31)而取得以下明显的结果。
栓件(31)的螺旋体决定着扳机件(37)抗衡将其手动扳向栓件(31)的力。
如图3、5所示,容器(7)的出口管嘴与延伸件(4)内导管(38)连通,此导管又与环形腔(39)连通,环形腔位于共轴线装在延伸件(4)筒形腔(41)内空心筒形件(40)的外周表面上。此空心筒形件通过适当的间隙使上述管件(34)在其内腔(42)内作滑动安装,而其本身则通过在其轴向两端的两个带螺纹的止动件(43)(图5中仅示出其一部分)与延伸件(4)作固定连接。
空心筒形件(40)的内腔(42)与部分围住带径向孔(45)管件(34)的环形腔(44)有关连。环形腔(39)和(44)通过大体上为锥形的轴孔彼此连通,由通过螺纹装在延伸件(4)内的螺纹件(48)构成的半阻挡锥形轴端(47)在锥形轴孔内作不同程度的关连。将外螺旋件(48)较高或较低程度的拧入动作对应于螺旋件(48)端部(47)对孔(46)作较高或较低程度的阻挡,从而使容器(7)内的液体从导管(38)到环形腔(44)的自由流动程度较低或较高。如图5所示,外螺旋件(48)大体上完全拧入,这相当于导管(38)和环形腔(44)之间再不连通,因而容器(7)与管件(34)之间也再不连通。
因此,螺旋件(48)的端部(47)和孔(46)构成调节容器(7)内硬化物质流出速度的机构。
如图3所示,容器(5)的出口管嘴与延伸件(4)内导管(49)连通,导管又与管件(35)的液封端连通,管件则与延伸件(4)连接。
如图7所示,管件(34)的空端(50)在内部大体上为截锥形而以其顶端位于管件(34)的外侧;管件(35)的端部(51)在外部大体上为截锥形而可顺应管件(34)的轴向移动,因而可与管件(34)大体上的截锥形端部(50)作液封状接合。
在使用中,装置(1)可用以放出容器(5)内的单体物质而不对此单体物质添加任何硬化物质。
这样,容器(7)就可不用装以水或其他硬化物质;但,容器(7)也可装以硬化物质,但可使螺旋件(48)位于其最高程度的旋入状态而使硬化物质不得从环形腔(39)通向环形腔(44)而再从此通向内部管件(34)腔内。
通过手动扳住扳机件(37)的下部可使装置(1)放出单体物质;扳住扳机件就使管件(34)移向枪把(3)而使管件(34)端部(50)脱开上述管件(35)的端部(51),从而使单体物质从容器(5)通过管件(35)内腔在两个端部(50)和(51)之间流出。上述端部(50)和(51)因而具有阻挡机构的作用而可调节容器(5)内单体物质的流出量。
单体物质在将其从装置(1)中放出时,即使不添加硬化物质也举例来说由于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开始聚合,聚合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完成。
在须向上述单体物质添加液态硬化物质时,必须对容器(7)至少部分地装入这种硬化物质。装入时须如上所述和如图1所示从容器(7)筒体上拧出盖件(19)。
然后再将盖件(19)盖上容器(7)的筒体,重复操作把手(25)而作动泵件(22)以便在容器(7)内造成高于大气压力的压力。压力计件(18)指示此压力的值而可在使用装置(1)中任意时刻校验压力值。
在操作中,一般来说,在不致动扳机件(37)时,管件(34)在弹簧(32)的作用下处于朝向管件(35)端部(51)最前面的位置上。这样,孔(45)就处于环形腔(44)以外而不能从容器(7)中接取液体。因此,空心筒形件(40)和孔(45)具有阻挡机构的作用而可对装在容器(7)内的硬化物质流入管件(34)进行控制。
在将扳机件(37)的下部向后扳动时,管件(34)就向枪把(3)移动一定距离如上所述而使来自容器(5)的单体物质通向端部(50)和(51)之间并将孔(45)移到环形腔(44)以内。在螺旋件(48)并不阻挡孔(46)时,容器(7)内的液体就开始从容器(7)流向环形腔(39),再进入环形腔(44),并从此通过孔(45)进入管件(34)的内腔;最后,液体大体上在所述端部(50)和(51)的配合下与来自容器(5)的单体物质混合而立即从所述管件(34)流向外界。
对来自容器(7)硬化物质的流速可操作压力调节装置(6)的螺旋件(17)和(或)操作上述螺旋件(48)随时予以调节,这种调节在实施时并不对来自容器(5)的单体物质造成任何约束。
重要的应指出,按本发明未示出的一个变型,所述容器(1)可代以预装举例来说由水构成的硬化物质的增压瓶;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此瓶就不需所述泵件(22),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硬化物质对从管件(35)放出的单体物质进行具有“冠状”扩散性作用的喷雾,也就是通过扩张将硬化物质引离管件(35)的端部和管件(35)终端部分的轴线。
此外,应该指出,按未予示出的装置(1)的变型,容器(7)内的压力可等同于大气压力,装在其中的硬化物质可只是在重力作用下到达环形腔(44)。
此外,应该指出,所述单体与硬化物质由于以上所述原因,可以不同于所述的区域内以对于熟悉本专业的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混合,就是,在离开所述端部(50)和(51)的区域内或直接在管件(35)的外面进行混合;特别是,可对管件(34)和(35)进行构形和作互换的安排而使从管件(35)流出的单体有助于从管件(34)中引出硬化物质,这是由于从管件(34)和(35)流出的两种制品具有不同的流出速度而造成压降和(或)移动效应所致。
最后,应该指出,所述装置(1)完全实现了前述目的,因为这里可以每次只是使用所需量的单体物质而丝毫不影响留在容器内暂时不用的物质的性质。
此外,所述装置(1)可根据使用人选用的是须在短时间内还是在较长时间段内聚合的单体而仅送出装在容器(5)内的单体物质或使装在容器(7)内的硬化物质与单体物质相混合。
权利要求
