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247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吹风气燃烧炉和三废流化混燃炉上的燃烧器,尤其是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
技术背景:燃烧器一般都是针对某种或某类燃料单独设计,没有哪一种燃烧器能够适宜于各种燃料燃烧。一般传统的燃烧器主要是用来燃烧油、粉煤或中高热值的气体的预混式或非预混式燃烧器,对于吹风气这种热值只有320kcal/Nm3的超低热值的气体均不适用。另外,目前使用的燃烧器依然存在燃烧不充分,有爆燃现象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燃烧安全可靠的吹风气燃烧器。本实用新型采用扩散式燃烧器的设计理念,使可燃气体与空气分道进入燃烧炉燃烧,以解决燃烧器可能发生的爆燃现象;在燃烧器的端部设内外旋流导向板,使可燃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由内导向板、外导向板、进风管、支撑杆及加强支撑构成,其特征是: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及前部内筒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内外导向板焊接在前部内筒上,斜板与外筒焊接与尾部内筒之间焊支撑杆,外筒、封板、加强支撑、尾部内筒、进风管均采用碳钢制作,外筒与封板及尾部内筒焊接密封,外筒开孔与进风管对接。本实用新型整个燃烧器采用套筒式结构,可燃气体从中心筒进入,空气从内外筒之间进入,可燃气体经过出口端部的内导向板逆向旋转流出,而空气经过出口的外导向板顺向旋转流出,两种流体经过湍流涌动混合充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外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导向板布置示意图。图5为外导向板布置示意图。在附图中,I是外导向板,2是内导向板,3是前部内筒,4是斜板,5是外筒,6是封板,7是加强支撑,8是进风管,9是支撑杆,10是尾部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由内导向板2,外导向板1,进风管8,支撑杆9及加强支撑7构成,其特征是:外导向板I与内导向板2及前部内筒3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内、外导向板焊接在前部内筒3上,斜板4焊接在外筒5于尾部内筒10之间的支撑杆9上,外筒5、封板6、加强支撑7、尾部内筒10、进风管8均采用碳钢制作,外筒5与封板6及尾部内筒10焊接密封, 外筒5开孔与进风管8对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由内导向板、外导向板、进风管、支撑杆及加强支撑构成,其特征是: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及前部内筒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内外导向板焊接在前部内筒上,斜板与外筒焊接与尾部内筒之间焊支撑杆,外筒与封板及尾部内筒焊接密封,外筒开孔与进风管 对接。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吹风气燃烧器,由内导向板、外导向板、进风管、支撑杆及加强支撑构成,其特征是外导向板与内导向板及前部内筒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内外导向板焊接在前部内筒上,斜板与外筒焊接与尾部内筒之间焊支撑杆,外筒、封板、加强支撑、尾部内筒、进风管均采用碳钢制作,外筒与封板及尾部内筒焊接密封,外筒开孔与进风管对接。本实用新型整个燃烧器采用套筒式结构,可燃气体从中心筒进入,空气从内外筒之间进入,可燃气体经过出口端部的内导向板逆向旋转流出,而空气经过出口的外导向板顺向旋转流出,两种流体经过湍流涌动混合充分。
文档编号F23D14/70GK203116012SQ20122064505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杜兴阳 申请人:阜阳市节能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