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10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炉窑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烟气产生,由于一般炉窑的排烟温度都很高,而炉窑炉堂内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都需要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目前,绝大部分炉窑(特别是玻璃炉窑)的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是采用的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的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是富余的,特别是在夏季,往往会有蒸汽排空的现象,同时由于企业的余热锅炉老化严重,大多数产汽效率都比较低,造成企业的能量系统匹配不合理,存在余热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热输送装置2和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三部分。安装在炉窑出口风路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通过热输送装置2与安装在炉窑入口风路上的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连接;可优选的,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为光管换热器;可优选的,所述热输送装置(2)为导热油泵;可优选的,所述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为翅片管换热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烟气余热用于加热助燃空气,从而实现炉窑余热的更合理、有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热输送装置2和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三部分。安装在玻璃炉窑5出口风路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通过热输送装置2与安装在炉窑入口风路上的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连接,其中,4为储油罐。本实用新型中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采用光管换热器,由管板、换热管、外壳、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导热油入口、导热油出口和排气口组成。导热油流经换热管的内部,烟气流经换热管的外部。烟气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交换给导热油。烟气入口和换热管之间安装有防冲板,用于减少烟气对换热管的冲击。烟气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把热量传递给热输送装置2,将窑尾烟气排放温度从400°C降低到200°C左右。热输送装置2采用导热油泵, 安装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导热油入口管路上。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采用翅片管换热器,由 管板、换热管、外壳、导热油入口、导热油出口、助燃空气入口、助燃空气出口和排气口组成。 导热油流经换热管的内部,烟气流经换热管的外部。导热油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交换给助燃 空气。导热油通过助燃空气加热装置给助燃空气预热,把助燃空气温度从3(T40°C提高到 23(T240°C,以降低炉窑的燃料消耗。[0014]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发明的 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热输送装置(2)和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三部分安装在炉窑出口风路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通过热输送装置(2)与安装在炉窑入口风路上的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I)为光管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输送装置(2)为导热油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为翅片管换热器。
专利摘要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热输送装置(2)和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三部分安装在炉窑出口风路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通过热输送装置(2)与安装在炉窑入口风路上的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连接。其中,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为光管换热器;热输送装置(2)为导热油泵;助燃空气加热装置(3)为翅片管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将烟气余热用于加热助燃空气,从而实现炉窑余热的更合理、有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文档编号F23L15/00GK202836243SQ20122049039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陈贵军, 徐士鸣, 许铁军 申请人:大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