1.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阶段使与空气接触可立即自行聚合的单体物质从一第一容器(5)中流出;最后使可加速所述单体物质聚合的硬化物质从一第二容器(7)中流出;将此硬化物质送往使硬化物质与此单体物质相混合的区域。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所述硬化物质流出量的阶段。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另一将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空气泵入所述第二容器(7)的阶段。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7)由一装有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所述硬化物质的瓶体构成。
5.按权利要求1-4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调节所述硬化物质压力的阶段。
6.按权利要求1-5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分别使所述单体物质和所述硬化物质流出的两个管件(35、34)端部大体上位于所述混合区的附近。
7.按权利要求6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管件(34、35)为共轴线的。
8.按从属于权利要求1或2或7时的权利要求1、2、6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7)内的压力大体上等于大气压力,所述硬化物质是在重力作用下到达所述混合区的。
9.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成形并互换地设置所述管件(34、35),以便在单体物质从相关管件(35)流出时由于从所述管件(34、35)流出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流出速度而造成的低压和(或)牵引作用将所述硬化物质从相关管件(34)引出。
10.按权利要求1-9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在操作中所述第二容器(7)可以是空的。
11.按权利要求1-9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在操作中所述硬化物质的流速可以是零值。
12.按权利要求6-11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其特征是使所述硬化物质向从所述相关管件(35)放出的单体物质进行具有“冠状”扩散作用的喷雾。
13.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第一容器(5),其内容纳单体物质,单体物质在与空气接触时可立即自行聚合;一第二容器(7),其内容纳硬化物质,硬化物质可加速所述单体物质的聚合;一第一导管(35),用以将所述单体物质导向所述装置(1)中所述单体物质的输出点;一第二导管(34),用以将最后流出的硬化物质从所述第二容器(7)导向使所述硬化物质与所述单体物质混合的区域;第一阻挡装置(50、51),用以通过操作使所述单体物质从所述装置(1)中流出;第二阻挡装置(40、45、48),用以通过操作将最后在所述第二容器(7)内的硬化物质送往所述混合区。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以调节所述硬化物质流速、介于所述第二容器(7)和所述混合区之间的装置(46、47)。
15.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以调节所述硬化物质压力、介于所述第二容器(7)和所述混合区之间的装置(6)。
16.按权利要求13 15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两个管件(34、35)的两端(50、51)分别限定为所述单体物质和所述硬化物质的所述第二和第一流出导管,并大体上位于所述混合区的附近。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件(34、35)是共轴线的。
18.按权利要求13-17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以测量所述硬化物质压力的装置(18)。
19.按权利要求13-18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泵压装置(22),用以在操作中将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空气泵入所述第二容器(7)。
20.按权利要求13-18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容器(7)是由装有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所述硬化物质的瓶体构成的。
21.按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使所述硬化物质向从相关所述管件(35)放出的所述单体物质进行具有“冠状”扩散作用的喷雾。
22.按权利要求13-19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在操作中所述第二容器(7)可以是空的。
23.按权利要求14-21中之一所述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速调节装置(46、47)可用以使所述硬化物质的流速成为零值。
24.聚合物质挤出方法大体上如参照附图所述。
25.聚合物质挤出装置大体上如参照附图所述。
全文摘要
聚合物质放出方法和装置,其中:使在与空气接触时可自行聚合的单体物质从第一容器(5)中流出,使可加速单体物质聚合的硬化物质从第二容器(7)中流出,将硬化物质送往使硬化物质与单体物质混合的区域。
文档编号B29B7/74GK1249706SQ98802939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0日
发明者M·T·普拉斯马蒂-吕钦格 申请人:卢森堡切明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