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燃烧谷壳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482阅读:2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燃烧谷壳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锅炉燃烧谷壳的方法及装置,用于以谷壳或锯末代煤燃烧锅炉,特别是卧式手烧炉。
小型锅炉是“煤老虎”,耗煤量大,热效率低,炉门开关频繁,加煤时,就会冒出滚滚浓烟;再者,燃煤产生大量的SO2,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谷壳是稻谷加工大米时的副产品,来源广泛,具有颗粒均匀,水份稳定,热值高,且不含S等特点。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可再生燃料。
当前,对容量小于1吨/时立式锅炉,进行燃烧设备的改造有一次性加煤反烧炉排;抽板顶升反烧炉排;双层炉排等。对于卧式快装锅炉将其改造成往复炉排;抽条炉排。并在炉膛内增加前后拱。都是在燃烧设备上进行节能改造,并没有对新燃料进行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更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谷壳锯末资源,防止产生二次浪费,节约保护不可再生的煤资源。(二)谷壳锯末中没有S,燃烧后不产生SO2,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三)使比重小,体积大的谷壳顺利进入炉膛充分燃烧,防止谷壳灰阻塞,使锅炉正常运行供气;(四)减小热量对人体的辐射,改进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五)尽量和燃煤锅炉的设计要求一致,安装、使用维修方便,换上谷壳炉排装置燃谷壳锯末,卸下谷壳炉排装置就可燃煤,提高老、旧锅炉的利用率。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方位,以人正面对着锅炉炉门的位置为例。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燃料斗取代炉门,燃料斗的舌头底板把炉口分为上下两部份,上部为谷壳锯末的进口,下部为拨火、推灰孔,高度为50-100mm。炉排的前端留有占整个炉排面积10%-30%的空间作为落灰口,燃烧后的谷壳灰经落灰口,掉入灰坑,由灰门清除,炉排的通风面积由原来的20%-40%增加到50%-70%。燃谷壳锯末时,一般不需要送风机送风,就能正常燃烧,是全封闭的半悬空的负压燃烧。引风机的风量及其它要求和燃煤相同。


图1所示的燃料斗(拼装示意图)左、右为对称的墙板,前面共用锅炉的护板;背板和左右墙板联接;舌头底板和左、右墙板,背板的底联接。舌头底板的形状为凸形。前凸出部分是燃料斗的底板舌头,舌头伸进炉膛。舌头底板把炉口分为上下两部。舌头长在200-450mm,常用的是300-350mm;宽度小于炉口的3-20mm,新锅炉可小于3-5mm,旧锅炉炉门框没有变形和新的尺寸相同;为了便于改造安装,一般应小于6-10mm。燃料斗用金属薄板板金制作,还可以用金属板焊接或拼装制造。用铸铁浇铸组合成较为耐用。燃料斗是直接安装在锅炉的护板上,方法有螺丝固定,电焊焊接固定。当谷壳锯末不充裕时,为了保证锅炉供汽不造成停产损失,从燃料斗中加进粉煤,还能正常运行供汽。
本发明谷壳炉排常用的有板式炉排,纵向炉排,百炉排,百叶炉排使用效果更好。图2是百叶炉排的联接条(部份主视图)其形状是带榫槽的长条梯形。前端的高在30-40mm,后端的高在60-80mm,长度根据锅炉蒸发量的而定;在700-1400mm之间,每两榫槽之间在100-200mm,榫槽的宽度为8-10mm,榫槽的夹角为20°-60°(和上线的锐角),一般是30°-45°,榫槽的长度为15mm。
图3是百叶片(主视图)百叶片的长度在180-260mm,常用的是200-220mm,宽度是30-60mm,常用的是40mm,厚度(横截面)是上大下小的梯形。上底是10-15mm,下底是5-8mm;距两端10mm处开有两榫槽,榫槽深度为10-15mm,宽度是8-12mm,最宽不超过18mm。百叶片横向布置在炉膛内,和联接条互相垂直。联接条和百叶片的联接是采用两榫槽互相交叉,并互相啮合对方。榫槽的根部来固定组合成百叶炉排。(图4表示单片联接示意图)联接条和百叶片都是用铸铁浇铸成型的炉排。用卡子或铁丝固定在锅炉的横梁上。
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能源方针,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常规能源总贮量占世界第三位,其中煤的贮量仅次于苏联和美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采能源占有量很低,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美国的1/10,苏联的1/7,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也可说是能源贫国。全国1987年,中小型锅炉耗煤量近2亿吨,到1992年已增加到3亿吨。如将其中一部份蒸发量小于1吨手烧的锅炉改成烧谷壳锯末,特别是在产稻区和林区,对于贯彻落实能源方针是积极可行的。第二个优点是既充分开发利用了可再生的谷壳锯末作为锅炉燃料,节约了有限的化石燃料煤资源,又保持了锅炉的原设计,使锅炉安全正常经济运行,提高了老旧锅炉的使用率。为私营企业起步过渡,降低投资提供了新的选择。第三和燃煤相比较,减少了SO2的排放量,炉膛温度稳定变化起伏小,很少冒黑烟,这些都是有利于环保的,尤其是改造时间短,改造安装方便,月头投资月尾收回投资;上午改造,下午使用;当年盈利,节约燃料款数万元。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燃烧谷壳的方法及装置,由燃料斗,炉排组成,其特征在于燃料斗取代炉门,燃料斗舌头底板,将炉口分为上下两部份;在炉排前端挡火墙后留有落灰口落灰;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燃料斗舌头底板形状为凸形,其特征是前凸出部份伸进炉膛,舌头底板将炉口分为上、下两部份,上部为进燃料的,下部拨火、推灰的高度在50-10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为百叶炉排,其特征是百叶片横向布置,和联接条互相垂直,两榫槽交叉,并互相啮合对方榫槽根部来固定组合成炉排;
4.根权利要求1和所述的百叶时炉排,其特征是通风面积占整个炉排面积50%-70%。
全文摘要
一种锅炉燃烧谷壳的方法及装置,由燃料斗,谷壳炉排组成,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适合卧式快装手烧炉烧谷壳和锯末。本发明使比重小、体积大的谷壳锯末顺利进入炉燃烧,且清灰,出灰方便。使用本发明不开炉门投谷壳燃料,炉膛温度稳定,黑烟少,无SO
文档编号F23H7/00GK1298072SQ0012918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德星 申请人:李德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