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用散热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24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冷器用散热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中冷器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冷器用 散热带。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用在汽车发动机尾汽再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而中冷器则是热 交换器的其中一种形式,其作用是将发动机作功后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回收,通 过中冷器冷却的原理达到发动机废气排放标准。本发明的散热带(也叫散热片、 翅片或紊流片)是中冷器中的一个零件,通过带体上的齿状结构来增加散热面积 并产生紊流效果,因而在散热带齿状结构的齿距、齿高、齿宽不变的状况下,齿 状结构的几何形状直接影响中冷器的热交换性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散热 带,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冷器的热交换效率。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冷器用散热带,带体上具有齿状结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状结构的齿顶和/或齿谷开设有側向斜窗。所述的斜窗窗顶与齿状结构的侧边之间的夹角为35~50°,优选40~45°,最 优选41~43° 。齿顶斜窗部分开设的上斜窗与齿谷部分开设的下斜窗设在相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带,由于在齿状结构上开设有侧向斜窗,在齿距、齿高、 齿宽不变的状况下,增加中冷器热交换产生的紊流效果,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歩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带由薄形金属材料(铜、铝、铁、不锈钢等)冲压加工成形, 安装于中冷器冷却管之间,用真空钎焊或气体保护焊连接固定。在一个中冷器上 椐据设计的规格大小由多条冷却管和散热带组成。参照图l,带体1上具有连续排列的齿状结构2,所述的齿状结构的每个齿 顶上均开设有一个从齿顶向左侧倾斜的斜窗4,且斜窗4的顶部3与该对应齿的 侧边5之间呈42。夹角。所述的齿状结构的每个齿谷上均开设有一个从齿谷向左 侧倾斜的斜窗6,且斜窗6的顶部7与该对应齿的侧边8之间呈42。夹角。所述 的斜窗4、 6呈三角形。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冷器用散热带,带体(1)上具有齿状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状结构(2)的齿顶和/或齿谷开设有侧向斜窗(4、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窗窗顶(3、 7) 与齿状结构的侧边(5、 8)之间的夹角为35~5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窗窗顶(3、 7) 与齿状结构的侧边(5、 8)之间的夹角为40~45°。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窗窗顶(3、 7) 与齿状结构的侧边(5、 8)之间的夹角为41~43°。
5、 如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中冷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齿顶斜窗部分 开设的上斜窗(3)与齿谷部分开设的下斜窗(7)设置在相同一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用散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窗呈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开了一种中冷器用散热带,带体上具有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状结构的齿顶和/或齿谷开设有侧向斜窗。所述的斜窗窗顶与齿状结构的侧边之间的夹角为35~50°,优选40~45°,最优选41~43°。齿顶斜窗部分开设的上斜窗与齿谷部分开设的下斜窗设在相同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带,由于在齿状结构上开设有侧向斜窗,在齿距、齿高、齿宽不变的状况下,增加中冷器热交换产生的紊流效果,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
文档编号F28F3/00GK201016611SQ20072010717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张守都, 赞 杨, 杨联民, 陈陆英 申请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