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注塑异形电池端子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95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具体结构可为,主模2对应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的自由端形成有供自由端穿过两滑动座5自由活动的缺口 12。
[0050]优选地,上述第二顶杆外活动套设有套模,所述套模伸入上述成型腔抵顶于电池端子主体部分91的下端,主模2形成有供所述套模和第二顶杆穿过下通孔22。当第二流体压缸向上推动套模时,所述套模会将成型的电池端子9向上顶出。
[0051]为了更加便于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自由活动,对两滑动座5进行高效驱动,优选地,两活动口 21为延伸至主模2纵向端部的豁口。
[0052]为了具体实现两滑动座5相对于主模2的滑动,优选地,两滑动座5的侧面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滑轨53,主模2形成有分别与两滑动座5的滑轨53相匹配的滑道。
[0053]为了具体实现驱动板43与第三杆模4和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的连接,以及第四杆模与第二流体压缸的连接,优选地,驱动板43包括处于外侧与上述第一流体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外驱动板431,和处于内侧与两第三杆模4和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连接的内驱动板432,外驱动板431和内驱动板432连接在一起;两第三杆模4的外端贯穿内驱动板432止于外驱动板431,两第三杆模4的外端侧面形成有卡于内驱动板432外侧的第一凸缘44,内驱动板432的外侧形成有容置第一凸缘44的第一凹槽;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的外端贯穿内驱动板432止于外驱动板431,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的外端形成有卡于内驱动板432外侧的第二凸缘61,内驱动板432的外侧形成有容置第二凸缘61的第二凹槽;所述第四杆模通过移动板7与上述第二流体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上述第二杆模的下端活动贯穿移动板7与模座I连接;移动板7包括层叠连接在一起的上移动板71和下移动板72,上述第一顶杆和套模的下端贯穿上移动板71止于下移动板72 ;所述第一顶杆的下端形成有卡于上移动板71下侧的第三凸缘(图中未示出),上移动板71的下侧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三凸缘的第三凹槽711 ;所述套模的下端形成有卡于上移动板71下侧的第四凸缘(图中未示出),上移动板71的下侧形成有容置所述第四凸缘的第四凹槽712。这样,当第一流体压缸向前推动外驱动板431时,外驱动板431可向前推动两第三杆模4和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使两第三杆模4以及第一杆模3和第二杆模伸入容料腔内;当第一流体压缸向后拉动外驱动板431时,外驱动板431带动内驱动板432向后拉动两第三杆模4和两斜杆形式的进退驱动装置6,使两第三杆模4以及第一杆模3和第二杆模从容料腔内撤出;当第二流体压缸向上推动下移动板72时,下移动板72可向上推动第一顶杆和套模伸入容料腔构成成型腔,也可将成型的电池端子9向上顶出;当第二流体压缸向下拉动下移动板72时,上移动板71随着下移动板72向下运动,通过第三凸缘和第四凸缘分别将第一顶杆和套模向下拉动。
[0054]优选地,驱动板43配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杆45,主模2形成有与第一导向杆45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45的外端贯穿内驱动板432止于外驱动板431,第一导向杆45的外端形成有卡于内驱动板432外侧的第五凸缘451,内驱动板432的外侧形成有容置第五凸缘451的第五凹槽;移动板7配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杆(图中未示出),主模2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杆相配合的第二导向孔23;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下端贯穿上移动板71止于下移动板72,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下端形成有卡于上移动板71下侧的第六凸缘(图中未示出),上移动板71的下侧形成有容置所述第六凸缘的第六凹槽713。具体结构可为,第一导向杆45和第二导向杆分别为两个,这样,当第一流体压缸向前推动外驱动板431时,外驱动板431可向前推动两第一导向杆45,使两第一导向杆45伸入第一导向孔内;当第一流体压缸向后拉动外驱动板431时,外驱动板431带动内驱动板432向后拉动两第一导向杆45,使两第一导向杆45从第一导向孔内拔出,实现对驱动板43及第三杆模4等的导向;当第二流体压缸向上推动下移动板72时,下移动板72可向上推动第二导向杆伸入第二导向孔23内;当第二流体压缸向下拉动下移动板72时,上移动板71随着下移动板72向下运动,通过第六凸缘将第二导向杆向下拉出第二导向孔23,实现对移动板7和第四杆模等的导向。
[0055]优选地,主模2通过下模架11与模座I连接;下模架11包括两个分立于模座I两端上的下竖向板111 ;上述第二流体压缸设于模座I的下方,所述第二流体压缸的活塞杆穿过模座I与下移动板72驱动连接,即第二流体压缸朝上设置在模座I的下方。
[0056]为了具体实现对容料腔的注料,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配设有注料盒8,注料盒8处于上述容料腔的上方,具有注料槽81,和连通注料槽81和所述容料腔的注料孔82。可将流动的铅料等注塑料倒入注料槽81内,注塑料由注料孔82流入容料腔,注满整个成型腔,实现注塑。具体结构可为,可根据所要注塑的电池端子9的体积对注料槽81的容积进行设计,注满或注到相应刻度后,即不用再注料,减少甚至不产生多余残料。
[0057]优选地,注料盒8紧贴主模2的上表面,注料盒8的一侧端部处通过竖向转轴83与主模2连接,主模2的上表面向上设有对应注料盒8另一侧的限位件84。即注料盒8可依靠竖向转轴83进行转动,当需要进行注料时,可将注料盒8依靠竖向转轴83转动至限位件84处,限位件84对注料盒8进行准确限位,使注料孔82对准成型腔进行注料;当注料结束后,可转动注料盒8,利用注料盒8紧贴主模2上表面的特性,将注料孔82与成型腔之间的注塑料斩断,待注塑料凝固成型后取出。限位件84具体可为设置在竖向转轴83对角处并固定在主模2上的螺杆。具体结构可为,竖向转轴83包括轴套,锁紧轴套的螺栓,和张设于螺栓的螺帽与注料盒8之间的压紧弹簧,在所述螺栓旋紧时,所述压紧弹簧可用于注料盒8的预紧,保证注料盒8与主模2始终保持贴近状态。
[0058]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注塑异形电池端子的注塑模具,优选适用图示中的电池端子,也可根据实际电池端子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设计主模、第一杆模、第二杆模、第三杆模和第四杆模等的具体形式来调整成型腔的形状;限位件的具体形式、设置位置及其与主模的连接形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注料槽和注料孔以及整个注料盒的具体形式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具体形式、数量和分布形式等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移动板的具体形式及其与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套模和第二导向杆的具体连接方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驱动板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二导向杆与主模和模座的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下模架的具体形式也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滑道和滑轨的具体形式及二者的相互配合方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活动口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第一流体压缸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