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41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层气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燃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浓度煤层气的燃烧器。
隶孜不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气体燃烧器是依据天然气、煤气等高浓度可燃气体燃 烧原理而设计的,它们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普通的气体燃烧器并未采用低 浓度的煤层气作为燃烧气源。此外,普通的气体燃烧器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不

1) 普通的气体燃烧器主要适用天然气、煤气等高浓度可燃气体,对燃气的
性质要求较高,如中国专利02132405.0公开的燃气燃烧器专利,该专利提供的 燃气燃烧器,燃料不包括低浓度的煤层气。
2) 再如中国专利01124043.1公开的动量引吸全预混式灶具,它采用预混燃 烧方式,燃气流动阻力较大,燃烧效率仅80%,低热负荷燃烧不稳定,热负荷 调节比小, 一般只适合家庭使用。
3) 虽然有的气体燃烧器经过改进后流动阻力有所减小,燃烧效果有所提高, 但气体燃烧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且使用维护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低浓度煤层气稳 定燃烧、热负荷调节比宽、燃烧效率高的煤层气燃烧器。
本实用新继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煤层气燃烧器,它由中心管l,内环管2,外环管3,空气环管4,预混管 段5,稳焰装置6,煤层气入口管7、 8,空气蜗壳9,环形密封隔板10等部件
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l,内环管2,外环管3,空气环管4,预混管段5, 稳焰装置6和空气蜗壳9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中心管1的外壁面上用环形 密封隔板10固定并连接有内环管2和外环管3;煤层气入口管7固定连接在外 环管3的外壁面上,煤层气入口管8固定连接在内环管2的外壁面上;外环管3 外壁面上固定空气蜗壳9;空气环管4的一端与空气蜗壳9的出口端相连,空气 环管4的另一端与预混管段5相通;稳焰装置6为一渐扩管形状,稳焰装置6 的小端与预混管段5固定相连;内环管2和外环管3均为煤层气通道,外环管3、 内环管2出口端部的外壁面上均至少开有4个以上的小圆孔并与预混管段5相 通;内环管2出口端的密封隔板上至少开有4个以上的小圆孔并与稳焰装置6 相通。利用内环管2和外环管3外壁面上的小圆孔产生高速射流扰动,使煤层 气高速喷入预混管段5,并与空气环管4进入的助燃空气混合后在稳焰装置6内 燃烧,此外,剩余部分的煤层气经内环管2出口端密封隔板上的小圆孔高速喷 入稳焰装置6并与高温烟气混合后形成扩散燃烧,在稳焰装置6形成高温烟气 回流区的作用下,煤层气燃烧器保持稳定燃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层气燃烧器与其它普通气体燃烧器相比,具有流动阻 力小(<3600Pa)、热负荷调节比宽(至少为1: 5)、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结 构简单实用、功率大OIMW)、燃烧效果好、燃料适应范围广、流动阻力小、 维护方便等优点,能够满足低浓度煤层气(可燃气体体积浓度大于5%)高效稳 定燃烧的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1中,1为中心管,2为内环管, 3为外环管,4为空气环管,5为预混管段,6为稳焰装置,7为外环管3的煤层 气入口管,8为内环管2的煤层气入口管,9为空气蜗壳,IO为环形密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方案中,煤层气可由煤层气入口管7和8分别进入外环管3和内环管2, 从内环管2和外环管3端部侧壁小圆孔进入预混管段5,与由空气蜗壳9来的空 气在预混管段5内混合后成为预混气体,预混气体进入稳焰装置6后着火燃烧, 内环管2中的剩余煤层气由端部密封隔板10的小圆孔进入稳焰装置6,并与预 混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后燃烧。利用内环管2和外环管3端部侧壁小 圆孔的高速射流作用,使煤层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后形成预混燃气;利用内环管2 端部密封隔板10的小圆孔高速射流扰动,使煤层气和稳焰装置6内的高温烟气 充分混合;利用内环管2端部密封隔板10的小圆孔的火焰作为值班火焰,使稳 焰装置6着火稳定;利用稳焰装置6限制高温烟气流动方向,形成大尺度的回 流区,提高煤层气的燃烧效率。
实验测试表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层气燃烧器,其燃烧效率为99.9%以 上,热负荷调节比大于l: 5,流动阻力小于3500Pa,可广泛用于可燃气体体积 浓度5%以上的煤层气的直接燃烧。
权利要求1.一种煤层气燃烧器,它由中心管1,内环管2,外环管3,空气环管4,预混管段5,稳焰装置6,煤层气入口管7、8,空气蜗壳9,环形密封隔板10等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内环管2端部的环形密封隔板至少开有4个以上的小圆孔且对称均匀布置,并与稳焰装置6相通;内环管2端部的侧壁至少开有4个以上的小圆孔且沿周向均匀布置,外环管3端部的侧壁至少开有4个以上的小圆孔且沿周向均匀布置,内环管2和外环管3侧壁的小圆孔按顺列或错列方式布置;空气环管4和预混管段5相通,内环管2和外环管3端部侧壁的小圆孔与预混管段5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焰装置6 为一渐扩管形状,稳焰装置6的小端与预混管段5固定相连。
专利摘要煤层气燃烧器,它由中心管1、内环管2、外环管3、空气环管4、预混管段5、稳焰装置6、煤层气入口管7和8、空气蜗壳9、环形密封隔板1 0等部件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1,内环管2,外环管3,空气环管4,预混管段5,稳焰装置6和空气蜗壳9的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煤层气经内环管2和外环管3的小圆孔进入预混管段5和稳焰装置6,在稳焰装置6内着火并燃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热负荷调节比宽、流动阻力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煤层气的高效稳定燃烧。
文档编号F23D14/48GK201014444SQ20072012364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强 唐, 力 张, 炯 王, 罗渝东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