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752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的方法,属于火力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再热机组的锅炉燃烧情况和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的温度对整个系统的热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具有重要影响,若燃烧状况差,则锅炉效率低,同时飞灰中含碳量高,会加剧炉膛各受热面的磨损、SCR催化剂的机械磨损,并且,粘附在SCR催化剂、空气预热器波纹板、静电除尘器极板上的高含碳可燃物在高负荷运行时,还可能发生二次燃烧而损伤设备;而若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的温度达不到设计温度,则会导致循环热效率相对降低。因此,现代燃煤发电厂为了确保锅炉良好的燃烧效果,尤其是机组低负荷运行工况下,通常是以提高锅炉的进风量为前提,再辅以一系列调节蒸汽温度的手段来保证燃烧效率及蒸汽温度,这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锅炉的燃烧情况,但却是以提高锅炉进风量及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为前提,不仅使得锅炉燃烧时的氮氧化物生成浓度大幅增加,还会使得整个烟气量增加,导致风机功耗及排烟损失增加。因而,这实质上是一种高氧高氮燃烧方式,属耗能增排。

近年来,随着我国火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及进步,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善锅炉燃烧的方法,例如:专利“ZL201310360162.1”提出了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专利“ZL201110459533.2”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的可调式给水回热系统,这些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燃烧边界条件,相对提升了锅炉输入介质(风、粉等混合物)的温度及入炉煤粉的干燥度,因而,在炉膛低负荷、低氧量的情况下,仍可有效确保良好的锅炉燃烧情况、提高锅炉燃烧效率,这为降低全负荷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的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上述方法应用后,若要降低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运行,尤其是低负荷运行工况下,即使能确保良好的锅炉燃烧效果,但也会使烟气量大幅降低,炉内对流受热面的换热系数会相对大幅降低,对于汽包锅炉,会出现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都下降的问题;对于直流锅炉,则亦会面临再热蒸汽温度无法保障的问题,尤其是采用两次再热方式、塔式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而再热蒸汽温度的不足,将直接引起机组经济性的大幅下降,换言之,上述方法应用后,在较低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的情况下,即便确保了燃烧效果,但却引起机组蒸汽温度下降导致的经济性的下降,甚至得不偿失。而现有的提高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技术,例如摆动式燃烧器、分隔烟道挡板调节器、蒸汽吹灰调节法,虽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再热蒸汽温度,但也难以弥补因降低全负荷平均炉膛含氧量而引起的再热蒸汽温度降低的程度。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具有多种限制因素,例如,摆动式燃烧器调节再热蒸汽温度技术受限于摆角摆动范围;烟气挡板调节技术多用于π型炉,新型塔式炉的烟气挡板调节技术仅能用于新建机组,对改造的塔式炉不适用;而蒸汽吹灰调节法的调节惯性较大。

因此,如何实现在大幅降低全负荷平均炉膛含氧量情况下,既确保良好的燃烧情况,又可确保锅炉的再热蒸汽温度,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锅炉全负荷范围内的低氧低氮燃烧,是本行业领域内仍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在确保机组全负荷炉膛低含氧量下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前提下,且其他诸如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等调温手段已穷尽的情况下仍不能维持汽温的情况下,采用本系统,可提升低负荷烟速,达到维持低负荷下的蒸汽温度,最终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烟气抽出口、烟气挡板、循环增压风机、烟气接入口以及连接所述烟气抽出口、所述烟气挡板、所述循环增压风机和所述烟气接入口的新增烟道。

所述烟气挡板、所述循环增压风机布置在所述新增烟道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位置设在省煤器出口或其后续烟道上,所述烟气接入口位置设在炉膛底部或炉膛出口或热二次风风箱的入口。所述烟气挡板用以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或切断进入炉膛的烟气量。

具体地,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一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烟气抽出口为多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

具体地,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一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

具体地,所述烟气抽出口为多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

具体地,所述循环增压风机至少为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烟气再回收系统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已具备全负荷炉膛出口烟气低含氧量但仍可良好燃烧的锅炉,将部分烟气通过循环增压风机从烟气抽出口抽出,抽出的烟气通过新增烟道,流经烟气挡板被送入烟气接入口。

步骤2,在不同负荷工况下,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所述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进而调节炉膛的含氧量及机组蒸汽温度。

在步骤1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一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一个,将烟气从一个所述烟气抽出口抽出经过一个所述烟气挡板、所述循环增压风机送入一个所述烟气接入口。

具体地,在步骤1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为多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一个,将烟气从多个所述烟气抽出口抽出经过多个所述烟气挡板,汇合后再通过所述循环增压风机送入一个烟气接入口。

具体地,在步骤1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将烟气从一个所述烟气抽出口抽出后经过所述循环增压风机,分流后再进入多个所述烟气挡板,然后分别送入多个烟气接入口。

具体地,在步骤1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为一个,所述烟气挡板为一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将烟气从一个所述烟气抽出口抽出后经过所述烟气挡板、所述循环增压风机,分流后再分别送入多个烟气接入口。

具体地,在步骤1中,所述烟气抽出口为多个,所述烟气挡板为多个,所述烟气接入口为多个,将烟气从多个所述烟气抽出口抽出经过多个所述烟气挡板后,通过所述循环增压风机,然后分别送入多个烟气接入口

