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96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热交换元件,特别是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热交换器的换热通道,其内有平行的多个方形孔制冷剂通道,采用光滑表面的通道壁,传热效果较差。很多使用热交换器的企业,为了寻找更高效的热交换器,不得不采购价格非常昂贵的高档散热器,但实际上其散热效果的提升并没有与价格成正比。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好的热交换器通道结构是目前热交换器领域所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传热效果好、安装牢固的热交换器用扁管。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圆形流通孔和三角形流通孔,所述圆形流通孔四周分布有三角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呈矩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半和扁管本体之间为中空状,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各设直有 ^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为C形或E形结构。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设置有弧形板,扩大了扁管的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另外两侧设置有卡接部,使得扁管安装牢固,使用寿命长,施工制作方便。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发明热交换器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不,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I,在扁管本体I的内部设有圆形流通孔2和三角形流通孔4,圆形流通孔2四周分布有三角形流通孔4,三角形流通孔4为等腰三角形。圆形流通孔2数量至少为三个。扁管本体I呈矩形,扁管本体I外壁两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板3,其中弧形板3和扁管本体I之间为中空状,扁管本体I外壁另外两侧各设置有一卡接部5。所述卡接部为C形或E形结构或其它适合形状。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设置有弧形板,扩大了扁管的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另外两侧设置有卡接部,使得扁管安装牢固,使用寿命长,施工制作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圆形流通孔和三角形流通孔,所述圆形流通孔四周分布有三角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呈矩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半和扁管本体之间为中空状,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各设置有一卡接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C形或E形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圆形流通孔和三角形流通孔,所述圆形流通孔四周分布有三角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呈矩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均匀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半和扁管本体之间为中空状,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各设置有一卡接部。所述圆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卡接部为C型或E型结构。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设置有弧形板,扩大了扁管的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另外两侧设置有卡接部,使得扁管安装牢固,使用寿命长,施工制作方便。
文档编号F28F1/12GK102967167SQ2012104325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王洪初 申请人:无锡鸿声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