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7591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轴套631内的第一轴杆632 ;第一齿轮61包括两个同轴固定设于第一轴杆632两端的第一齿轮单体611 ;第二横向转轴64包括与竖向转轴5连接的第二轴套641,和活动贯穿第二轴套641内的第二轴杆642 ;第二齿轮62包括两个同轴固定设于第二轴杆642两端的第二齿轮单体621 ;两第一齿轮单体611和两第二齿轮单体621 对应咬合在一起。
[0047]或者,第一横向转轴63包括与竖向转轴5连接的第一轴套631,和固定贯穿第一轴套631内的第一轴杆632 ;第一齿轮61包括两个同轴活动套设于第一轴杆632两端的第一齿轮单体611 ;第二横向转轴64包括与竖向转轴5连接的第二轴套641,和固定贯穿第二轴套641内的第二轴杆642 ;第二齿轮62包括两个同轴活动套设于第二轴杆642两端的第二齿轮单体621 ;两第一齿轮单体611和两第二齿轮单体621 对应咬合在一起。这样,两第一齿轮单体611分别与两第二齿轮单体621相配合对第一模盖3和第二模盖4进行平衡的同步驱动。
[0048]进一步为了防止第一模盖3和第二模盖4分别沿第一横向转轴63和第二横向转轴64横向窜动,进而引起第一模盖3和第二模盖4无法准确盖住模座2,或出现翻转晃动等不稳定情况,优选地,第一模盖3具有两个分别与两第一齿轮单体61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脚31 ;第一轴套631与竖向转轴5固定连接;第一轴套631的长度与两第一齿轮单体611之间的距离相应,即第一轴套631被固定,且第一轴套631匹配抵顶于两第一齿轮单体611之间进行限位,可有效防止两第一齿轮单体611出现窜动、晃动等,机构合理,实用效果显著;
[0049]第二模盖4具有两个分别与两第二齿轮单体62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脚41 ;第二轴套641与竖向转轴5固定连接;第二轴套641的长度与两第二齿轮单体621之间的距离相应,即第二轴套641被固定,且第二轴套641匹配抵顶于两第二齿轮单体621之间进行限位,可有效防止两第二齿轮单体621出现窜动、晃动等,机构合理,实用效果显著。
[0050]为了具体实现竖向转轴5的结构,优选地,竖向转轴5包括处于下方的轴座51,设于轴座51上并竖直设置的轴心52,和活动套设于轴心52外的轴套53 ;轴套53与第一轴套631和第二轴套64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模盖3和第二模盖4依靠轴套53相对于轴心52的转动进行转动动作。
[0051]优选地,轴套53的下端抵顶在轴座51的上端,此结构可使轴座51对轴套53进行承载,支撑第一模盖3和第二模盖4等的重量,具体实现整个竖向转轴5结构的合理性,而且进一步的结构可为,轴座51为与轴套53直径相应的圆柱结构,整体结构更加工整。
[0052]优选地,底板I具有向竖向转轴5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1,轴座51设于延伸部11上。这样可使本实用新型成为一个整体,各部件之间始终保持稳定的协调配合关系。
[005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完整,优选地,还包括内模7,内模7处于竖向转轴5和模座2之间,并与模座2枢接在一起,进行上下翻转伸入模座2的模槽(图中未示出)中用于成型鞋面。具体结构可为,内模7通过与输送圆盘的径向垂直的转轴与模座2枢接在一起。内模7可为传统注塑模具的内韧结构。
[0054]为了具体实现双色鞋注塑成型,优选地,第一模盖3与模座2、内模7相配合成型第一色的鞋面;第二模盖4与模座2、内模7相配合成型第二色的鞋底,且所述鞋底与所述鞋面一体成型在一起。即此时第二模盖4相对于第一模盖3具有较深的模槽。
[005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的模槽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内模的具体形式及其与模座的具体枢接形式、枢接位置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延伸部的具体形式、尺寸及其与轴座的连接方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如可与轴座采用固定或可拆装的方式进行连接;轴套与轴座优选为上下相活动抵顶的形式,二者的具体对应接触方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轴座、轴心和轴套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更广义地讲,竖向转轴的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轴套与两第一齿轮单体的具体配合关系,及第二轴套与两第二齿轮单体的具体配合关系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优选为与竖向转轴固定连接的形式,具体连接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轴套、第一轴杆、第二轴套和第二轴杆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更广义地讲,第一横向转轴和第二横向转轴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具体形式和相互配合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更广义地讲,同步翻转装置的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竖向转轴优选处于模座的内端,在保证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可与模座相配合的情况下,竖向转轴的具体设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底板、模座以及第一模盖的主体部分和第二模盖的主体部分均优选为现有的结构,但均可为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作适应性的结构调整。
[0056]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模座,以及交替盖在模座上的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与同一竖向转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依靠所述竖向转轴交替转动到所述模座上方进行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圆盘的径向上,上述竖向转轴处于上述模座的内端;定义上述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盖在所述模座时,朝向输送圆盘圆心的一端为根部,朝向输送圆盘外侧的一端为首部;所述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的根部与所述竖向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通过可使二者同步上下翻转的同步翻转装置与上述竖向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同步翻转装置包括与上述第一模盖的根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上述第二模盖的根部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咬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齿轮通过同轴的第一横向转轴与上述竖向转轴的一侧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同轴的第二横向转轴与所述竖向转轴的另一侧连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横向转轴和所述第二横向转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横向转轴包括与上述竖向转轴连接的第一轴套,和活动或固定贯穿第一轴套内的第一轴杆;上述第一齿轮包括两个同轴固定设于或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杆两端的第一齿轮单体; 上述第二横向转轴包括与上述竖向转轴连接的第二轴套,和活动或固定贯穿第二轴套内的第二轴杆;上述第二齿轮包括两个同轴设于或活动套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轴杆两端的第二齿轮单体; 两所述第一齿轮单体和两所述第二齿轮单体一一对应咬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模盖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上述第一齿轮单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脚;上述第一轴套与上述竖向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套的长度与两所述第一齿轮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应; 上述第二模盖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上述第二齿轮单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脚;上述第二轴套与上述竖向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套的长度与两所述第二齿轮单体之间的距离相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竖向转轴包括处于下方的轴座,设于轴座上并竖直设置的轴心,和活动套设于轴心外的轴套;所述轴套与上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固定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套的下端抵顶在上述轴座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具有向上述竖向转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上述轴座设于所述延伸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模,所述内模处于上述竖向转轴和模座之间,并与所述模座枢接在一起,进行上下翻转伸入所述模座的模槽中用于成型鞋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模座,以及交替盖在模座上的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与同一竖向转轴枢接在一起,可进行上下翻转,依靠竖向转轴交替转动到所述模座上方进行封盖。如此,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双色注塑模具的构造形式,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与同一竖向转轴连接,可通过此竖向转轴交替转动到模座上方对模座封盖并进行相应颜色注塑料的注塑成型,动作顺畅灵活。当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转动时,可先将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向上翻转靠近再进行转动,可大大减少占用输送圆盘的空间。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双色注塑模具,其可进行顺畅灵活的开合模动作,且可充分利用输送圆盘的空间,实用性强。
【IPC分类】B29C45-16, B29C45-66, B29C45-26
【公开号】CN204585725
【申请号】CN201520310171
【发明人】黄进忠
【申请人】泉州三川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