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97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热交换元件,特别是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热交换器的换热通道,其内有平行的多个方形孔制冷剂通道,采用光滑表面的通道壁,传热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导热速度,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但一般而言,导热效率提升20%,制造设备的成本将提升100%。很多使用热交换器的企业,为了寻找更高效的热交换器,不得不采购价格非常昂贵的高档散热器,但实际上其散热效果的提升并没有与价格成正比。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导热性能好的热交换器通道结构是目前热交换器领域所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传热效果好的热交换器用扁管。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两个马蹄形流通孔和若干个四边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为带有向内凹的两个平面,两个所述马蹄形流通孔分别位于扁管本体两端,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位于扁管本体中部。进一步的,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上底和下底均为向内凹的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四边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另外两侧为向内凹的结构扩大了扁管表面,进而扩大了扁管的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发明热交换器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不,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I,在扁管本体I的内部设有两个马蹄形流通孔2和若干个四边形流通孔3,该扁管本体I外壁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扁管本体2外壁另外两侧为带有向内凹的两个平面,两个马蹄形流通孔分别位于扁管本体I两端,四边形流通孔3位于扁管本体中部,四边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四边形流通孔3上底和下底均为向内凹的弧形,且四边形流通孔3上底和下底呈相互交错分布。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另外两侧为向内凹的结构扩大了扁管表面,进而扩大了扁管的表面积,增大了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两个马蹄形流通孔和若干个四边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为带有向内凹的两个平面,两个所述马蹄形流通孔分别位于扁管本体两端,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位于扁管本体中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上底和下底均为向内凹的弧形。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用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所述扁管本体的内部设有两个马蹄形流通孔和若干个四边形流通孔,所述扁管本体外壁两侧呈向外凸的弧形,所述扁管本体外壁另外两侧为带有向内凹的两个平面,两个所述马蹄形流通孔分别位于扁管本体两端,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位于扁管本体中部。所述四边形流通孔上底和下底均为向内凹的弧形。所述四边形流通孔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发明扁管外壁采用两侧呈弧形,另外两侧为向内凹的结构扩大了扁管表面,进而扩大了扁管的散热面积,大大加快了热传递的效果。
文档编号F28F1/02GK102967166SQ201210432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王洪初 申请人:无锡鸿声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