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63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制冷设备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一般为列管式,翅片管先弯曲成z字形,再二次弯曲成相互重
叠,这种结构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由于在弯曲翅片管两次,制造过程复杂,而且所占空间较
大,换热效率也不高。专利CN1258065C公开了一种线圈型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翅片管外套一管一起绕成线圈型,通过制冷剂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完成热量的传递,但这种结构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的翅片管与采用支架固定翅片管及其外套管,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同时由于采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需要设置鼓风扇及驱动电机,限制了热交换器的小型化,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管、固定管、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在外管管腔内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
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完善
所述翅片管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成线圈型,固定管两端通过淳接与翅片管连接固定。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导入管,另一端设有导出管,外管两端设有密封片。所述固定管两端开口,固定管管腔与外管管腔贯通。所述外管外壁四周设有凹槽阵列。
本发明通过将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的翅片管设置在外管内,这种盘绕方式使得翅片管的实际长度比热交换器外形长度长很多,换热效率高并有效解决了制冷设备用热交换器中要求通道很长但对外形尺寸又有严格限制的矛盾。

图1为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最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最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3为图2的A-A向放大示意图4为图2的B-B向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2所示, 一种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管1、固定管3、翅片管2,所述翅片管2在外管1管腔内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3上。
所述翅片管2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3上成线圈型,固定管3两端通过焊接与翅片管2连接固定。
所述外管1一端设有导入管5,另一端设有导出管7,外管两端设有密封片4。所述固定管3两端开口,固定管3管腔与外管1管腔贯通。所述外管1外壁四周设有凹槽阵列6。
参见图l,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工作时,第一介质从导入管5流入,进入外管l管腔,一部分第一介质进入固定管3管腔,然后从导出管7流出;同时,第二介质从翅片管2的一端进入,沿着翅片管2流入热交换器并流出,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的流动方面相反,在热交换器内完成两种介质之间的热交换。
权利要求1、一种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管、固定管、翅片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在外管管腔内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成线圈型,固定管两端通过焊接与翅片管连接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一端设有导入管,另一端设有导出管,外管两端设有密封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两端开口,固定管管腔与外管管腔贯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外壁四周设有凹槽阵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管、固定管、翅片管,所述翅片管在外管管腔内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旋状盘绕在固定管上的翅片管设置在外管内,这种盘绕方式使得翅片管的实际长度比热交换器外形长度长很多,换热效率高并有效解决了制冷设备用热交换器中要求通道很长但对外形尺寸又有严格限制的矛盾。
文档编号F28D7/00GK201425435SQ20092005464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1日
发明者代新民, 綦尤训, 王 覃 申请人:广东恒基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