锅炉炉膛燃烧情况不好,或者风机故障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可通过关闭烟气挡板,来切断烟气再回收系统进入锅炉炉膛的烟气流。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现有改善燃烧的技术,在确保机组全负荷炉膛低含氧量下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前提下,且其他诸如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等调温手段已穷尽的情况下仍不能维持机组汽温的情况下,利用烟气再回收系统,来提升低负荷的烟速,达到维持低负荷下的机组蒸汽温度,最终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具体的是进一步将部分烟气再次送入炉膛,并在不同负荷工况下通过调节入炉烟气量,使得机组在整个负荷运行范围内,既在低氧水平下保持良好的燃烧,又由于烟气的再次回收利用,提高了对流受热面的烟气流速及换热系数,强化了换热效果,达到有效提升机组蒸汽温度的效果,即可实现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锅炉全负荷运行的低氧低氮燃烧,既保障了燃烧效果,又确保了蒸汽温度,整个入炉风量、烟气量都会因此而下降,有效降低了锅炉排烟热损失,送风机、引(增压)风机的作功亦会大幅下降,因此,整个机组的经济性可明显得以提升;

2)由于炉膛的含氧量大幅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浓度也大幅降低,机组环保水平得以提升;

3)被再次送入炉膛的部分烟气,其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锅炉; 2、热二次风风箱;3、炉膛出口位置;4、SCR反应器;5、原有烟道;6、空气预热器;7、除尘器;8、循环增压风机;9、烟气挡板;10、烟气抽出口;11、烟气接入口;12、新增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至少包括锅炉1(含热二次风风箱2)、循环增压风机8、烟气挡板9、烟气抽出口10、烟气接入口11、新增烟道12。

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使得锅炉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脱硝装置SCR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的入口,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由于这部分具有一定温度的烟气被再次送入炉膛,可提高对流受热面的烟速,进而确保机组的蒸汽温度,与此同时,送入的烟气,虽然含氧量较低,但由于利用现有的改善锅炉燃烧的技术,例如,采用一种拓宽汽轮机抽汽利用的方法或者一种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的可调式给水回热系统等,均可实现锅炉达到良好的燃烧效果。并且,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此外,由于SCR出口的部分烟气本身已经过脱硝,该部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本身已较低,因而,采用该部分烟气再送入炉膛,可使整个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大幅下降。

在机组不同负荷工况下,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利用烟气挡板来调节入炉烟气量,进而调节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使得在全负荷范围内,既保持较低的炉膛含氧量,又保持正常水平的机组主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

以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锅炉设计运行氧量:100%负荷率时为3.5,30%负荷率为7.36;采用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技术后,锅炉实际运行氧量:30%~100%负荷率均可达到1.8。

采用该发明的方法后:一方面,锅炉排烟热损失进一步减少,锅炉效率再次提升,经折算,机组供电煤耗可因此下降约1.27g/kWh。另一方面,由于入炉风量和烟气总量的同步降低,使送、引、增压风机出力显著下降,再扣除新增的循环增压风机功耗增量:其中,送风机功耗降低92.04KW,引增风机功耗降低592.9KW,循环增压风机功耗为109.2KW。通过计算可知,机组总的风机功率可降低:92.04+592.9-109.2=575.74(KW),折算成供电煤耗降低0.159g/kwh。

综合以上两方面,该项目实施后可降低供电煤耗共约1.429 g/kwh,按年运行45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标煤6430吨。

实施例2

图2为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的入口,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是设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亦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机组蒸汽温度。

实施例3

图3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的入口,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是设在除尘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机组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4

图4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脱硝装置SCR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的底部,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入口是设在炉膛底部,一般来说,对现有的锅炉来说,炉膛底部需另外再增设一个开口,以方便烟气的接入。

实施例5

图5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例5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的底部,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出口是设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

实施例6

图6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6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的底部,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出口是设在除尘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7

图7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7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内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入口是设在炉膛出口处,一般来说,对现有的锅炉来说,炉膛出口处需另外再增设一个开口,以方便烟气的接入。

实施例8

图8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8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内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出口是设在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

实施例9

图9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9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接出口是设在除尘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进入炉膛的送风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该部分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0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0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但烟气抽出口10、烟气挡板9都为两个。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9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SCR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

实施例11

图11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1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和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2

图12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2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热二次风风箱,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0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SCR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3

图13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3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底部,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9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SCR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

实施例14

图14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4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底部,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和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5

图15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5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底部,进而送入炉膛燃烧区域,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膛后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SCR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6

图16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6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0。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内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9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SCR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

实施例17

图17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7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空气预热器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内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6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空气预热器出口和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实施例18

图18为本发明一种烟气再回收系统及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的实施例18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的设备同实施例1。基于使用改善燃烧效果的现有技术,在全负荷炉膛含氧量较低仍可保持良好燃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SCR出口的部分烟气和除尘器出口的部分烟气抽出后混合,混合后的烟气通过一个循环增压风机送入炉膛出口处,这部分烟气中的氧及未燃烧物进入炉内可二次燃烧利用,燃烧也因此更加充分,整个烟气的飞灰含碳量可大大降低,减轻了烟气对炉内受热面及后续烟道内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6的主要区别在于烟气抽出口有两个,分别设在除尘器出口和SCR出口,一方面,相对来说,除尘器出口的烟气温度要低,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两个烟气抽出口抽出的烟气量以及烟气挡板调节进入炉膛的烟气量、烟气温度来控制最终的炉膛含氧量及再热蒸汽温度,另一方面,除尘器出口的烟气由于含尘量低,因而相对可延长循环增压风机的寿命。

需说明的是,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根据锅炉型式、烟气抽出口数量及位置、烟气挡板数量及位置、烟气接入口数量及位置等具有多种排列组合的系统连接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旨在通过提供一种实现锅炉全负荷低氧低氮燃烧方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